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工作报告 > 2017浙江特色小镇调研报告

2017浙江特色小镇调研报告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65W 次

特色小镇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推手,是“十三五”国省政策支持的重要方向,也是郴州打造湖南新增长极的重点工作。下面是本站小编收集的2017浙江特色小镇调研报告,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2017浙江特色小镇调研报告

  【2017浙江特色小镇调研报告1】

前段时间市政协刘安平副主席带领政协办公室、旅游局相关人员以及部分政协委员分别赴三合山、桃花涧、六曲山等就“旅游风情特色小镇建设”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就如何做好“旅游风情特色小镇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不当之处请予指正。

  一、三个区域旅游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明村三合山。三合山地处胶莱河畔,历史悠久,农业资源突出,地形位置独特(是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制高点),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山下蓝莓、西瓜、樱桃西红柿等观光农业规模宏大,节会、庙会等传统民俗活动丰富,每年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旅游规划已基本完成,具备打造旅游风情特色小镇较好的基础条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游览路不畅、档次太低,缺少游客休憩设施;防护栏、警示牌、防火等安全设施缺少;缺少停车场和旅游厕所;④绿化、美化不够,生态环境亟需提升;⑤景观缺少,所建庙宇档次低;⑥农家宴等餐饮场所太少,吃的问题没有解决;⑦缺少交通指示、旅游标识以及导游图;⑧山下蓝莓园、樱桃西红柿采摘园等观光农业旅游元素缺失,虽毗邻三合山景区,但没有系统整合,没有形成综合品牌效应。

(二)东阁桃花涧。位于大泽山第二高峰——大姑顶南麓,生态环境优美,具有一定的历史沉淀,距市区较近,月亮石、清水瓮、梳洗楼等景点富有特色,农家宴场所初具规模,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休闲观光,特别是节假日更是人满为患,可以说是平度目前人气较旺的开放式景区之一。目前存在主要问题:旅游路亟需改善,城区通往桃花涧的旅游路太窄,错车困难;没有停车场,节假日交通拥堵严重;垃圾箱、导游牌、交通标识牌、旅游厕所缺失;④防火形势严峻;⑤景区内土地被散户分割承包,建设了多个会所式的私家庄园,难以进行整体开发管理;⑥缺少统一的管理和服务,节假日仅靠东阁街道机关干部入景区管理,不规范,难度大。

(三)古岘六曲山。位于古岘镇西北,原胶东国王侯将相多葬于此,形成一个规模宏大、蔚伟壮观的古墓群,其中最大的是西汉景帝之子康王的陵墓,民间一直有“打开康王坟,山东不受贫”之说,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底蕴深厚,知名度较高。该区域是我市推行的3个万亩林场之一,经过多年植树育林,目前生态环境良好,节假日逐渐吸引游客前来游览。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山上自然景观较少,桃树林目前有300余亩,距离打造“千年六曲山,万亩桃花源”尚有较大距离;缺少停车场、游览路等旅游基础及配套服务设施;吃、住等其它旅游要素欠缺,想短期达到规模见到效益较难;④风力发电项目影响该区域生态环境。

  二、关于打造旅游风情特色小镇的几点建议

当前我们所倡议建设的旅游风情特色小镇,是覆盖几个村庄、几千人口、几千亩土地按照3A或4A级景区标准来打造的乡村旅游综合体,该区域应该成为镇旅游发展的突破口。建议市政府建立扶持资金,重点用于规划编制、基础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旅游风情特色小镇的开发。。

(一)统一编制规划。在总体规划和兼顾文物保护的框架下,聘请专家编制3个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在规划的引领下进行各功能区的布局和相关旅游要素的完善,注重细节,灵活处理风景区建设过程中问题,坚持规划与推进同步完善。

(二)扎实推进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三合山景区。政府重点建设和完善环三合山景区、景区通蓝莓园、景区通范家集和大黄埠村等旅游路,完善电力设施,修建水利设施,加大植树力度,提升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完善景区游览路、旅游安全防护、旅游标识等设施。二是桃花涧景区。拓宽广州路向北至桃花涧旅游路,打通北窝洛子村至西里村旅游路,连接桃花涧至茶山和大泽山,修建1—2处大型停车场,完善交通标识和导游牌等。三是六曲山景区。对环山土路进行硬化,修建水利设施,遍植桃树等各类果树及绿化树种,加快推进大遗址公园建设工作,完善旅游导向设施。

(三)整合多渠道资金投入。一是积极争取国土、环保、农业、林业、水利、文化等行业方面的上级扶持资金,将资金进行整合,统一调配,优先用于“旅游风情特色小镇”相关设施的配套,加快推进“旅游风情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二是梳理平度本地龙头企业,给予政策扶持,鼓励二次创业,投资开展“旅游风情特色小镇”的建设;三是引导和鼓励在外能人回乡创业,多方面提供支持,给予优惠条件,为建设美丽家乡贡献力量,发挥能人带动效应,推进“旅游风情特色小镇”建设;四是广泛引导内资、外资、民资、国资、合资、PPP模式资金建设乡村旅游综合体,打造区域旅游风情小镇,促进旅游联动规模发展。

(四)深入发掘文化。一是对区域历史文化、民间故事等进行充分发掘,编制成详细的资料,为旅游开发注入文化元素;二是在开发的同时,对每个景点植入旅游故事,做到三步一景点,步步有故事;三是编制导游词,培养一批专业导游员和当地的土导游,做到区域内人人都是导游、人人都是讲解员;四是注意对区域内的文化进行物化,借鉴外地经验,以活泼优美的形式予以表现。

  三、近期应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

(一)加强资金扶持。市政府连续3年每年列支6000万左右扶持资金,重点用于三合山、桃花涧和六曲山3个旅游特色风情小镇的扶持,主要开展规划编制、基础和相关服务设施建设。

(二)统一编制规划。在总体规划和兼顾文物保护的框架下,尽快将拟准备打造的3个区域聘请专业公司编制规划,在规划的引领下进行各功能区的布局和相关旅游要素的完善,避免不恰当的开发对资源造成浪费和破坏。

(三)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三合山景区。重点建设和完善环三合山景区、景区通蓝莓园、景区通范家集和大黄埠村等旅游路,完善电力设施,修建水利设施,加大植树力度,提升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完善景区游览路、旅游安全防护、旅游标识等设施。二是桃花涧景区。拓宽广州路向北至桃花涧旅游路,打通北窝洛子村至西里村旅游路,连接桃花涧至茶山和大泽山,修建1—2处大型停车场,完善交通标识和导游牌等。三是六曲山景区。对环山土路进行硬化,修建水利设施,遍植桃树等各类果树及绿化树种,加快推进大遗址公园建设工作,完善旅游导向设施。

  【2017浙江特色小镇调研报告2】

市发改委调研组深入苏仙区飞天山镇、嘉禾县塘村镇、永兴县柏林镇、汝城县热水镇、桂阳县流峰镇、北湖区石盖塘镇等地就特色小镇发展情况开展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郴州市特色小镇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积极践行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引导和鼓励一批中心镇、特色镇、专业镇、边界口子镇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大十字城镇群为主战场和主形态,以产镇融合、城乡统筹为核心内容,以国家级、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示范为引领的特色小镇发展新格局。目前,我市初具雏形的特色小镇主要有:北湖区的石盖塘镇、鲁塘镇、保和镇,苏仙区飞天山镇、良田镇,资兴市黄草镇、白廊镇,桂阳县流峰镇、舂陵江镇,宜章县白石渡镇、梅田镇,永兴县柏林镇、便江镇、悦来镇,嘉禾县塘村镇、行廊镇,临武县舜峰镇、汾市镇,汝城县热水镇、三江口镇,桂东县清泉镇、沙田镇,安仁县永乐江镇、安平镇等。

1.空间特色鲜明,大十字城镇群带动特色小镇蓬勃发展。空间上,全市100多个乡镇以郴州大十字城镇群为核心,初步形成了“一核四极多点”、“城镇规模等级有序、空间布局合理、城乡共建共享”的城镇格局。大十字城镇群区域内拥有1个国家级高新区、6个省级园区,城镇群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集聚能力明显增强,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周边四个县城及城镇依托各地历史、文化、区位、地理、交通、人口、资源、环境、产业等基础和优势,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宜居宜业的具有较强人口和产业聚集能力的特色小镇正在加速发展。持续推进交通建设及提质活动,郴州大道、郴永大道等城际干线建成通车,G107等国省干线加快改造,市域经济半小时经济圈初步形成,乡镇及行政村公路实现100%通畅,全面提升了乡镇综合承载能力,为特色小镇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必要条件。美丽乡村建设、城乡绿化攻坚、棚户区改造和城乡环境整治等中心工作的推进也直接促进了特色小镇发展。

2.产业特色鲜明,产镇融合、因地制宜成为特色小镇发展的主要特点。特色小镇均以自然资源、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为条件,因地制宜积极培育休闲旅游、种养、锻铸造、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形成了各自的产业特色和产业支撑,如:北湖区石盖塘镇(工业小镇),我市最早建成的省级工业小区,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先进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来势好,2015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83.6亿元,增长36.8%;苏仙区飞天山镇(山水小镇),背靠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和六寨沟公园,集旅游、休闲、娱乐、餐饮、采摘和购物为一体的高端休闲旅游产业来势较好;资兴市黄草镇(风情小镇),位于东江湖国家5A级景区内,享有“江南水中镇,东江湖中花”美誉,依托东江湖生态优势以及东江漂流、雷公仙、通天仙、龙凤仙、金牛岛等旅游资源,生态休闲旅游、健康养生产业发展较好;桂阳县流峰镇(电商小镇),具有“湘南名圩”、“小香港”美名,全镇电商从业人员约一万多人,广泛分布在广东、长沙、郴州、桂阳等地;宜章县白石渡镇(新型工业化小镇),全国第三批发展改革试点镇,培育了精细化工、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建筑材料3个优势产业,拥有白石渡氟化学循环工业园和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园;永兴县柏林镇(银都小镇),被誉为“中国银都之都”,白银年产量约占全国总量近四分之一,2015年稀贵金属再生资源利用产业产值达160亿元,占全镇GDP的88%,同时以金银贵重金属提纯加工为依托,往上游延长产业供应链,往下游拉伸产业交易链,横向推进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建设木陂仙等景点,打造旅游风情街;嘉禾县塘村镇(锻造小镇),被誉为“中国锻造之乡”,全镇锻铸造企业达到86家,2015年总产值将近5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就有23家,扳手产量占全世界的70%;临武县舜峰镇(香芋小镇),香芋产业初具规模,种植面积达20万亩,年产近120万斤,其中贝溪村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汝城县热水镇(温泉小镇),坐拥“华南第一泉”和“中国第一氡泉”,2015年旅游接待人数突破65万人次,2016年春节假期突破4万人次,仅门票收入每年达3000万元,年直接旅游收入将近2亿元,同时积极培育特色种植业,取得了较好成效;桂东县清泉镇(茶叶小镇),素有“茶叶名镇,金桔之乡”美誉,现有茶叶基地418亩,实施“基地+工厂+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年产干茶600多吨,产值达1.2亿元;安仁县安平镇(商贸小镇),目前拥有全省乡镇硬件条件最好的农贸市场,辐射周边数个乡镇的十几万人口,建设了集吃、住、行、游、购、娱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步行街和公共设施齐全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安平模式”已成为全省小城镇建设的亮点。

3.创新特色鲜明,综合试点改革和简政放权不断优化特色小镇的发展环境。资兴市获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郴州市作为市级城市,资兴市、桂东县作为县级城市,沙田镇、流峰镇、热水镇、梅田镇等作为镇级城镇,分别入选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嘉禾县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建设获得阶段性成效。北湖区华塘镇等36个镇获批国省中心镇,资兴市黄草镇等22个镇成为省级旅游历史文化特色镇,汝城县大坪镇等3个镇成为省级边界口子镇。国家在批复试点示范时,普遍要求各地编制实施方案,大胆推进改革创新,并在项目申报、资金下达、政策配套等方面给予支持,为特色小镇加快发展注入了活动和动力。乡镇机构改革尤其是撤乡并镇的扎实推进,加速了人口、产业、行政等资源的聚集,为打造特色小镇乃至特色名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各县市区积极推进简政放权,扩权强镇试点改革,进一步向乡镇下放事权、财权、人事权和项目审批、综合执法等多种权限,全面提升乡镇对镇域经济发展的决策和统筹协调能力,有利于进一步培育和壮大一批镇域特色产业。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特色小镇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与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与困难,主要表现为认识滞后、产业不强、配套不优、要素紧缺等等,值得高度重视。

1.认识滞后,统筹推进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从调研情况看,各级各地对特色小镇建设的认识都有待进一步加深。各县(市、区)普遍未将特色小镇建设提升到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手来抓,政策支持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县两级都尚未出台特色小镇建设的纲领文件,没有对特色小镇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在规划引领、项目建设和资金保障上倾斜还不够。部分有基础的镇也缺乏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实施规划,未能将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到特色小镇建设上。广大群众对特色小镇的理解、支持还不够,自发组织、自觉参与的热情尚未激发,一旦有损其利益时,往往产生抵触情绪。

2.产业不强,支撑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目前,我市特色小镇建设从总体上看已经初具雏形,形成了“一核带动、多点布局”的良好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在业内特别是全省、全国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特色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培育发展仍然任重道远,产镇互促共生、融合发展的生动局面远未形成。有的特色产业总量不大,普遍存在分散式布局、粗放式发展、原始化积累等特点;有些特色产业价值含量和附加值不高,抵抗市场风险能力不强,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龙头企业较少,规模偏小,产业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不高。


1.2017年浙江特色小镇调研报告

2.2017关于特色小镇调研报告

3.2017浙江特色小镇调研报告

4.2017特色小镇调研报告

5.2017特色小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6.2017年特色小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7.2017年特色小镇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