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观后感 > 关于《阿凡达》观后感(通用10篇)

关于《阿凡达》观后感(通用10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7.21K 次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阿凡达》观后感(通用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阿凡达》观后感(通用10篇)
  《阿凡达》观后感1

国外我不知道,在国内的票房,我感觉有一部分是中国人的习惯造就的,这习惯就是好奇和爱扎堆。

“唉,《阿凡达》票房老高了,都说很好嘞!”

“是吗,真的这么好?看看去!”

去影院一看,排队买票,而且买不上合适时间、合适位置的,这样也要看,矿工、逃课也要看,位置再差,只要早看上也要看,看看到底多么好。

我就是有这种心理才去看《阿凡达》的,由于我们是二线城市,没有巨幕的,只能看普通3D版。前一个小时,我在眩晕中度过,好在后面一个多小时我适应了过来,我左边那仁兄就没这么幸运了,吐的惊天地泣鬼神,吐完又马上戴上3D眼睛继续看,又吐、又看,再吐、再看。恐是怕白瞎了那60块钱,用星爷的那句话说,吐啊、吐啊就习惯了,我所在的这个影厅有100来人,五六个吐的。由于眩晕,没这么把电影看爽了,想再看遍2D的,可惜停了,原因大家都知道,中影也更知道,只是不便说。

我的观影情况大致如此了,再回到那个问题,《阿凡达》,是好,可是它真的就那么好吗?它的票房虽然超越了《泰坦尼克号》,可是我觉得,从故事情节,到人物塑造,到情感表达,到大场景的表达和真实性上,《阿凡达》都不如《泰坦尼克号》,除了票房,后者都不输前者,再者说,如今的1元钱和97年的1元钱如何去比较?也是就说票房价值上后者也未必输前者。

再说说《阿凡达》的逻辑分析问题,最让我受不了的是杰克(题外话:杰克是卡梅隆外号?这么喜欢用这个名字?)和妮特丽的爱情,杰克怎么会爱上一个3米高、长着蓝皮而切有发光斑纹、光着身子、扎着麻花辫、长着尾巴、而且狂野如男人的那威人?就算他转移到阿凡达身上,长相一致了,可他还是地球人的大脑啊,他的思维还是地球人模式的,它的审美观也是地球人模式的,他的性取向也是地球人模式的,他与妮特丽的爱情故事让我感觉很不爽,有些人与兽的意思。

再让我受不了的一点是,潘多拉星球上是没有氧气的,大家也都知道,火药、石油等东西的燃烧是需要氧气的,既然没有氧气,杰克的火把怎么会点燃?地球人进攻巨树的时候,喷火枪怎么会在没有氧气的星球上起作用?炸弹怎么会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引爆?潘多拉星球也太神奇了吧,难道有类氧气体?电影中并未提及啊。没有氧气的话,他们呼吸的是什么气体呢?反正不能解释为不呼吸,因为杰克的阿凡达掉入水中后,游出水面第一个动作就是深吸一口气,再说那威人都长鼻子的,鼻子不会只是摆设吧,那就是说,他们呼吸另一种气体,大家都知道,血液是需要氧才能维持生命的,那么那威人的血液是什么成分呢?这么说来,虽然潘多拉星球上没有游离态的氧,那么肯定有化合态的氧,因为有水和石头嘛,水又是可以微弱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温度越高,游离态的氧和氢就越多,这就是为什么人们用水和碳烧土暖的原因了,那么说潘多拉星球上是有氧气的,只是多少的问题。潘多拉星球上也是有植物的,植物是吸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如果没有氧气,那么潘多拉星球上的植物不是进行的光合作用,是怎么生存的呢?哎,不去想这个了,头疼。

我这么分析,虽然有些吹毛求疵,可是历史4年拍的东西,卡梅隆先生怎么会没考虑周全?再说从构思到上映也不止4年吧,而且连我这个文盲都知道的东西,他都没考虑到,不严谨。 说了几点《阿凡达》的缺点,再说超越,《阿凡达》并不是没有超越《泰坦尼克号》的东西,毕竟10几年了,社会总在进步,科技总在发展,对景色的表达,《阿凡达》真是运用的炉火纯青,太美了!特别是潘多拉星球晚上的植物,就像星光大道一样,还有追光,人走到哪,哪就发光,还有含羞草与铅笔屑合一的螺旋红叶、蒲公英与海蜇合一的树精灵、垂柳与LED灯合一的圣树,动物也很神奇,马和海马合一的潘多拉烈马、犀牛和推土机合一的锤头雷兽、类似游戏《星际争霸》中飞龙的蝠魟龙、类似电影《生化危机》中干尸狗的毒狼。还有因为矿物质磁力作用而漂浮在空中的山。想象力非常丰富,那威人、发光的植物、外形特异的动物、漂浮的山等等,这些东西组合到一起,再用3D表现出来,真是无法形容,只能说太美了。

无论《阿凡达》有没有超越《泰坦尼克号》,它都给中国人带来了许多好奇与惊奇,有人说它好,有人说它不好,有人说它只是秀,有人甚至崇拜它至极,要把山改名,还要开“阿办”,开发阿凡达旅游,真是可笑至极,用淄博人民广播电台经济频道中老谭的话说,难道要把张家界改名潘多拉市、张家界的人民都叫那威人吗?如果哪天卡梅隆在泰山上拍个电影,难道泰山也要改名?

  《阿凡达》观后感2

最近《泰坦尼克号》的导演卡梅隆推出了新的电影作品——《阿凡达》,我们一家也慕名前去科学中心观看。这部电影长达三个小时,虽然我们为了去看这部电影连早餐都没来得及吃,可高科技的视觉大餐还是让我们觉得物超所值。在回家的路上,我们还在热烈地讨论着。爸爸不住地感叹科技发达,国外的电影已发展得如此迅速。妈妈赞真丰富!特别是他们能用辫子想象!”奶奶可是大开了眼界:就窜到了眼前。而这个故事也引人深思。

一队员接替他哥哥来到潘多拉一样的阿凡达,目的是为了得为不能站立的前海军陆战星球,变成了和纳威人外表到一种珍贵资源。可随着结叹道:“这个导演的想象力和动植物直接沟通的奇妙“大屏幕里的世界一下子识了纳威公主并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后,他的心里发生了变化:地球人的做法是很可恶的。

于是他带领纳威人打败了地球人,并在这个星球生活下去。正是因为地球人不好好保护地球,才让这个曾经美丽的星球资源越来越少、空气质量越来越差、野生动物越来越少??《阿凡达》所反映的不就是地球人无奈的未来吗?我们的地球已经不堪重负了!人类啊,好好爱护我们的地球吧!这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啊!

  《阿凡达》观后感3

《阿凡达》的中文译名,虽然据说是卡梅隆亲自定的,但我还是想说,这个中文译名真的很难听,不如之前的《天神下凡》或《神之化身》有气势。哪怕是那个最平淡的《化身》,都比这个类似“阿凡提”的名字好听。

我只看了IMAX版的《阿凡达》,但从我自己的感受来说,《阿凡达》其实还是一部很传统的好莱坞电影,看什么版本都无所谓,它都是一部足够好的电影。只是对于3D版本来说,它的观影感受无疑是更好的。

而看3D+IMAX版本,则是一种“奢侈”的观影体验──并不是内地贵到离谱的电影票价,而是资源的稀缺性所导致的。此次内地只有11家IMAX影院放映《阿凡达》,结果直接就导致了IMAX影院的一票难求。这种人为的资源稀缺,又进一步加剧了IMAX影院的火爆,我就听说北京的三家IMAX影院夸张到提前三天就卖完了预售票。

对于电影消费来说,这其实是很少见的一个现象。电影消费的一大特点,就是无论你拍电影花了多少钱,电影票价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并不会人为地分出三六九等。而《阿凡达》则改变了这个电影行业长期以来的规律──因为IMAX影院可以带来更好的观影感受,所以很多观众宁可忍耐、等待,也要排队看IMAX版本。而IMAX银幕的稀缺,就直接导致了观众被迫要接受一种“等级消费”。

这可能就是詹姆斯·卡梅隆和《阿凡达》给电影行业带来的第一个冲击。

中国电影博物馆的IMAX版《阿凡达》,虽然号称是胶片版,但不知道为什么,电影画面并没有投满整个银幕,而是上下左右都有黑边,可能只利用了银幕面积的80%左右。考虑到这样一个现实,我现在不想再继续推荐博物馆的胶片版本IMAX了,因为这和数字IMAX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了。特别是北京近日的大雪,让博物馆的交通条件实在很恶劣,除非你认为那里相对低廉的票价可以让你觉得值回路上的折腾。

看IMAX版《阿凡达》,因为戴的是偏振眼镜,所以眼镜片必须要和银幕光轴保持垂直,否则会出现重影。也就是说,你看电影的时候,脖子不能歪,必须要一直保持端正姿势。考虑到《阿凡达》的片长(160分钟),看完后脖子有点辛苦。

从立体电影的观感来说,《阿凡达》的立体效果确实是革命性的。不算那些立体动画电影,3D+IMAX版我之前只看过《国际空间站》,那是IMAX立体摄影机实地拍摄的纪录电影。作为一部大量应用CG合成的立体电影,《阿凡达》的立体效果已经和《国际空间站》是一样的了。

但是《阿凡达》作为一部原声对白,中文字幕的电影,中文字幕出现的位置非常古怪,它是在立体画面的中间层出现的(而原片的英文字幕就是出现在最前面),观众需要频繁地调整自己的视线焦点,时间一长有些不习惯看字幕的观众很难不头晕。我的建议是要么飞快地瞟一眼字幕,知道大致意思后,然后再飞快地让视线焦点跟随画面焦点;要么是干脆不理会中文字幕,因为对白不算复杂,而且中文字幕翻译的错漏也很多。

听到很多人对《阿凡达》的故事有抱怨。《阿凡达》的故事你可以说它是老套的,但绝对不简单。作为好莱坞传统电影叙事技巧的典型体现,《阿凡达》的故事即使放在上世纪80年代,也是商业电影里的中上水准(我说这话的意思,就是我认为现代好莱坞商业大片的故事水准在下降。)。考虑到卡梅隆宣称自己早在15年前就完成了这个故事,所以我想它显得有些老套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不能因为对本片技术水准的崇拜,就去贬低这个故事的水准。

对于一部全球发行,要面对不同文化、种族的观众的商业电影,您要这个故事复杂到什么程度才能满意呢?

具体的等我看完第二遍再详细说吧。

有很多中国电影人看完《阿凡达》之后很沮丧,觉得技术上的巨大差距会让未来的中国电影在市场上“完败”。我个人虽然也觉得这种电影技术上的差距非常巨大,但并不意味着中国电影未来就没有机会了。

让电影摆脱杂耍层面进入艺术范畴的,并不完全取决于技术,更重要的是“故事的艺术”。无论多么眩目的技术,如果没有一个好故事作为本体,它都不能被称为是一部“好电影”。而如何讲一个好故事,我们虽然和好莱坞也有技术上的差距,但这种差距还没有大到不可追赶的地步。

《阿凡达》虽然很震撼,但它在市场行为上来说还是一个特例,在未来五年左右的时间里,它还很难成为电影市场的主流。这部电影制作成本3亿美元,算上宣发费用成本有5亿美元,这种量级的电影,不敢说十年才有一部,但也不是每年都会遇上的。

而且,《阿凡达》这种电影,从本质上来说,还是欧美文化环境下的产物。和美国同种同源的欧洲电影都没哀嚎一片,作为和欧美文化有着巨大差异的中国电影市场,我们还是有机会的。观众去看电影,并不都是冲着视觉奇观和感官刺激去的,他们更多的是想让自己从电影中得到感动。还是那句话,在同等质量下,中国人还是一定喜欢看中国电影,因为那是中国人自己的情感。

这种文化上的差异,目前还是我们可以抵挡好莱坞电影的堡垒。但是能守多久,就看我们自己争气不争气了。如果中国电影人自己先从心态上怂了,那我就啥都没说。

  《阿凡达》观后感4

“说实话,在看人类狂轰乱炸灵魂树的时候,我满脑子想的都是植物大战僵尸。”这就是在看完阿凡达之后,我对着我们这一众男男女女所说的话。

别误会,这绝不是对卡梅隆大叔的不敬和对阿凡达的调侃,而是觉得这正是卡梅隆大叔的成功之处。能把一个看似很俗而且都让人觉得俗不可耐的故事拍得这么有创意估计也就卡叔能做到了。

很多人都在狂批这故事实在是俗。我也承认。但好莱坞经过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高度统一的流水线,商业电影的模式限定了他的故事结构只能按照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发展,否则人们就不买账。对于商业电影,这就是灾难。况且,生活在这个网络信息普及的时代什么样的故事才会让大家拍案惊奇,连呼不俗、不俗、不俗呢?

在对待商业电影创新性的态度上,我觉得卡叔真的是牛到了让大家膜拜的地步。想想今年卖座的几部电影,迈克尔曼只会利用我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让一群会变身的机器人在古代奇观上打打杀杀;艾默里奇也就用用特技对地球毁灭做个模拟;而像哈利波特和暮光之城也只能算是小儿科了,但就是这些都让我们叹为观止。估计卡叔只是撇撇嘴,然后想愚蠢的地球人,地球留给你们打打杀杀去吧。然后自己又造了一个如梦如幻的潘多拉星球。这就是创意!这是那些天天喊着阿凡达庸俗、骗钱的所谓的资深影评们戳穿了脑子也想不出的创意。不说纳威人及潘多拉星球上各种动植物的造型图是卡叔亲手绘制,单就用神经元传递思想交流感情这种交流方式,我就愿意在这个经济危机的年头花上近百块到电影院去为美国人增加票房。清朝人的辫子在我们眼里是古董,但在卡叔和他的制作团队面前便成了交流工具。某些愚蠢的中国导演别在天天想着潜规则谁了,电影的最高境界是用一个看似很俗的故事拍出脱俗的效果。

最后说说所谓的观影效果吧。虽然观影的位置并不好,很热,眼镜很重。但仍然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视听享受。当圣树的种子从屏幕上方缓缓飘下时,我的第一反应不是看清它是什么样子,而是下意识的动了动手—想去摸摸它是什么感觉。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3D效果吧!

阿凡达,一部很成功反映出人的贪欲的电影。

早在广告里,就知道了《阿凡达》这部电影,在广告里,这电影里的环境很壮美,很奇幻,并且听说很好看,于是便迫不及待的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讲的是未来的某一天,我们赖以生存的的地球已经难以生存,于是便来到了一颗明叫”潘多拉”的星球,那是一颗树木茂盛的星球,上面有着各种各样的生物,还住着类似人类的智能生物,人们把他叫做”纳威人”,他们比人高大,骨骼精奇,而”阿凡达”就是人类利用他们的基因创造出来的。“纳威人”世世代代围绕一颗叫世界树的参天大树居住,十分和睦,可人类的到来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因为人类发现他们的世界树底下,埋藏着丰富的资源,出于利益的驱使,人类就派出军队去与纳威人”协商”,而”阿凡达”就是用来协商的工具,电影中的主角驱使着自己的阿凡达,深入当地人的部落打探消息,不久就深得当地人的信任,可后来人类的军队等不及了,派军队攻击当地人,于是主角就带领当地部落,同人类展开战斗……

这部电影,有着震撼的视觉效果,可是当我们在享受视觉震撼的同时,你是否在想,这部片在反映什么?自然?人类?资源?太空?未知世界?这些或许都有,但我认为实在反映人的本性。

首先,人的贪欲。

人类为了一种优质的矿产资源,和谈不成,就不惜动用军队,不惜以士兵们的鲜血来换取所谓的利益,这种把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人,真应该唾弃。

其次,人的占有欲。

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已经被破坏,难以生存,就要去强占他人的家园,不惜弄得他人家破人亡,完全无视其他生物生存的权力,好像自己就是上帝,可以主载一切,所有的好东西,都要装进自己的腰包。

再有,我还感觉得到他们的破坏欲,当战机将无数导弹对着世界树发射,当世界树的枝干被炸的粉碎,当世界树轰燃倒塌时,那些士兵军官竟毫不惋惜,而是欢呼雀跃,那棵树要是在地球上,定是一棵万年大树啊!为破坏一棵这样的树而高兴,我真无语。

影片中的纳威人,发展程度远不及人类,只能用些冷兵器攻击,于是人类便不把他们放在眼里,肆意破坏他门的家园,这正反映了人们喜欢欺负弱小的心理。

看完了这部影片,我开始深思……

  《阿凡达》观后感5

今天很偶然的机会,让我在电影院好好欣赏了一下最近受到一度好评的3D影片《阿凡达》,的确没有辜负我的期望,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将梦境与现实,现在与未来,想象与推理等等很好很好地结合起来了,让人不由佩服不已,直呼过瘾。3D效果的运用,让我们更加真切感受到了詹姆斯·卡梅隆所想要给我们营造的那个世界,我们仿佛真切的就在主人公的身边倾听着他的诉说,见证着爱与奇迹的发生,一切就如同梦境一般,让人沉陷其中,恍然隔世。

不同于其他关于外星的科幻片,《阿凡达》让人回味无穷,影片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导演独具匠心之处,内容、主题鲜明,却又包含着很多政治社会中困扰着人们很久的问题,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欣赏,《阿凡达》都不愧是一部杰作,可谓是一部经典之作。

人类一直猜想外星生物的存在,这部影片中潘多拉星球上的纳威人就满足了人们的猜想,潘多拉星球虽然与地球不同,却还是满足生命存在的条件;纳威人无论在身体条件还是长相上虽然与地球人不太一样,却也还是与地球上的生命有着一些共同的地方的。这些都几乎与人们想象中的外星人一样,所以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选择显然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这样的主角虽然不是很漂亮,却还是可以被大家所接受并喜爱的。

这部影片叙述的是外星人抵御地球人的侵袭的故事,这与以前曾流行的地球人抵御外星人侵袭的影片有所区别,也应该属影片的一大亮点,不过这也是有依据的。随着现代工业以及高科技的.快速发展,人类已经越来越强大,不断超越极限,挑战未知,外星人存在的猜测自古就有,不过从以前的敬畏,甚至有点惧怕(将外星人形容得无比聪明,充满智慧)到现在的尊重,渴望交流,甚至是征服,都体现了人类的成长,人们自信心的增长,以及大部分人自大与自负的迅速滋长。人们眼中的地球越来越小,与此相反野心越来越大,利益的驱使使人们心中的善意、良心渐渐地消失无影;机械化的时代,让人们的心日趋冰冷;人们为美好的生活拼命地努力着,却渐渐偏离了初衷,背道而驰;利益、梦想中的未来让人们红了眼睛,越来越难以填满的满足感让美好渐渐远去,只有梦想中的未来时时陪伴着他们,一步步的将他们推向地狱……

真理、正义、真爱这些都是人们公认的上天应该偏向袒护的,侵略者们毋庸置疑应当被赶走,有情人毋庸置疑应当终成眷属,很高兴詹姆斯·卡梅隆在这次成全了我们。纳威人与地球人的共通之处让杰克·萨利最终成为真正的纳威人,获得了真爱和行走的能力,也让我们相信,地球人和外星人之间还是存在交流沟通的可能,只要怀着一颗真诚善良的心我们和他们之间还是可以成为朋友的,甚至是更近一步密切的关系。

影片中美丽异常的自然景色让人惊叹不已,许多漂亮奇异的植物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导演的`想象力和责任心,因为这些都是在科学可以合理解释的前提之下搬上银幕的。大片大片,一望无际的森林,品种繁多的物种,让我们不由得想起了也曾如此辉煌的地球,再加上那些大大小小的动物不能不让人们联想起恐龙时代,也许身高三米的纳威人就是导演从恐龙身上获得的灵感?——有着比人类高的身躯,生活在仿佛是原始的地球一般的星球上,却在形体和智慧上与人类很相似。——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想,只有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自己才知道答案。

影片中纳威人与我们地球人一样,有着自己的部落,首领,以及爱与信仰。正是为了保护灵魂树,保卫纳威人对女神爱娃的信仰,对自己家园的爱,促成了这场地球人与纳威人的战争的导火索。最终爱娃显灵,骑马拿箭的纳威人在森林野兽们的帮助下战胜了导弹武器装备一身的地球人,也许这正象征着失去善良仁爱而将贪婪残忍充满心灵的人类们最终会独食他们自己所酿下的恶果,以及大自然给他们的惩罚!

在我们的地球母亲渐渐苍老并且奄奄一息之际,人类为了生存不仅不尽全力放下眼前的利益努力挽救地球母亲的生命,反而花费相比更为庞大的精力在探索外星,也许这些巨大的人力物力的背后藏的就是那些权势者们贪婪的双眼,只能看见利益的双眼,渴望征服的双眼,《阿凡达》警告那些藏有这些恶意,妄想破坏大自然以谋取自己眼前的利益的人,自己弄成的残局最终将自己收拾,自私自利的人是不会得到大自然的恩赐的,生命本身就是自然界的奇迹,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不配拥有这一奇迹!

《阿凡达》这类唤醒人类关注自然关注生命的影片陆续上映,人们真的应该好好的反省反省了,在享受影片给我们带来的快感的同时,我们更应该体会体会幕后导演的良苦用心,继续弘扬真善美精神的同时,更应该去思索思索面对地球母亲这样的一个现状,我们能够做些什么?而不是在全球气候会议上故作君子般的针锋相对,为的就是推卸自己本应该履行的义务,本应该承担的责任!在一点一点逐渐变大的臭氧层空洞下面,一点一点逐渐变小陆地的上面,我们所有在这个地球上居住的人们不团结起来,反而还在为了世界末日到来之前那一段时间的金钱利益斤斤计较:斗嘴,拍桌子,闹脾气,为了伪君子的那点尊严……这一切在世界末日————在地球上所有生命就要消失的命运面前,难道不觉得可笑,不觉得羞愧吗?

影片的结尾,佐伊·索尔达娜抚摸着杰克·萨利的阿凡达的脸时,我们都深信杰克·萨利最终会睁开双眼苏醒过来,最终成为真正的纳威人,和自己的爱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而我们这些地球人呢?我们准备什么时候苏醒呢?睁开我们被利益充满血丝的浑浊的双眼,好好的看看我们这个已经惨迫忍睹的地球母亲。难道是世界末日到来的那一天吗?

  《阿凡达》观后感6

朋友对我说,她看了两遍《阿凡达》才看明白。我告诉她我一遍就看懂了,不仅看懂了剧情,而且很流畅地复述了一些情节和细节。她佩服得五体投地,却不知道我为了看这部电影做了哪些准备。首先,我在网上看了剧情介绍,然后又下载了片尾曲《ISeeYou》,同时,对于金牌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经过了14年的酝酿,耗资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2亿元),历时四年拍制的这部科幻巨献我应该是关注了很久很久。直到昨天,我才在欧亚卖场的万达影院观亲眼见证了IMAX3D让人拍案叫绝的视觉效果。

从影厅出来,我告诉朋友,让他等我一会儿,因为不愿意放过一个镜头,所以,一直忍着没去卫生间。到了那里,发现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原来,像我这样的饿观众还有很多很多。

回到家中,老公问我和儿子,看电影的感受如何。儿子说要写一份观后感,我也很想写写自己的震撼。但是,一时又不知如何写起。于是,在网上看别人的影评,发现下面这段文字非常有意思,而且深有同感,所以摘录如下:

《阿凡达》讲述的是发生在未来世界外星上由人类组成的执法队伍对外星人钉子户的一次强制拆迁活动,本次活动以人类的失败告终。仔细留意电影细节,我们会发现导演和编剧给足了相应的暗示,透露出本次拆迁指挥工作的诸多错误举动和不安因素,最终以电影的结局说明了一场缺乏正确的政治理论指导和强有力领导班子指挥的拆迁工作必然失败的道理,值得有关部门借鉴和学习。

对整个拆迁指挥工作的错误,可以总结为“领导整合混乱、舆论宣传不足、群众工作缺位、干部任用失败”这四句话。

首先,作为拆迁工作最高负责人兼开发商利益代表的嗜财男,与智囊团代表格蕾丝、执法一线负责人刀疤头之间显然存在不可调和的意见分歧,以致于整个领导班子难以形成合力,最终导致整个领导系统分崩离析。众所周知,意见分歧的根源在于利益分歧,不难看出,以格蕾丝代表的智囊团反复强调项目研究的重要性,目的在于向财政部门争取更多的科研经费。同样的道理,刀疤头强烈要求诉诸武力,是为在添置武器、扩编队伍寻找理由。而本应发挥协调作用的最高领导者嗜财男,却一直摇摆不定,可以看出嗜财男领导才能的缺乏的领导素质的不足。因此,拆迁指挥工作的领导者必须是作风雷厉风行的强硬派,故事末尾刀疤头的夺权也映证了这一点。但刀疤头过于顽固和急躁,又拙于搞好人际关系,凡事只知道硬冲和蛮干,把烂摊子留给上级来收拾,容易引起领导不满和下属不悦。这也说明他上位后没能及时转变角色定位,领导观念滞后,注定最终因不能准确把握全局而断送拆迁工作的胜利果实。

其次,整个拆迁工作中我们几乎没有看到及时到位的舆论宣传工作。砖土未动,舆论先行—一直是拆迁指挥工作的宝贵实践经验。舆论工作做得好,拆迁中遇到的阻力就会大大减少。尤其是本次拆迁目标涉及到环保、宗教和少·数民·族等敏感问题,更应该有一套强有力的政治理论支持,并在前期通过全方位、多媒体的进行舆论轰炸,层层递进,不断对钉子户形成压力和恐慌,以减少后期强制执行阶段暴力的使用。很遗憾,指挥小组一直忽略舆论宣传工作的重要性,甚至没有进行拆迁动员,导致后期大规模暴力抗法行为的出现。

再次,不走群众路线,胡乱树敌也是工作失败的一大教训。群众工作和舆论工作其实是一脉相承的,根本目的在于分化目标人群,把自己的人搞多了,把对方的人搞少了,最后再予以各个击破。综观外星纳威亚人,主要是通过宗教和血缘进行联结,物质生活水平极低。在这种情况下,指挥小组原先以提供教育、交通等公共产品妄图换取对方的理解和支持,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唯有一方面加强科学宣传、破除迷信,另一方面以物质渗透的方式逐步离间纳威亚主要领导人,才能从内部瓦解对方,从而兵不血刃的赢得土地。

最后,不得不指出的是整个工作最致命的失误出现在干部任用上。指挥小组派出杰克这名小伙子担任潜伏工作,获取对方情报,出发点是好的,方法却错得离谱。先是从干部选拔上说,杰克不是一名政治过硬久经考验的同志,而是有很大的偶然性和草率性。再则,如果说杰克本身担任情报工作存在不可替代性,那也应该对杰克的叛变进行一定的防范,特别是要事先解决好杰克的个人问题,最好以家庭牵制他,否则象杰克这样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难以抵御敌人的美人计也是意料之中的。杰克的倒戈使指挥小组的攻势和防线都暴露了,这也是整个拆迁工作根本失败的最直接原因。由此可以看出,人事工作是多么的重要!

可以断言,《阿凡达》将因其独到和深邃的政·治内涵在新时代的电影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并也将因其对拆迁工作里程碑式的指导意义而掀起一股学习浪潮。

  《阿凡达》观后感7

《阿凡达》的故事叙述在未来世界中,人类为获取另一星球——潘多拉星球资源,启动了阿凡达计划,并以人类与纳美人(潘多拉星球土著)的dna混血,培养出身高近3米高的“阿凡达”,以方便在潘多拉星球生存及开采矿产。受伤的退役军人杰克,同意接受实验并以他的阿凡达来到天堂般的潘多拉星球。然而,在这唯美幽境里,地上爬的、天上飞的、土里钻的生物却只只巨大且致命……

杰克背负重任,身处险境中,在与纳美人首次意外接触后,虽然开启了沟通的可能性,却也即将面临一场意想不到、浩瀚壮烈的世纪冲突,从中他也将获得空前启示……

看完这部电影,我有很多话想说。首先,这部电影给了我们人类一个警醒,警告我们不要再滥用地球资源了。否则我们将别我去处。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其次,这部电影也告诉我们不要以为地球的资源是无限的,用完了可以再到别的星球去采集,这是人类的妄想!当人类发现地球已经没有资源可以利用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这世上没有后悔药。

今天的黑暗,为了明天的光明!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非常感谢辅导员给我这次机会,让我参加这次系里组织的活动,参观了铁道大酒店和新世纪大酒店的技能大赛。

这次技能大赛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近距离接触酒店精英的比赛,这比我在书本上学到的多的多,很多书本上虽有文字记载,但是学会就又给忘记了,这次虽然不是亲自操作实践,但是也是近距离学习知识,很有感触。

首先,我们去的学生都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我们也都是身体力行,决不丢学院的面子。我为了这次活动向同学借衣服,借腰带,借皮鞋。虽然有点麻烦,但是心里真的非常高兴一定要穿戴整齐,这是我学到也身体力行的礼仪课,尊重别人,别人同样也会尊重你,更何况我不是代表自己,我的行为举止都与我们学院有密切关系,给我们学院争光才对,这也是自己的责任。所以我在观看比赛的时候认真坐在椅子上改掉以前喜欢跷二郎腿的习惯,学习老师教给我们的正确坐姿,说实话真累,尤其是到新世纪出现的审美疲劳,但是仍然坚持住,我自认为我做的比较好。

看那些比赛选手的精彩表演也让我有很多想法,记得老师给我们一次实训课,那就是中式铺床,我费了很大的劲才完成。而这次看到新世纪的选手代表那种流利的动作,只用了三分钟就搞定。这种技能需要长时间的锻炼,那时候我就想,如果我实习进入客房部,我要严格规定自己铺床时间,我相信只要努力,我一定能赶上她。以前我认为西餐摆台的三种酒杯按照这种顺序:水杯、红葡萄酒杯、白葡萄酒杯摆放的,我认为这样安全些。但是看了这场比赛,我才发现自己错了,而且错的很大。真正的顺序是:白葡萄酒杯、红葡萄酒杯、水杯。这样更安全而且摆放姿势相当优美。

看过铁道大酒店和新世纪大酒店选手的精彩表演之后,我们从中能评价出双方的不足,如铁道酒店的西式摆台动作就不如新世纪摆台动作正确,端托盘、拉椅子等。我们从中对比加上老师给我们讲的提炼出更有利我们掌握的和注意的,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总体的观后感就是无论身在酒店的哪个部门,我们都要予以重视,要用心做好,无论你是在餐饮部还是在客房部,我们都要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做的出彩。

我会记得这次大赛。

  《阿凡达》观后感8

看了《阿凡达》之后,我的心不禁惭愧万分。

人类把地球逼向毁灭的边缘之后,又想侵略美丽富饶的潘多拉,企图抢夺这里的自然物产。他们把潘多拉的居民纳威人赶走。当他们毫不留情地把纳威人的家园树用燃烧弹烧毁的时候,我顿时火冒三丈:他们居然如此残暴,竟然忍心烧毁了家园树。

同时,烧死了这么多的纳威人。他们真是禽兽,不,应该是连禽兽都不如!所幸的是纳威人的反抗迫使他们回到了快毁灭的地球。影片看完了,但一想到片中已经走向毁灭边缘的地球,心里就感到后悔。难道地球真的会走向毁灭的边缘吗?

一联想到生活中的一些场景,我就感到愤怒。全球变暖,冰川越来越少,沙漠逐渐扩大,白色污染越来越严重……这样的事情就在我们的地球上发生。我看过一幅新闻图片:一阵狂风呼啸之后,五颜六色的塑料袋挂在树上,躺在草地上。顿时成了一个“缤纷”的世界。这些塑料袋需要许多年才能分解,动物因误食了它而生病、死亡,植物因它而无法吸收水份导致枯萎……如果再这样下去,地球就真的像片中那样走向毁灭的边缘。

请看看我们身边吧:小河逐渐变成“黑龙江”,动植物逐渐消失,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我们现在虽然科技发达了,社会逐渐发展了,但付出的代价尽然是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这样的代价未免太过巨大了。大自然正向我们求救,地球正在哭泣!

人类啊,发展自己的同时,请不要地球哭泣,不要让地球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边缘!

  《阿凡达》观后感9

昨天晚上在家里看了《阿凡达》,总体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感觉电影的细节做的相当的好,潘多拉星球上的每一个东西都做的很精细,感觉和真实的没有两样。还有上面所使用到的高科技,让我感觉最深的就是平板电脑使用的频率,上面的电脑几乎都是可以触控的平板电脑,薄的像玻璃一样的,看上去帅极了,这应该也是像我们传递一个信号,下一代电脑应该逐渐的要淘汰鼠标和键盘,换来更加便捷的超薄可触控的平板电脑。

《阿凡达》在剧情上稍显不足,总得来说就是一群地球人到一个叫做潘多拉的星球上进行采矿,但这个星球上有很多人类未经发现过的生物。人类到一个野蛮的星球上一般都是拿起自己所谓的高科技武器进行毫不怜惜的动作,毁掉本来属于潘多拉的东西和上面生物生存的环境,以至于引致整个星球的反抗。

最后人类失败被迫退出潘多拉。这其实也是这部电影给我们的最终启示:人类不是上帝,人类不能自私,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毁掉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毁掉大家的希望,如果自以为是,必然会带给自己无情的抱负,最终失败的还是人类自己。

当然剧中不能缺乏爱情,主人公的爱情也确实让人感动,当维斯特已经知道简的目的。和欺骗之后,虽然开始很是气愤,但在她心里还是一直很是挂念简,为他的生存担忧,而简也因为这个本是不该的爱情,和自己良心站在了和自己同类的反面,带着维斯特的族人一起反抗人类,因为他确实爱维斯特,在生命树下他们的爱情宣言是真实的。

但最终简的死,让我心里有点失落,维斯特还是单身,还是会一直思恋曾今和自己一起飞翔天空的男人,思恋那个懵懂的男人,爱情是伟大的,爱情可以超越种族,超越一切,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感情,共同的良心在支撑着我们美好的家园,片中开头陈述:一个人死了,必然另外一个和自己相同的人就会诞生,所以我们的精神永远不灭。

以上是自己的一点感受,说的可能有些混乱,不过等大家看过《阿凡达》相信会有更深的感触,不在于剧情多么的跌宕起伏,而在于剧本身给我们的传递的东西。国内好像要等到元旦过后才会在影院上映,相信电影院的效果会更好。

  《阿凡达》观后感10

朋友们,你看过电影《阿凡达》吗?这可是美国好莱坞大片呦!要是你没看过,我可要劝你去看看。下面我给大家讲一讲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

在未来世界2145年,人类为了取得潘多拉星球的稀有资源,开启了“阿凡达”计划,前海军队员杰克奉命代替自己的哥哥参与到这项计划中。杰克与自己的“阿凡达”成功链接后,在进行一次野外探测任务中与大家失散。在危险的丛林中,他遇到了一个叫“纳蒂莉”的女纳威人。纳蒂莉救了杰克,并把他带回到纳威人的部落。

杰克为了完成计划,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去接近纳威人,练习奔跑,捕猎,并拥有了自己的坐骑,融入到了纳威人的生活,取得了他们的信任。和谐相处,成为了他们的一员。

三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人类为了得到价值连城的资源,向纳威人世世代代居住的部落发起了疯狂的进攻。杰克想避免战争,竭力去阻止,却遭到长官的处罚。杰克向纳威人说明事情的真相,劝他们搬离自己的家园,以避免伤亡,却遭到了纳威人的误解,没有人相信他的话,把他当作了敌人。人类的疯狂进攻,炸毁了纳威人世世代代居住的生命之树,摧毁了他们的家园,这对纳威人来说,是非常沉重的打击。

为了拯救纳威部落,杰克在几位正义朋友的帮助下,制服了“魅影”这只凶猛的飞禽,成为传说中的“魅影骑士”,号召所有潘多拉星球上的纳威部落,为了自己的家园,团结起来,与杰克并肩作战,抵御人类的进攻,保护灵魂树。

然而弓箭抵挡不了槍炮与导弹,纳威军团损失惨重。这时潘多拉星球的动物们也加入到反抗侵略的纳威人的行列中,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贪婪的人类被杰克率领的纳威人从潘多拉星球驱逐回地球。杰克从阿凡达成为了真正的纳威人,保卫了灵魂树。

这部电影令我无比震撼,潘多拉星球美丽奇妙的景色令我流连忘返,是一部令人回味长久的科幻电影。整部影片充满了惊悚,冒险,也给我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杰克成为纳威人后生活得怎么样了?贪婪的人类退回到地球,是否会甘心失败?会不会实行报复,卷土重来呢?潘多拉星球上的纳威人会安居乐业,幸福地生活吗?

《阿凡达》这部电影告诫了我们:人类要与自然保持和谐的生存状态,不要为了掠夺稀有的资源,发动战争而破坏环境。因为保护自然,其实就是在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