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读后感 > 读《音乐漂流瓶》有感(通用10篇)

读《音乐漂流瓶》有感(通用10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07W 次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音乐漂流瓶》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音乐漂流瓶》有感(通用10篇)

读《音乐漂流瓶》有感 1

音乐,如花草般芬芳,优雅大气;音乐,如蜜糖般甜蜜,感动人心;音乐,如炸弹般火爆,颇有震撼;音乐,还如人与人之间,微妙,神奇!音乐是多样的,大音乐家的音乐也是多样的!

《音乐漂流瓶》介绍了巴赫·舒伯特等10位音乐家的作曲故事。我也是弹钢琴的人,所以在老师的推荐书目中,我格外留意了这本。果然,这本书不负我所望,我想知道,是音乐打动了我,还是作者的笔法?一半的一半吧!音乐确实打动了我,我本来很讨厌巴赫!巴赫的曲子用我的话来说叫“变态”!每回都要练很长时间,特别难,但自从看了《鲱鱼头》后,我震撼了,原来巴赫这么勤奋,辛苦啊!所以,我现在对巴赫有了很大的改变。

前面说到我是弹钢琴的,说实在的.,我一点也不喜欢钢琴,自从前不久的10级通过了后,我再也不想瞧钢琴一眼了。但是,这本书让我渐渐有了打开那神秘的琴盖的欲望,想再回顾那改变人心的音乐!现在虽然挂了个“10级”的标志,但是大师们小时候几乎都很清贫,连考级的机会都没有,那他们为什么可以成才?因为他们热爱音乐!

孩子们,比起大师们,我们的条件肯定比他们好,那,我们为什么不爱音乐,实现音乐梦想呢?

孩子们,向音乐展翅高飞吧!

读《音乐漂流瓶》有感 2

今年暑假,我就要参加扬琴十级考试了,妈妈特地借回了一本书——《音乐漂流瓶》给我看,说是可以对我弹琴有帮助。

《音乐漂流瓶》,这本书的名字好特别呀,我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原来这本书写的是是个音乐家,的故事。我发现这些音乐家都很贫穷,但都很坚强,为了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克服重重困难,向目标迈进,最终成为了举世闻名的`音乐家。

我学扬琴有六年了,每次都是听老师弹奏很激动,而回到家自己练习很枯燥,练了一会儿就坐不住了,所以至今没拿过考级优秀。跟书中的音乐大师比起来,我实在是太懒惰了。

现在离考级只有一个星期了,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林冲夜奔》弹得滚瓜烂熟,尤其是快板那段,要快而不乱,坚定有力,表现出林冲上山得急切。于是,每天早晨、下午、晚上我都坚持练琴。皇天不负有心人,这次考级,我终于以“优秀”通过了十级。

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要感谢老师的悉心教导,感谢妈妈的一路陪伴,当然也要感谢《音乐漂流瓶》这本书给我坚持练习的动力!

读《音乐漂流瓶》有感 3

这两天,我读了一本名叫《音乐漂流瓶》的书,书中主要介绍了几位音乐家的故事。最主要的是巴赫、李斯特、德克夏沃和舒伯特这几位著名的音乐家,其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李斯特,他的故事名叫“贝多芬肖像画”。

这篇故事主要讲了李斯特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他的爸爸非常喜欢弹钢琴,因为条件不允许,他家只有一台风琴,风琴上除了一些曲谱,还有一张贝多芬的肖像画。后来,小李斯特也爱上了弹钢琴,而且学得非常快,看几遍谱子就基本上可以视谱演奏了,渐渐地,爸爸也发现李斯特非常有天赋,就带着他去维也纳找贝多芬,当然,除了行李外,还有那张贝多芬肖像画,来到维也纳,李斯特和爸爸并没有找到贝多芬,只找到了贝多芬的得意门生——车尔尼。李斯特的爸爸再三要求,车尔尼才让小李斯特视谱演奏了一曲,车尔尼并不喜欢这样的琴声,可又不愿浪费李斯特这块好料子于是收下了他,在车尔尼的'细心教导下,李斯特在维也纳开了两场音乐会,都办得非常成功。第一场唯一遗憾的是贝多芬没有来;但是第二场的时候,贝多芬拖着病重的身体来到了现场。虽然他听不见,可伴随着小李斯特那细长的手指在钢琴上龙飞凤舞地跳着,仿佛美妙的音乐在心田回荡!

通过这篇文章,我明白了如果你对一件事物感兴趣,就要坚持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虽然成功的里面有天赋,但是更多的是锲而不舍的追求,才能向着自己的目标慢慢靠近!

读《音乐漂流瓶》有感 4

前几天,我读了《音乐漂流瓶》这本“美妙”的书,它蕴涵着无限的快乐和精彩。书中写了许多外国的音乐家和作曲家。有些音乐家小时候喜欢音乐,想学音乐却因为家里贫困买不起任何乐器,只能听听别人弹奏的音乐。有些音乐家从小在父母亲的熏陶下,在自己的努力下,成为了音乐大师。

相信大家一定都知道大名鼎鼎的作曲家和音乐家巴赫吧!他的音乐天赋是用听和看“走”出来的。小时候因为贫困,他家一瓶水都要4个人抢着喝,没钱买乐器就去听在汉堡的管风琴大师——亚当赖因肯的演奏会。而巴赫则住在吕内堡,两者相距六十多里。为了省钱,巴赫决定步行。亚当的年龄已经八十,演奏会也越来越少了,但对十五岁的巴赫来说,却越发地珍贵无比。童年的巴赫一直不幸,本来家庭贫困,在他十九岁时雪上加霜:父亲病世,母亲在车祸中意外身亡。这让巴赫非常伤心。后来他寄宿在他表哥家里,表哥家也非常穷,很难维持生活,他家离汉堡又有七百多里,有一次巴赫得知亚当要开演奏会了,便买了一张票出发了,他连续走了十五来天,到达汉堡时,脚已经起了一块块血泡,疼痛无比。过了不久,他得知表哥大橱里有许多乐曲的谱子,每当午夜他总会抄一些谱子,后被表哥发现后没收了乐谱,又得知亚当因劳累过度至死,使他整天待在家里沉默不语。

李斯特大家都知道,他的`父亲是他的音乐老师。有一次,他弹完“天使”这曲子,在吃饭时,发现儿子在哼着曲子的主旋律,因此父亲对他展开了音乐课程。在他三十岁的演奏会上,他父亲的老师——贝多芬正在轮椅上享受着音乐,顿时,他热泪盈眶,更加努力了。

《音乐漂流瓶》让心灵回响着音乐,让爱飘洋世界!读了这本书,让我深有感触,学任何东西要脚蹋实地,象巴赫一样做事就要坚持到底,不可面对挫折低头。

读《音乐漂流瓶》有感 5

最近,我一直在读《音乐漂流瓶》这本美妙的书,它蕴藏着无限的快乐和精彩。书中写了许多外国的音乐家和作曲家。有些音乐家小时候因为家里太穷买不起任何乐器;有的则从小在父母的熏陶下,在自己的努力下,成为了大大滴音乐家,可喜可悲,一切,源于音乐……

大名鼎鼎的作曲家和音乐家巴赫,他的音乐天是用听和看“走”出来的。小时因为贫穷,家里一瓶水都要4个人抢着解决喝,没钱买乐器就去听管风琴大事的演奏会。可从家到演奏会地点,整整六十多里啊……为了省钱,巴赫就这么“走”走过去了。可以说每一次演奏会对他来说都是珍贵无比的。童年的'巴赫一直不幸,本来就家庭贫穷又加上父亲病逝,母亲也在车祸中意外身亡,这双重无情的打击让巴赫几乎绝望了。后来他寄宿在表哥家里,而表哥家也很穷,几乎无法维持生活。但听说又要有演奏会的巴赫十分开心,可表哥家距离演奏的地方又有整整七十多里,他也就这么五十来天的“走”过去了……

《音乐漂流瓶》让心灵回响着音乐,顿时让爱飘扬世界。这本书使我深有感触——学任何东西都要脚踏实地,就要有巴赫一样的毅力,就像巴赫一样选定一件事就要坚持到底,绝不向挫折低头。

读《音乐漂流瓶》有感 6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音乐漂流瓶》,深有感触。它用优美的文字讲述优美的音乐故事,带领学钢琴孩子走进大师们的生活,帮助人们去体会音乐之美,热爱音乐。

其中,巴赫的《鲱鱼头》让我印象深刻。巴赫在九岁丧母,十岁丧父。只能靠大哥抚养,他知道大哥的.抽屉里,有许许多多的管风琴曲谱,十分想看,但大哥并不让他看。于是,他就在月圆的时候,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抄写,第二天就开始练起来。在巴赫十五岁的时候,他开始一个人独立生活。他来到了吕内堡,在教堂里当唱诗班里的一员。

后来,巴赫所崇敬的赖因肯老了,音乐会也不多了。但是他仍旧把赖因肯的每次的音乐会看得非常重要,每次非去不可。他的诚意打动了赖因肯,他拜赖因肯为师,学习了管风琴,并学会了作曲。

巴赫的条件很艰苦,但他仍从不放弃,持之以恒。这源于他那颗热爱音乐的心。而我们现在的条件这么好,每天都能在空调房间练钢琴,是多么舒服啊!在这种良好的学习环境下,我们更应该认真,刻苦地练琴。不放弃,不言弃,坚持不懈地练好每一个曲目。

这本书让我改变了对钢琴的看法,从此爱上了钢琴。我忍不住找出以前学过的《巴赫初级钢琴曲》和《巴赫创意曲集》,翻开乐谱,每个音符都流露出一种不一样感觉。我好像离音乐更近了,这也是音乐漂流瓶带给我的吧!

读《音乐漂流瓶》有感 7

近日,我读了《音乐漂流瓶》这本书。

这本书通过一个个不同的故事来介绍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和作曲家。其中我最喜欢《达格妮之歌》这个故事。

《达格妮之歌》主要讲了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在八岁生日那天早早地来到了森林里,因为她听说在自己生日那天,最早到林子里来的人会遇上好运。果真,一个小时后,她看到了著名的作曲家格里格。达格妮以为格里格是安徒生,便一蹦一跳来到格里格面前,当得知格里格不是安徒生时,小姑娘有些失望,因为格里格不能像安徒生那样送给自己生日礼物了。格里格想了想,答应达格妮在她十八岁时送一件生日礼物。十年后,达格妮来到了奥斯陆的'姑姑家,在海滨公园的露天剧场,她第一次欣赏了一年一度的白夜音乐会。当报幕员报最后一首曲目时,达格妮惊讶极了,因为曲目名叫《达格妮之歌》,是爱德华·格里格作曲,献给卑尔根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的。当格里格上台向观众鞠躬时,达格妮又看到了那个高个子老头,她的眼泪夺眶而出。

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达格妮很幸运。因为在她原本平淡的人生中,竟然会碰到一位在挪威最杰出的作曲家——格里格,而且她不仅是遇到了他,格里格还专门为她谱写了一部作品呢!《音乐漂流瓶》里的故事让我们知道了许多的音乐家、作曲家,也了解了不少他们和乐曲的故事,从而更加喜爱音乐。

读《音乐漂流瓶》有感 8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音乐漂流瓶》,这本书描述了十位音乐家的故事:巴赫、李斯特、舒伯特、威尔第、马肋、德沃夏克、格里格、西贝柳斯、巴托克、梅西安。

其中巴赫的《鲱鱼头》让我印象最深。巴赫在九岁丧母,十岁丧父只能靠大哥抚养,他知道大哥的抽屉里,有许许多多的管风琴曲谱,他十分想看,但大哥并不让他看,大哥越不让他看他越想看,他每在月圆的时候,就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抄写,第二天就开始练起来,直到有一次被他大哥知道了,就把他有六个月辛辛苦苦抄下来的乐谱个撕了,在他十五岁的时候他的翅膀长硬了,终于自己一个人可以生活了,就到了吕内堡,在教堂里当唱诗班,每年都可以赚到十二个金币,虽然赖因肯老了,音乐会也不多了,但是他仍就把赖因肯的'每次的音乐会看得十分重要,每次非去不可,后来他向赖因肯学习了管风琴,并且学会了作曲,就在第二年大哥去世了,他就写了一首曲子献给他大哥 。

巴赫是偷偷的学,而且十分下苦功。而我现在条件这么好,每次都在空调房间弹钢琴,是多么舒服啊!但我却不像巴赫那样下苦功、持之以恒,有的时候累了就叫得很厉害,有的时候烦了就说,不弹了。其实看到他这么苦,却还是坚持,我想:那我呢?现在,我都自觉的弹钢琴,每次,都是我自己自觉地弹,没等妈妈叫我就开始弹了,这本书让我从此改变了对钢琴的看法,从此爱上了钢琴,从此总是自觉弹琴。

现在我就是爱上弹钢琴的一个孩子了。之后爸爸妈妈再也不因为弹钢琴而吵我了。

读《音乐漂流瓶》有感 9

每个人都拥有一个特长,像我就喜欢音乐。也许你是幸运的,像书里的音乐家一样,不但拥有一份音乐的天分,还遇到了一位你喜欢的老师,这位老师像音乐一样带给你心灵的欢愉,你的生命之树生长在音乐的河畔,根深叶茂,你将和音乐结缘一生。也许你没那么幸运,在你还不知道音乐是什么时候,你的父母就把它强加给你,他们说这样做是为了是你的未来更佳美好,但事实上你却因此失去了幸福的童年,但音乐总是美好的,只是你在遇到他的时候被别人贴错了标签。

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音乐家,巴赫。他被称为音乐之父,谁又会想到,他的音乐之路是多么的坎坷, 十岁的巴赫只能偷偷地借着月光, 抄写乐谱,十五岁时步行十多天,走了七百里路到达吕内堡,开始了独立生活。为了聆听大师的音乐,他可以天蒙蒙亮时出发,步行六十里到达汉堡,听完了音乐会,还要再步行六十里回到吕内堡。而当时,巴赫还只是十几岁的孩子。但是,音乐让巴赫忘记了饥饿,忘记了疲劳,他只觉得满脑子都是音符天使般款款飞翔,音乐让苦难的生活始终充满着希望和欢悦。

舒伯特是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浪漫主义音乐的创始人之一。他追求音乐与诗的完美结合,他能将瞬息间的遐想行之于乐谱,把感受到的一切化为音乐形象。他的.音乐富有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力的鲜活。听着他的音乐,品味如世外桃源般的感觉,你绝对想不到舒伯特一生穷困潦倒,最终让疾病和贫穷在他创作力最旺盛的时候过早地夺去了生命。对音乐的狂热丰厚了他短暂的生命。

无论生活贫穷还是富有,疾病还是健康,欢乐还是悲伤,这些伟大的音乐家们总是用音乐将生活变得美好,在音乐里寻求诗意的栖居,更能让音乐诗化众人的人生。当你栖息在音乐中时你会品味到音乐家们人生的诗意,更能品味到音乐如同感觉春日繁花似锦的绚烂,夏日绿树荫浓的惬意,秋日云淡风轻的舒爽,冬日阳光普照的温暖。

读《音乐漂流瓶》有感 10

音乐,可以让人兴奋,可以让人快乐,也可以让人伤心和悲哀。

当我读完《音乐漂流瓶》这本书,知道了音乐是伟大的人。书中介绍了许多音乐大师,还有音乐是怎么来的。对于喜欢音乐的人来说,他们那些音乐只是为音乐付出了灵魂的傀儡,但不一样的,他们不只是纯粹为了世界做奉献,还有一种微妙的.决心在鼓舞他们对音乐抱有不放弃、忠诚、突破的心态,甚至要为音乐改变自己。上帝没有规定他们一定要有一双好耳朵,也没有必要赋予他们音乐天赋,他们只是喜欢音乐,为音乐付出。

其实,每个人都喜欢音乐,只是没有去真正了解音乐。我不否认他们绝大局部是有天赋的,但我可以肯定,他们每个了解音乐的人都会为自己有音乐细胞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当自己悠闲的时候,就随手翻阅一下《音乐漂流瓶》,这会让自己听清楚音乐,更能像走到他们面前一样重温当时他们对音乐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