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观后感 > 观看《心灵捕手》有感

观看《心灵捕手》有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93W 次

导语:电影《心灵捕手》讲的是导师与天才的故事,但是强调的却是“等待天才的自我发掘与定位”。下面是本站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心灵捕手》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观看《心灵捕手》有感

  心灵捕手观后感励志范文【1】

看完《心灵捕手》这部影片之后,我想了很多,写下了这篇观后感。

这部电影之所以打动我,是因为剧情合理而有趣。尽管讲的是导师与天才的故事,但是强调的却是“等待天才的自我发掘与定位”。它不是简单的导师指明一条道路给天才的故事,而是导师如何触动天才学生对生活道路的自觉选择。一个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在他系上的公布栏写下一道他觉得十分困难的题目,希望他那些杰出的学生能解开答案,可是却无人能解。结果一个年轻的清洁工威尔却在下课打扫时,发现了这道数学题并轻易的解开这个难题。威尔是一个真正天才,他的数学天赋足以改变世界,可惜,和很多未经雕琢的天才一样,他有着很多的问题,打架滋事,叛逆不羁,甚至为此几乎入狱,为了帮助威尔回到正途,不再浪费他那非凡的天赋,经过教授和他的心理学家朋友西恩的不懈努力,威尔终于克服了童年的阴影,突破了影响他多年的心理障碍…… 这种导师与天才学生相互交往的过程,对双方都同样是触动。也同样给双方下一个阶段的生活都带来了改变,这是这部电影最值得一看的地方。

片中有这样一句话:“很多人都无从得知自己的天赋,因为找不到相信他们的老师,于是就认为自己很笨。”难道不是这样吗?审视我们的教育,看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在风华正茂、青春飞扬的年代,很多人确实并没有能在一位良师的指引下找到自我,从而看不清前进的道路,于是前进的道路变得格外曲折。这部影片与我们所理解的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教学相距甚远,它是一个有着重重心理障碍的天才少年在心理学家帮助引导下的自我救赎。它更像心理医生的必读教材。但是作为老师,我们依然能从电影中得到不少启发。因为我们都越来越深刻地发现,当今学生的心理问题已日趋严重。因为心理因素而引发令人扼腕的种种悲剧,已是经常见诸于各种媒体。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每个老师都或多或少扮演起了心理医生的角色。特别是做班主任的,如何在平时的教育中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疏导,已是迫在眉睫的事。虽然我是一名英语教师,但在平时的授课中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问题。

捕手是棒球中的一个位置,由英文的Catcher而来,至今有很多引申含义,大意为能抓住某种东西的人。“心灵捕手”的确是形象、生动。别人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按说我们教师应该是学生“心灵捕手”,应该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同样的也应用赏识的目光看待所教的学生,因为他们同样也是自己的孩子。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多是要花费精力,找到他们的优点,不断给予肯定。正所谓“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影片中那位教师的赏识教育所得到的效果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所以我赞赏“赏识教育”。赏识就是一种期待,而期待则是我们给成长中的学生最好的礼物。学生们会从这种期待中看到:自己得到了一份特别的爱和关注。这种爱和关注会使他们全身心地感到愉悦和激动,并充满了一种回报期待的欲望和勇气,而最终这种欲望和勇气又将产生怎样的奇迹,我们自己也难以预料。我的学生中有这样的一些需要关爱的有潜力的弱差生,我试着来做他们的欣赏者,关注者,友好者,给予他们力量,给予他们斗志,给予他们尊重,做他们如朋友一样的师长。一次写不对,讲给他听,报给他写。再不会,变一种形式来教他如何记忆,用谜语,用游戏,用手势……让他们能在成长中觉醒,从而有乐学的冲动,有爱学的激情,让他们幸福地学习。在经意与乐意之中,收获成功。

作为一名教师,每天面对几十名孩子,面对几十双充满渴望和期待的眼睛,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情感态度,无不深深影响着每一个孩子。当孩子犯错误或表现不佳的时候,严厉的批评,大声的斥责,换来的是孩子暂时的服从,表面的听话,但同时也在孩子的心中埋下了叛逆和怨恨。老师不仅没有转变孩子,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反而伤害了孩子的心灵,伤害了师生感情,给今后的工作带来更大的麻烦。所以,全新的时代需要拥有全新观念的老师,全新的时代赋予“敬业”和“专业”全新的含义。教师是跟人打交道的工作,我们的工作对象是虽然年幼无知,但是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有独特个性的孩子。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需求,激发他们对知识的热爱和渴求,培养他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意志品质远比传授知识更重要。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时时刻刻历练自己,用我们无限的爱心、耐心、细心和关心,尽可能使用鼓励或激励的的语言,为孩子也为自己创造美好的教育境界。教育是充满着生机的鲜活的过程,是人与人心灵的相册和对话。教育是期待,教育是牵手,教育是澄明,教育是心动。教育里洋溢着微笑的面孔,教育里饱含着真情的问候。教育中涌动着生命之流,绽放着成长之花,展现着智慧之境,培植着理性之魂。教育陪伴着人们生长、生活,教育已成为人们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 这是叶圣陶先生说过的另一句话。是啊,我们应该从儿童的天性出发,加以修剪、锻造、培养,使其朝各自健全的方向发展。我想,我们培养的人应该是这样的:当他离开学校的时候,对老师存有一份感激之心,对学校充满一种怀念之感,对学习保持一份自信之心,对生活更带一种热爱之情,对人生拥有一张理想之帆,对于困难,富有勇气,对于过错,勇于改正。

  心灵捕手观后感励志范文【2】

在现今的社会,巨大的压力,梦想与现实的差距,无不让人的心变的浮躁,不安。我们每个都是天才,但并不是每个天才都能释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我们把自己的内心隐藏起来,渐渐的迷失了自己,渐渐的忘却了内心最初的渴望。

——题记

《心灵捕手》是一部经典的美国心理影片,在片中威特所表现出来的对朋友的不信任,对近距离人际关系交往的抗拒和对自已所爱的姑娘过度的心理防御折射出来的负性情感,通过心理咨询师的共情、自我暴露、尊重、接纳和佛洛依德的“潜意识精神分析疗法”而找到了威特产生些种心理的最终原因——威特在童年时经常会受到继父的打骂和各种责难,致使他糼小的心灵备受折磨,此刻的他觉得自己不能保护自己最爱的亲人免受痛苦,自己也受到了这种不公正待遇,他很伤心、痛苦;

同时他也很自责,没有能力保护好自己的母亲和兄弟;他有一肚子的苦水,却因为没有朋友支持而不能及时宣泄,这使得他的心境处于一种很压抑的状态。此刻自罪心理已深深的刻记在他的脑海和心灵中,“恨、自罪、不公平这些负面情结。”就好似一团烈火在他的心中雄雄燃烧,一直伴随他行至青年时代。其实在他的心中,他真是太希望得到朋友的关爱了,然而心中的阴霾却又让他对关心、信任朋友而望而确步……的确他真的是太需要朋友的关爱了,但他却因为不信任的负面心理而使他不能很好的和朋友进行沟通和交流。心理咨询师最终为他解开了这个心结。

从此后的他,真真正正的解放了,他终于能歇了口气,不用再去为怀疑、失落、自怜……而买单了,他终于冲出了如牢宠般的心灵,他终于认同了自已此时的需要,是的,他需要爱情、需要真诚、关注,和关照朋友后的心灵上的.那种满足和成功感。他终于紧紧的抓住了自己心爱的姑娘,和他拥有了真爱。他实现了自我成长,在也不会为担心心爱的姑娘也许会离开他而焦虑、忧郁,在也不用在强烈的心理冲突面前而显得自己是那么的懦弱、自卑让自己穿上厚厚的防弹被心来保护自己那一点小小的自尊而推开掉自己的最爱了。

人生价值,在“释放自我”中实现。影片的最后,心灵释放后的威尔告别了朋友,道别了西恩,也作别了兰博教授给他安排的人生规划,他开着车上路了。他要去哪里?是去追求爱情,还是在追寻一条自己选择的人生之路?由此衍生出一个问题:威尔不遵循兰博教授的安排,不去为国家安全局工作、不去争取诺贝尔奖,他是否浪费了他的天赋,他的人生价值是否没有充分实现?

虽然兰博教授是一个极端,是功利和世俗价值的代表者,但并不代表威尔就有理由以原来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沉沦下去。不仅仅是因为他浪费了自己的天赋,而是他根本就没有在生活,他既没有认识自己,同时也在逃避世界。所以威尔的朋友查克会在每天来接他一起消磨时光时,都会珍惜敲门前的那十秒钟,因为查克很清楚威尔本应该不属于这里、不仅仅属于他们这群朋友而应该有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威尔的车最终驶向了哪里?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威尔已经有能力去选择他的生活道路,并在自己所选择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心灵捕手观后感励志范文【3】

昨天看完心灵捕手,我就有很多感触,今天思考了一天,我又核实了一些细节,我就说说感想。我思考后最直接的感受其实电影里面的每个人都是戴着不同面具的威尔。每个人的心里面都会有不一样的禁区。威尔和肖恩的关系就不用说了,他们的咨询也不用说了,也是这个剧里面的主要矛盾。我想说说其他人,MIT的数学教授及其助理,审判威尔的法官,前两个为威尔做咨询的失败咨询师,威尔的小伙伴,威尔的女朋友。

先说MIT的教授和他的助理吧(我没注意是什么身份,猜测是助理,就是那个和数学教授不离开的人),教授心里有没有像威尔一样的一个禁区呢?我觉得有。如果没有,怎么会用自己得的普利策奖去和肖恩比较,去体现他的优越感呢?在他心里有没有一个自卑的种子么? 在他心里有没有对自己朋友的愧疚么?我记得有说肖恩妻子去世的时候,数学教授在巴黎开会没去,这会不会也是数学教授不愿意去面对的事情呢?其实我觉得这部电影明线是威尔和肖恩的咨询,而MIT的教授和肖恩也有一层很暗很暗的咨询关系,教授和肖恩争吵的时候,感觉类似于心理咨询的面质的过程。因为威尔这个导火索,数学教授也不得不去面对肖恩,不得不面对自己心中的那个禁区,那份愧疚,那份自卑。 教授总是自己强调肖恩不去同学聚会,可是不能忽略的一点是,肖恩不去,他也没有在那件事之后再去找肖恩。至于教授的助理,我觉得演的也很好,当威尔和教授在一起解题的时候,有一个特写,助理看他们两个的眼神,会不会有一丝嫉妒,而为什么会嫉妒,很可能助理自己的心中也会有一个禁区,可能也藏着一份自卑。

威尔打人的时候,审判威尔的那个法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我也不知道因为什么,可能会让我想起父母审判我吧。在法官的心中会不会也有一个禁区,不然为什么认为威尔那么不可饶恕,感觉那么愤愤不平,非要他蹲监狱?是不是他的童年也遭受过坏孩子欺负,或者自己很珍惜的东西被偷过,当然了,这就是我的猜测,好像电影里面没有描述。

下面说前两个咨询师吧,首相这两个咨询师的特点都是特别有名的咨询师。其实开始我并没有太在意,第一个咨询师被气走了之后说我要去上电视,他不值得救呢?我觉得可能是一种逃避,很可能他心里面也有一个不愿意让人知道的禁区.为什么同性恋这个话题会让他一下子暴怒?威尔读过很多书,我觉得有可能是威尔也看出来他的弱点,一个连咨询师自己都不想去面对的问题。至于第二个催眠的咨询师,为什么威尔说出来的场景是跳舞,然而威尔醒来之后咨询师也暴怒而走。其实我刚开始想的是,这两个咨询师离开只是因为害怕自己治不好而丢面子,可是仔细一想并不是很符合逻辑,他们能成为那么有名的咨询师,就没有遇到过比威尔更难治的患者么?我在想可能因为威尔恰恰找到了咨询师自己心里的禁区,去猛猛的锤击他们的禁区,才会让他们暴怒逃避的。 (个人看法)

再说说威尔的女朋友,她为什么会喜欢威尔,可能就是因为威尔能不费多大力气就能搞定她们很难才学到的知识。或许他女朋友的禁区是他的爸爸过世,我记得她有说过自己的爸爸在她13岁去世并把遗产交给她。我觉得很可能她爸爸在她小的时候在她心里也是像威尔一样天才的存在,。 然而在威尔的身上,她又会想起自己的爸爸,就好像是她爸爸的翻版,才会那么希望威尔陪着她,也是缺少亲情,才会那么想见威尔口中那12个哥哥。

我觉得在这部电影里面我最佩服的是威尔的兄弟们,仅次于肖恩和女朋友。他们也有自己的禁区,他们希望有自己特殊的才能,他们希望能脱离那样搬砖的生活。我佩服他们因为我觉得他们比那些咨询师,比那些法官和教授更勇敢的去面对自己心里的那些禁区,敢于把自己的禁区暴露给自己的兄弟,然而这些是那些西装革履,穿着华丽的人所无法比较的。

说这么多,我就是想说其实绝大多数人心里面都会有那么一个不愿意暴露给别人的禁区。一旦涉及到那些禁区的时候,他们也会逃避,和威尔不同的是,他们只是冠冕堂皇的逃避,而威尔就是简单粗暴的暴力。虽然形式不一样,但是其实本质都是一样的。如果说威尔的禁区的门是一个黑色的大铁门,其他人的心门可能是装饰的各种各样的,涂了好几层漆的一扇门。他们只是没有用暴力的手段,然而却有着自己的表达方式。

我在揣测电影的作者真实的目的再告诉我们什么。就我看法,肖恩,威尔的女朋友,威尔的兄弟们都是最后能让威尔走出心中禁区的一个原因。而这些人的共同点就是最后都走出了在他们自己心中的那个禁区,才最后帮助威尔走出威尔的禁区。数学教授最后也走出了自己心中的那个禁区。我觉得可能作者要传达的一个信息是要帮助别人走出他的禁区,就要自己先勇敢的面对自己心中的禁区,那些不愿意自己去想的东西。肖恩走出自己心中的禁区也用了很长时间,数学教授也是一样的,威尔也是一样的,可能我觉得作者想告诉我们,这种成长是需要时间的,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不是说一句改变,说一句接受就能改变,接受的,而是需要周围更多的阳光———别人的理解,爱和关怀。昨天听二级的课,我觉得这可能就是心理咨询师要求写个人成长报告的意义吧。

多说一句教育吧,纯粹个人看法。我觉得这一点很可能应用到教育上。每个孩子的心中也会有这么一个禁区。如果家长真的想解放孩子,可能最先做的是要先解放自己,让自己放下。就好像我这次申请博士的时候,我爸总是和我说不要放不下结果,无论结果是不是成功都要接受。可是我能看得出来,真正放不下和接受不了的是他自己而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