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读后感 > 《文化苦旅》读后感优秀

《文化苦旅》读后感优秀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8.96K 次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读后感优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化苦旅》读后感优秀

《文化苦旅》读后感优秀1

在这次短暂的节假日里,我读完了《文化苦旅》这本书,阅读时间虽短,但它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这本书中,绝大部分的文字都贯彻了这样一个主题:对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余秋雨凭着他那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手法,在《文化苦旅》中对许多城市、小镇和它的人文景观所蕴含着的文化底蕴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精神进行追溯、反问和思索。

凭借山水风物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是这本书的主调。在书中,作者对具体的山水名胜的风貌几乎不置一词,他的过人之处就是在点明某地之后,就以类似电影中镜头切换的形式凝造出浓郁而深沉的人文图景。紧跟着进入直抒式的咏叹,这种咏叹以炽烈的情感和夸张的言词力求先声夺人。继而以纵横四海的.气势挥洒着对中古文化历史的种种遐想和议论,使读者为文章的情绪所感染,不知不觉中接受余秋雨的文化底蕴、人文精神、心路历程等的影响。这种创作意念,始终贯穿于整部《文化苦旅》之中。

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反复严厉拷问历史,其中,出现了很多悲剧事物和悲剧人物,却很少提及他对1949年以来的历史反思,很少让人感受到其自身心灵世界的隐秘。也许是当代历史过于敏感,因此作者不敢越雷池半步?另外,在《西湖梦》中,作者又怎么知道"背着香袋来到西湖朝拜的善男信女,心中并无多少教义的踪影,眼角却时时关注着桃红柳绿、莼菜醋鱼"?外国的教堂不大多是建在喧闹的城市中吗?类似这样的议论,在书中还有一些。这不禁让人疑心,余秋雨在发表议论时,有时提出的简单问题反而把情况弄得复杂。

我觉得,凭借《文化苦旅》,余秋雨可以在新中国的散文史上占一席之地。虽然其中不免有矫情之处,甚至有硬伤,但那种思考与提出的问题却是无可回避的。尤其是其中对"健全文化人格"的呼唤。

《文化苦旅》读后感优秀2

第一次听说《文化苦旅》这本书还是在上中学的时候,直到上大学时才买了一本认真来读。古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作者一次次漂泊的旅程,都是增长智慧的机会,也使心灵经过了一段漫长的洗涤。

我细细读着书,慢慢地被书中的历史、游记所吸引。从莫高窟的中华民族痛失瑰宝到风雨天一阁那座仅存的藏书楼,从沙原隐泉到洞庭一角,又从吴江船到牌坊。作者走过的每一处地方,似乎都蕴藏着那么多中华历史。有时候真想自我也能懂得中华五千年历史,每当走到一个地方,都能想起此地过去的故事和故人的评价。

读这本书,就像和作者一齐,从中国的西北走向江南。偶尔,作者也会停下来,写一写腊梅或是写写自我的`藏书,或者在每个清静的雨夜里想起,夜雨诗意。但是作者永远都没有忘记,真正的山水不光只是自然山水,更有着文化气息,人文山水。正如他自序中所说: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在我的全身,要摆脱也摆脱不了。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是的,在西天凄艳的晚霞下,我看见了王圆麓,那个敦煌石窑的罪人;在罗池庙里,我看见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我看见了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的李冰;在天柱山我看见了华发苍然的苏东坡。

我一向在想,为什么叫做文化苦旅?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历史的重压,苦在历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远离,更苦在文人心里的敏感。

读了这本书,不仅仅让我略懂了作者,更让我读懂了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丝细脉。

《文化苦旅》读后感优秀3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代表作,我读后收获颇丰。这本书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历史、文化散文,散点论述,探寻文化,另一部分是回忆散文。全书从《道士塔》的漫漫黄沙开篇,和着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从两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读到两千年后非常时代的吴江船,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苦旅。

《文化苦旅》这本书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但你千万不要因此认为读余先生的书会心旷神怡,轻松自在。整本书还没读完,我就已经被民族意识唤醒后的沉重与悲哀压的喘不过气来。在我们欣赏历史留给我们的有形“著作”——古迹时?谁又会去潜心探究这一处处古迹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而余先生恰恰做到了。他运其妙笔,给我们的心灵写下了“震撼”两个大字……

然在这本书中,我感受最深的却是他那篇《信客》。《信客》写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间的事,那时候通信手段很落后,对外的通信往来主要依靠一种特殊职业的人——信客,他大约相当于在乡村与城市之间奔波的乡村“邮递员”。没有信客,好多乡人就不能联系上出远门的亲人。在很长的时期中,信客沉重的脚步,是乡村和城市的纽带。文章首先说的是这里的一个老信客,曾有一次为在上海的打工仔送红绸,而恰好他也要为一远亲送一分礼,于是就裁下了客户窄窄的一条红绸扎礼品,图个好看。没想到上海那位又托另一个人给家里带来口信,说收到红绸后看看两头有没有画着小圆圈,以防信客做手脚。这一下老信客就栽了跟头,四乡立即传开他的丑闻,以前叫他带过东西的各家都在回忆疑点,好像他家的一切都来自克扣。但他的家,破烂灰黯,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小小的一件事毁了老信客一生的名誉,老信客申辩不清,满脸凄伤,拿起那把剪红绸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这就是失信的结果,哪怕只有仅仅的一次。

《文化苦旅》读后感优秀4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会离去的终将离去。

——题记

我曾拜读过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书。当时,我对《家住龙华》这篇文章并没有什么深刻的感受。然而几天前,我又想起这篇文章,便又找出书,读了一遍,却读出了一种独特的共鸣。一定会有人说:“我读过,是一篇很凄凉的文章,你一个学生,能有什么共鸣?”不要着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是啊,我并没有感受过那种与同仁阴阳两隔的感觉。可是就是这样,我生出了一种发自心底的赞同。我想,这种苦涩我也曾有过吧。我在他乡,坐在草坪上,仰望星空,在浠沥的小雨中吐露自己的内心,自言自语的说出来,苦笑着,便有苦涩。临行前,要回乡了,望了望身后即将离开的,既熟悉又陌生的,有过一段美好回忆的地方,却是又有一些苦涩,一些冷清。

在生命的几十年里,总有一些自己所悲伤的吧?朋友,知己,却如那熟悉的陌生人,莞尔一笑便闪过了,生命是独自走来又独自走去的。正如他所说,“一个又一个,一代又一代,飘然而来,溘然而逝。”

有一位哲人说过,我们一生会与十万余人相遇,与数万人打招呼,与数以千计的人成为朋友,与数百个人成为知音,与几个人亲近,可到了最后,只有你一个人。

我希望,告别不会痛苦,因为弱势的我不能承受如此的悲伤,我更希望,没有告别。他是教授,我是学生。有如此共鸣是我的荣幸。我想灵魂不一定归于冷清与沉潜,希望他们归于内心的平静吧……

“希望也只是希望罢了,何况这实在是一种奢望。”

这是余秋雨先生在本书的自序中说的最后一句话。作为游历国内“文化山水”之人,他的希望即是笔下的的.文字“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而我的确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这人文山水所留给他的苦涩与释然。

《文化苦旅》读后感优秀5

王道士和我一样也姓王,但读了余秋雨先生所着的《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后,我不知是该为他辩还是该骂他,或者说既不辩也不骂。作为原本是湖北麻城的一个农民,他大概小时候因家贫没有读过什麽书,或者说是没有接受过系统而规范的教育,以至于不太明白眼前这些敦煌文物的价值。一个没有学过什么知识的农民又能对他苛求多少呢?对于一个贫困的农民来说,眼前这些文物是不能喂饱肚子的,远没有那些洋大爷们口袋里沉甸甸的银元来得实惠。至少那些银元可以换来粮食和土地,甚至这一辈子都不敢想有的老婆与孩子。

一个农民又能想得多远呢?无非是一家人的温饱或者是一个人的温饱罢了,而洋大爷们呢?用几个小钱就能骗取人家的国宝,当然是非常之乐意与这样一位中国传统的农民老道做一笔有赚无赔的划算买卖的。所以罪不在王道士,或者说敦煌文物大面积遗失之罪不能全怪在王道士一人之身上。

外国人能够如此轻而易举的从王道士一人手中,用极少的.银元购走大批敦煌莫高窟里价值连城的文物,这与当时清政府对敦煌文物的漠然视之,有直接的关系。一个农民有如此的胆量与权利出卖世界级文物,晚清政府对敦煌文物的轻视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余老先生认为不喊一声我好恨!不足以解心头之恨的话,那么我觉得,愚昧无知的王道士固然是该恨,即使他是笔者的家门,笔者我也绝不会对他有任何的姑息。但签署丧权辱国条约的清政府就更可恨!因为有这样无能的政府,才会有这样肆无忌惮的农民,因为有这样肆无忌惮的农民才最终导致了敦煌文物的大量流失。这些都不是单个的事件,这是晚清政府的无能和腐败所必然导致的结果。

《文化苦旅》读后感优秀6

读余秋雨著的《文化苦旅》,不会让人手舞足蹈起来,也并不会让人很兴奋。然而无论何时,无论在汽车上,屋子里还是桌前,床畔;无论是欣喜,慰然,还是沮丧,寂寞,打开余秋雨的散文,你都会渐渐融入他的文字里,随他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倾听他所讲述的中国历史文人,去感受文化带来的'魅力。

扫一下目录,便知道自己读的是凭借山水风物以揭示中国文化巨大内函的一种美丽文字。读他的文章,第一印象就是清淡,遣词造句也自然,通畅,决没有半点儿华词丽句,也并不见那些故作高深的难识字。我渐渐地爱上这文字了,一点点地读,一点点地被折服,感动。再读进去,就会发现他文章的内容非常平实,使人亲近,让人信服,在不经意间又让人了解了中国过去的灿烂文化。书中一篇《白发苏州》看似写苏州柔丽凄迷的风景,却以小桥流水为背景,通过描写人文山水,把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表现的形神俱佳,同时又展现出中国2500年的悠久文化史,不愧为一篇充满人文气息的散文。

读上这种文章,慢慢合上书页,轻轻抚着封面,淡淡地叹出一口气来,回忆过往的事,是常有的事。看着一篇《上海人》,那是一剖视上海文明,研究海派文化的论析文章,我是带着一阵阵苦涩的认同感读完全文的,有时心里会十分尴尬,并不时的说:“啊,是这样,我也曾这样。”“精明、骄傲、会盘算、能说会道、自由散漫、不厚道、排外、瞧不起领导、缺少政治热情、没有集体观念、对人冷淡、赶时髦、浮滑、好标新立异、琐碎、世俗气”,这样的心理特征被一个艺术理论家、文化学者、散文作家的文字所印证,怎能不让人尴尬、郁闷?

《文化苦旅》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作者依仗着渊博的文化和史学功底,揭示了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历史使人明智:也就是历史能告诉人们种种不可能,给每个人在时空坐标中点出那让人清醒又令人沮丧的一点,这大概是作者的初衷吧!

《文化苦旅》读后感优秀7

柳州的名声,有一半是因为柳宗元。

余先生客寓柳侯祠旁,在梦中竟觉得“柳宗元跨过千年飘然孑立,青衫灰黯,神色孤伤。”于是第二天一早,先生便去了年代久远的祠。

柳侯祠是古朴、宁静的,正如柳宗元本人,静听脚步,从漫漶走向清晰,又从清晰走回漫漶,渐行渐远。

而后便介绍柳宗元的点滴。跃然纸上的,是一位不羁的中国文人。从永州返回长安时,喜气笼罩着他——毕竟从前,价值对他来说还是未知数;而世俗则让他选择了功名。当皇上阴惨一笑,一笔将他拨到柳州。

凄楚烦懑,令他自嘲:“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他不知,这儿会成为他的祭祀,被后人敬仰千年——只因他留下一札皱巴巴的诗文。

官贬柳州,也无所谓,亦是无所畏——有什么要怕?不是官场上的提线木偶,而是有血有肉的文化人格,创造出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小天地,挥洒笔墨,泼出一份宁静、淡泊……

“中国文人的`命运,在这里裸裎。”

这就是让我们冥想的文化,我仿佛看见了陶渊明弃了京都的嘈杂,在乡间吟诵“采菊东篱下”的闲情;我仿佛看见了林和靖隐居山间,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吟咏这“暗香浮动月黄昏”的释然。这就是喧嚣后的宁静,才气涌入心灵,蔚成方圆。

时代的扭曲与不公未能改变他们——这些才学之士的品格,与他们构筑成的灿烂的文化。

这便是冥想后,得到的放松吧。

结末·苍老与新生

读罢《文化苦旅》一书从古到今的文化从脑中飞快地闪过。有知名大家的文化,也有小老百姓带来的市井文化。交织在一起后,一幅苍老却年轻的画卷便铺开来。

文化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辉煌。苍老的画卷已经被先人描绘,这本书只是其中小小一部分的剪影;然而新生的文化,却是由我们编织出来的。

我们的文化,能让后人再撰一部《文化苦旅》吗?

不得而知。

《文化苦旅》读后感优秀8

早就听说过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关于这本书有许多赞扬也有许多批判,最近有幸拜读即为其中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所吸引。一口气读完,让我思量万千,感受倍深。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用平淡自然的语句带着我们透过山水风物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跟着作者的笔我们时而走过荒凉的大漠,时而走进小桥流水江南。从天一阁、莫高窟、天柱山,到江南小镇,作者用纵横的笔墨带领我们经历了中国文化的千年沧桑。我们从《道士塔》中听到了莫高窟的文物的哭泣,在《阳关雪》中看到黄河文明的兴衰,在《风雨天一阁》上感受着文化人的人格和良知。每一篇文章都带着我们走过一个地方,讲述一个快被遗忘的故事,引发我们心底深深的思考。

书如其名,不是名胜古迹的旅游观光,作者走过的是一条充满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之苦,中国文人的艰辛之苦的,文化之旅。看着莫高窟里一张张被划下的壁画,目送一车车被运向国外的文物,腐败的.官场,堕落的文人,还有那在同胞的尸骨中间为皇军立碑的中国俘虏。我总是不犹的陷入苦涩的沉思;一生坚守着藏书楼的范氏父子,冒着被免职、甚至可能被逮捕杀头的危险给学生讲学朱熹,又总能给我许多感动。我们走过的是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可是看到的却是隐藏在他们背后的种种思念。

这是一本需要用心看的书,每读一段都需要你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不是一本关注于历史的书,书中也许会有一些历史的错误和疏漏,可我们真真应该关注的,这些或对或错的历史带给我们反思(上海一个姓金的史学家,从余氏的《文化苦旅》中挑出了二百例不付史料的错误)。

这路是苦涩的,却能唤醒华夏子孙体内的热血,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去经历一遍的旅程。

《文化苦旅》读后感优秀9

待到随着年岁渐趋稳定的人伦定位、语言定位、职业定位以及其他许多定位把人重重叠叠地包围住,最后只得像《金色池塘》里的那对夫妻,不再企望迁徙,听任蔓草堙路,这便是老。

读书心得:

前言

一大早,除了上课还要处理很多琐事,包括做五个小孩的思想工作,花了40多分钟;与一位来访家长谈话,花了30多分钟,忙得头晕脑胀的。本想写的读书笔记没有如期完成,甚至连好友的生日几乎都要忘了,随便的发了条短信敷衍了事。中午回到家吃过饭后,习惯地打开电视想看一下新闻,却总觉得心里有事放不下,总觉得自己该干什么。。。。。。

昨晚无故失眠。在看了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青云谱随想》之后,本以为又会有一个甜美的睡眠(我一直对朋友说自己的睡眠质量是很高的.),但却无故失眠。夜越深,脑子却越清醒,这段时间因阅读而滋生的各种想法和以前、最近对生活的零碎感悟都不约而同的纷纭杳至,让我无法入眠。直到我把它们纷纷在脑子里过上一遍,整理得大致清楚了,它们才放过我,让我安然入睡。

20xx年5月23日中午12时25分,此时的我知道该干些什么了,我应该打开电脑,写下自己对生活、对人、对事、对文章的想法。不要让它们被日常生活中的繁琐之事所吞噬,不要因为自己的一个不留神,不要因为自己脑子里瞬间闪过的偷懒的念头,把一些值得记住的东西遗忘掉。

一位网友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没有经商者的精明;没有从政者的魄力;我只能专心做学问了。就凭这句话我就认定他在学识上,做人做事的态度上远甚于我。而我呢,在已流逝的岁月中专心于何事了呢?有没有如他这般明确的前进方向呢?

在今天,就让我开始专心地做好这件事吧,专心地写下生活所悟、工作所得、读书所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