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读后感 > 防身的三味药读后感(通用6篇)

防身的三味药读后感(通用6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72W 次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胡适先生《防身的三味药》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防身的三味药读后感(通用6篇)

防身的三味药读后感 篇1

中国现代著名学者——胡适,在台湾成功大学有一次讲演,他送给同学们三味药:

第一位药叫做“问题丹”

第二味药叫做“兴趣散”

第三味药叫做“信心汤”

第一位药,“问题丹”就是说:每个人总得带一两个麻烦而有趣的问题在身边作伴。问题是一切知识、学问的来源。活的学问、活的知识,都是为了解答实际上的困难,或理论上的困难而得来的。年轻的学生,只要有问题跟着你,你就不会懒惰了,你就会有知识上的长进了。

第二味药,叫做“兴趣散”,就是说:每个人在社会上,总得多发展一点专门职业以外的兴趣——“业余”的兴趣。一个人应该有他的职业,又应该有他的非职业的玩意儿,不是为吃饭而是心里喜欢的,这种非职业的玩意儿,可以使他的生活更有趣,更快乐,更有意思。

第三味药,叫做“信心汤”,就是说:人总得有一点信心。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有时可能会令人悲观失望,这正是需要我们培养信心的时候。古人说“信心可以移山”,又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们的信心只有一句话:努力不会白费。

以上的三味药方是送给青年人的稀世珍宝,它也是生活在大千世界里,作为随时防身急救之用的“灵丹妙药”。这篇演讲,殷殷告诫我们做人的道理,勉励大家不要放弃努力,要发展自己的兴趣,并对未来充满信心。文章感情真挚,语言形象生动,很富有感染力,值得一读。

防身的三味药读后感 篇2

今天,我读了胡适先生写的一篇文章《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后,我觉得胡适先生写的“三味药”非常好!

第一位“药方”:问题丹。它教会了我们走入社会时,你要准备几个问题给自己来思考,你就不会有无聊的时间来乱想一些东西。

第二位“药方”:兴趣散。胡适先生举了两个国外名人的例子,告诉我们走入社会时除了做好自己的业内工作外,你还要有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我发现我们学校有同学他的学习在1—3年级时非常好,但是到了4年级,我们的学习任务加重后,他的学习却一落千丈!之前我的成绩一直比不过他,但4年级,任务重时我的学习却变好了!我便来观察他为什么会这样,后来我发现他没有一点别的兴趣爱好,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但我的兴趣爱好很多,比如:画画,唱歌,读课外书……所以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业外兴趣。

第三位“药方”:信心汤。介绍第三位“药方”时胡适先生给我们举了两个修理脚踏车的兄弟,造飞机的事儿,我觉得如果他们没有信心,在第一次造的飞机图纸上做改造,后面他们也不可能成功!有

一次,我和其他两名同学去参加一个“讲感人故事”的朗读比赛,一开始我们三个一点儿信心都没有,因为有着全年级的竞争对手和我们PK,怕读错了台词给班级丢脸!但后来我们三个人互相鼓励说:“我们一定要成功!要赢!加油!加油!加油!”三个人便开始给对方相互读台词,到了比赛的那一天,我们鼓足了信心走上台读起了各自的故事,正是我们有信心来面对这件事儿,我们才可以成功、胜利!

胡适先生写的这篇文章是一篇非常有知识性的文章,可以让我们正确的面对未来,不怕任何的困难!

防身的三味药读后感 篇3

在《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这篇文章中,胡适老先生谈了一个毕业生走出校园大门,走向社会必备的三味“药方”。第一味:“问题丹”,也就是每个人都要带着一两个麻烦有趣的问题生活;第二味:“兴趣散”,这就是说,每个人进入社会都要有一些业余爱好;第三味:“信心汤”,就是指,人在社会总得有一些信心。

对于胡适老先生的'观点,我是十分赞同的。先说第一味药:“问题丹”。一个人在社会上也好,在学校里也好,在生活中也好,总得带着问题生活。毕竟有了问题,就有了想要去探索的精神,有了去探索的精神,生活就会变得有趣起来,不是吗?再说第二味药:“兴趣散”。在一个人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后,会变得十分忙碌,没有时间,更没有地方去放松自己,那就需要用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放松自己,再说了,谁说兴趣爱好就不能干成一番事业呢?最后说一说第三味药:“信心汤”。人,不要说步入社会了,就连在小学,甚至幼儿园都会有烦恼,烦恼是会伴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多的,这时我们就需要足够的信心,要学会自己为自己加油打气,否则,在这个残酷的社会里、残酷的现实中,一定会被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吧。其实在读这篇文章时,我脑中还冒出了三个字:“倾诉草”。也就是指,人一定要学会向家人倾诉自己的烦恼。这样是绝对有助于身心健康的。

归根结底,胡适老先生给毕业生的三条建议,不过是一句话罢了:“积极向上,努力生活!”

这篇文章不只是毕业生可以看,小学生可以看,中学生可以看,甚至是大人都可以看。每一个人都会对这篇文章有不同的见解,都会被本书启发,得到帮助。

让我们现在就做起来,做一个积极乐观的人吧!

防身的三味药读后感 篇4

鲁迅先生最大的特质,是有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胸怀。看到受苦受难而永无了日,故有其“哀”;看到受苦受难而无长进,故有其“怒”。

馒头是吃的东西,那蘸了革命烈士鲜血的馒头就成了药了吗?现在看来恐怕是十分荒.唐的,不可理解的。可是在那个时候,辛亥革命时,虽然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可人民的思想还是没有解放。

有很多人说华老栓夫妇麻木但是爱子,我认为恐怕不是的,他在茶馆中忙碌了大半辈子,勤勤恳恳地劳动,为儿子治病而省吃俭用。为儿子治病掏出积攒多年的洋钱,就只换取了几个人血馒头,愚昧落后的表现!试想一下如果华家有好几个儿子,小栓生了病,那么华老栓还会如此尽力吗?恐怕不然,他费尽心思为儿子治病,恐怕是因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道德吧!为了华氏的香火,他们不惜一功代价,甚至用别人儿子的命来“移植”,与其说华老栓夫妇所作所为是对儿子的爱,不如说是对华氏祖宗的“孝”,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身上还未散去的封建之气。

夏瑜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他代表的是广大群众的利益,而大众却不支持他。他讲革命道理,人们“感到气愤”;他挨牢头打,人们幸灾乐祸;他说阿义“可怜”,人们说他“疯了”,他被杀害,人们“潮加”一般地去看热闹。“华夏”本是一家人那!夏瑜应该依靠老栓却没有,老栓应该支持夏瑜却没有;流血的不知道为谁流血,吃血的不知道吃了谁的血。以互不关心为始,以同归为尽为终。鲁迅先生通过夏瑜这一角色,表达出同情.赞美,也表达出当时民众的落后愚昧,统治者的凶狠残忍。同时也一语双关地道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没有获得群众的大力支持,但文中在清明节坟头出现的花环,说明革命者仍然在怀念他,革命火种还没有———也不会被扑灭。它在黑暗中给人以希望。

夏四奶奶是夏瑜的母亲,她“踌躇”,“羞愧”,但又“硬着头皮”去给儿子上坟,她感到羞愧,因为她认为儿子的光荣就义,英勇牺牲是有损祖颜的事。母亲对儿子不以为荣,反以为耻。不理解,不支持儿子,是一个做母亲的悲哀!她认为花环是儿子显灵,希望乌鸦飞到坟头,是一个封建迷信者的悲哀!

《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的是为谁,却还要因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

《药》———当时整个社会的缩影,字里行间都射出残酷的社会现实!

防身的三味药读后感 篇5

《药》是鲁迅的著名短篇小说。那时辛亥革命的果实被混进革命队伍的投机者偷窃。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辞,军阀混战,使中国人民重新陷入失望与痛苦之中。有感于现实的黑暗,想到先烈的牺牲,鲁迅剖析了社会的弊端。

这篇小说通过华、夏两家悲剧命运的描写,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了辛亥革命时期革命者和群众之间的隔膜,批判了资产阶级镇压革命,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揭示了辛亥革命时期革命者和群众之间的隔膜,批判了资产阶级旧名主义革命脱离群众的错误,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惨痛历史教训。小说主人公夏瑜是资产阶级旧民主义革命革命者的形象。“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是他革命思想和革命目的的集中反映。他家境贫寒,以至牢头都‘‘榨不出一点油水’’。

在狱中,他英勇斗争,坚持宣传革命道理,可是不为人们理解。他的牺牲十分悲凉、凄惨,甚至不被自己的母亲理解。从这一血的教训中,可以看出辛亥革命脱离群众的错误。这部短篇小说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剥削和镇压人民的罪恶,说明了严重的阶级对立已使人民到了不得不反的境地。表明了旧中国的黑暗、恐怖,衬托出两位母亲极其悲凉、茫然的心情。在那个荒.唐的时代。‘‘人血馒头’’竟成了包治百病的‘‘药’’,真是太悲凉了。从而告诫人们:只有发动群众,依靠群众,革命才能胜利,中国才有希望!

防身的三味药读后感 篇6

“药”是一颗沾满了革命者鲜血的人血馒头,它医治不了痨病;“药”是为了争取民族光明而牺牲自己,是革命烈士的伟大精神,它可以拯救全民族。

“馒头”可以给人温饱,血腥的“人血”却令人可怕的不寒而栗。鲁迅的《药》里的华老栓为了救自己的孩子,迷信地认为这样的馒头可以救人一命,不惜把所有的积蓄,替儿子买来人血馒头,这是一种何等伟大而又无奈的父爱啊。而他的表现在反映其温厚、朴实的温情的时候又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充斥着地愚昧、无知和迂腐,这使得本该善良的人、感人的举动都被烙上了血红的烙印,让人不觉有丝丝的反胃。

亲情与现实之间的无奈,封建与进步二者的矛盾,显示出鲁迅先生对于文中那些生活在底层的民众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更显示出鲁迅先生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失望和迫切想要改变现状的心境。

鲁迅先生对于中国社会无知生活的不满和客观的谴责,在文章中随处可见。这些生活在旧社会地层的小人物的点滴,使得鲁迅先生写起文章来,除了保有中国人充满人情味,敦厚的感情外,更有西方人实事求是,忠于现实的理性精神。《药》这篇文章暴露了当时社会的现状,也是一篇倡导革命的文章,鲁迅在文中急于唤醒沉睡多年的中国百姓被禁锢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