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观后感 > 观《潘作良》有感

观《潘作良》有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W 次

3月15日下午,我在XX大礼堂观看了电影《潘作良》,该片是根据辽宁省辽中县信访局原局长潘作良同志生前先进事迹改编,影片成功塑造了一个感人至深的人民公仆形象。

观《潘作良》有感

影片自始自终都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令人揪心的场面,用最平常朴实的人和事刻画了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潘作良到辽中县信访局上任伊始,就面临群众反映强烈的河西村土地量化遗留下来的一大堆难题。为了破解这些老大难问题,他走遍了辽中县的村村镇镇,访问了一个又一个有意见的乡亲。在河西村,他对众多的农民兄弟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知道农民失去土地的滋味,我一定会根据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解决好你们关心的土地量化遗留下来的问题。当一位多年上访的农村老大娘,衣衫褴褛,满脸皱纹,背着一个破旧的袋子,脚上穿着一双早已磨破了的布鞋,出现在他的办公室,他丝毫不嫌弃,热情招待,边询问老人家上访的情况,边悄悄安排工作人员为老人家买来了一双新鞋。随后走访过程中,潘作良看到老人家中一无所有、四处漏风的房子及一个无法站立的残疾儿子,心情异常难过,坚持要将老人认作自己的娘,让老人把自己认作儿子。通过反复多次协调乡县有关部门他最终替老人解决了住房问题。年轻的农村妇女齐春英,因医疗事故被丈夫抛弃,医院拒不赔偿,齐春英求告无门,无奈之下,敲开了潘作良的家门。他了解情况后二话没说便千方百计帮助齐春英寻求解决的方法。当医院方面干扰医疗鉴定时,他挺身而出,与昧着良心做事的医院调解主任针锋相对,为弱者讨回了公道,最终维护了齐春英的权益……潘作良因带病连续工作三天三夜,殉职倒在了信访工作岗位上,年仅43岁。

通过观看电影《潘作良》,我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深入地了解了潘作良同志平凡而感人的一生,使我受到了一次深刻教育。这位平凡的基层干部,身上有着极不平凡的可贵精神。作为一名统计调查工作者,我要向潘作良同志学习。

一是发扬他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潘作良同志刻苦钻研工作,奋发有为,在实际工作中敢于破“难”,面对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诉求方式多样化的信访格局,他能够增强驾驭大局的能力,自觉做到学法、懂法,运用法律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注重探索解决群众问题的方式方法,从思想上乐于、行动上敢于、方法上善于做群众工作,这种工作创新精神非常值得我学习。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还存在着缺少创新,今后必须改变这种状态,做到预先思考、提前介入、及早掌握工作,平时注意收ji积累数据及相关调研资料,全方位地将统计调查分析工作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二是发扬他遵循规律的求是精神。潘作良同志在面对疑难复杂的信访局面时,不退缩、不推诿,深研政策,在平凡中找规律,在普通中求深化,让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满意。我们要向潘作良同志学习多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坚持“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的统计调查工作原则,了解党和政府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实事求是,在加强调查的基础上,统筹考虑,认真推敲。

三是发扬他精益求精的负责精神。潘作良同志之所以赢得人们的赞誉,在于他深入基层,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处理一件件问题、化解一个个矛盾。他对工作从不敷衍、从不推诿,尽职尽责,力求最好,让我们看到一名干部必备的敬业精神。我所从事的统计调查工作部门是为决策提供服务的部门,这就要求自身必须标准要高,不论任何统计调查数据的取得和分析材料的形成都要做到严要求、高质量。今后我要学习潘作良同志高度负责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统计调查分析能力,做到对每一个数据,每一份分析材料都要谨慎对待,使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四是发扬他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在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是潘作良同志的精神闪光点。他在普通的岗位上、平凡的工作中,把群众的事、百姓的事当作父母交办的事来做,把每一件事、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极致,维护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保证了社会局面的稳定。我向他学习,就是要对统计调查工作矢志不渝,尽职尽责地完成本职工作。统计调查工作是基础性工作,数据的搜ji审核录入工作是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总与数据和电脑打交道,心中有时存在着浮躁和不耐烦情绪,和潘作良同志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今后在统计调查工作中,我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埋头苦干,淡泊名利,不计得失,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