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读后感 > 《祥哥的胡琴》读后感范文7篇

《祥哥的胡琴》读后感范文7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11W 次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祥哥的胡琴》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祥哥的胡琴》读后感范文7篇

  《祥哥的胡琴》读后感范文篇1

在一条碧清的小溪边,有一间又破又烂的屋子。屋子已经千疮百孔,风,阳光,月光都能穿过这些小孔,进入这屋子里。破旧的墙壁上挂着一把胡琴,衣着破烂但非常洁净的小男孩在注视着母亲为自己缝补衣裳。月光洒下,小溪边也树立着房子的影子,连半夜起来的鸟儿都注意到了。

读到这里,我已经了解了,祥儿的家住在小溪边,家里边很穷,从他身上穿着破烂的衣服,母亲孩子为他缝补着已经烂了的衣服可以看出家里没有钱买新衣服了。祥儿很听话,在母亲为自己缝补衣服时,安静的坐着,不打搅母亲做活。

这把胡琴是父亲留给祥儿的,是一把很旧的胡琴:青色的竹干,因为手经常把握,变得红润了,涂松香的地方经常被弓摩擦,成了很深的沟,绷着的蛇皮也褪了色。这时父亲经常拉的琴,现已经是祥儿的。母亲让自己也像父亲一样能拉出最美的音乐。

祥儿每天都练习拉琴:这声音像是在锯木头,这是叫花子胡琴,难听死了,不如把琴给我们玩……只有母亲很欣赏自己拉出的琴声,祥儿拉琴进步的很快,越来越好听了!祥儿走进森林拉琴,这时,一个声音:小弟弟,我教你拉琴吧!祥儿这才看到,是泉水哥哥。祥儿就伴着泉水的声音拉起了胡琴,渐渐的琴的声音和泉水的声音荣为一体了。风哥哥和小鸟哥哥都教祥儿拉琴,聪明的祥儿很快就掌握了各种本领。小溪听着听着就忘记了流动停下来,小鸟听着就站在树枝上,微微闭着眼睛,风也安静下来,用自己的手抚着祥儿的头发,大自然都要沉醉了!

听话的祥儿按照母亲的话,自己练习拉琴,尽管好多人都不惜欢听自己拉出的琴声,可祥儿依然不自卑,走进森林,伴着鸟儿,泉水和风儿的声音,将鸟儿、风儿和泉水的声音融入到自己的琴声里,使自己的琴声更贴近自然,更融入自然,美妙的音乐在自然中产生。

祥儿从自然界的声音悟出了自己独有的音乐风格,母亲倍加欣赏:孩子,你现在已经比你的父亲拉的好,可以到城里参加音乐会比赛,把自己编的曲子拉给世界上所有的人听吧。

当祥儿穿着干净的却又有许多补丁的衣服走上台时,所有的达官贵人都露出惊讶的表情,这是哪的野孩子,也要在这表演拉琴,瞧他的胡琴真难看,就是个破烂。这哪是琴声啊!真难听,赶快下来!祥儿坚持拉完一首曲子,仍然向所有的人深鞠一躬,走下来,留下那些咒骂声回荡在台上。

祥儿在母亲的心中,已经是拉琴最好的人,可是在音乐厅里,那些有钱的人怎么会说很难听呢?难道大音乐家的表演只有他们才配得上欣赏?这已经说明,在音乐厅里的那些人看不起祥儿,觉得他是乞丐,冒充的音乐家,也不管祥儿拉出的声音多么优美,在他们眼里,祥儿就是冒牌的。可祥儿是坚强的,也很懂礼貌,从容面对发生的一切。

母亲迎接归来的祥儿,聆听祥儿讲述的一切事情,笑着说:别人不喜欢祥儿的音乐,我最喜欢了,拉给妈妈听吧,听着你的琴声,编草席就更有劲儿了。

琴声从破旧的小屋里传出来,风儿投过空隙钻进屋子聆听着,阳光投过小空隙钻进屋子聆听着,拉纤的纤夫听到琴声也顾不上滴落的汗水,走得更快了。小鸟儿落在屋顶上伴随着琴声唱起了歌,被红红的铁削灼伤了手的铁匠忘记了疼痛,琴声像棉纱一样盖在田野的农夫身上,农夫把锄头握的更紧了……大自然中所有的一切都被祥儿的琴声吸引了。

谁聆听我的音乐,不是城里的达官贵人,不是那些看不起穷苦人的人,而是每时每刻都在鼓励自己成长的母亲,坚守在田里劳动的农夫,是背着绳子的纤夫,是温柔的风儿,和暖的阳光,皎洁的月光,同样有优美歌喉的小鸟,甚至是大自然中的一切,所有和自己一样有温馨家庭的穷苦的人。

从祥儿的拉琴到自己的学习,每一点点的进步都能得到爸妈和老师的赞扬和鼓励,每一点点细微的进步都能得到大家的赞美,能融入到这大家庭中学习,是非常荣幸的,不仅是在家中能学习知识,还能在学校里学习更多的知识,还有在这互不谋面的博客大家庭里,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就像祥儿的琴声融入到大自然中,从大自然中吸收融合音乐的真谛。学习也是这样,除了书本的知识,还要学习大家之长,补自己之短。我们的学习不是为了表演给台下的人看,而是为了充实自己。

  《祥哥的胡琴》读后感范文篇2

有同学会拉胡琴吗?

我听说,以前的胡琴都是用马尾和蛇皮做成的。这在《祥哥的胡琴》这篇童话里有说到,应该不会是假的。

《祥哥的`胡琴》这篇童话故事很简单。它讲述一个叫祥儿的孩子,从小失去父亲。在父亲临别之时,把一把用得很旧的胡琴交到祥儿手里,让祥儿学会拉胡琴。

祥儿没有学过胡琴,也不知道怎么拉。那个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各种培训班,祥儿只能自己学琴。他经常一个人跑到小溪边,跟着潺潺的流水声学拉胡琴;他来到空旷的田野里,跟着轻纱一般柔和的风声学拉胡琴;他走进茂密的树林里,跟着鸟儿的鸣叫声学拉胡琴。

慢慢地,祥儿长大了,成了祥子。他能用胡琴拉出水声、风声和鸟鸣声,共同融为一体的,大自然的和谐曲调。随着时间的推移,祥子的胡琴拉得越来越好,拉出的调子也越来越奇妙。

祥子想去城市里看看,想把自己编的曲子拉给更多的人听。

在城市里的大理石音乐厅里,祥子的胡琴刚拉响,下面的听众就坐不住了。他们说:“从来没听过这样的曲子!”“他就是个冒充音乐家的骗子!”“把咱们的耳朵都弄脏了,非得赶快回去洗一洗不可!”

城市里的人们不愿意听祥子拉胡琴,他回到小溪边的小屋里。他依旧用那把旧胡琴,拉自己编的乡村合奏曲,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

听惯了胡琴的人,总能感到甜美,总能感到舒服。他们总是异口同声地说:“感谢祥哥的胡琴!”

  《祥哥的胡琴》读后感范文篇3

祥哥是一个热爱音乐的人,他努力刻苦,不耻下问,一心追求音乐。为此,他获得了大自然的教导。泉水叮咚,风儿悠悠,小鸟则是清脆响亮,叽叽喳喳。他们的歌声,是大自然之音,是音乐的真谛。祥哥得到了他们的教导,也领悟了音乐的极致,体会到了到自然的声音。

祥哥的音乐就是这样传入了城中,那是多么美妙的音乐啊!清脆响亮,又婉转着,悠悠的歌曲牵引着所有人,但他们却是这样的评价的:“肮脏的音乐!”“冒充大师,这个骗子!”大家的咒骂与气氛让祥哥不知所措,他有些彷徨。

但,错不在他,那些所谓的绅士、贵人们所想要听的并不是美妙的音乐,是那些人们所赞叹所崇拜的音乐家的著作,是那些所谓真正懂音乐,有品味的人才能欣赏的。他们并不是在临听这美妙的音乐,他们只是一味在证明自己是有品味的,自己是会欣赏的,自己是有涵养的绅士。而往往,这样的人是永远无法真正领会音乐的,永远无法体会音乐真谛的。

祥哥回到了家乡,那个孤僻的小村子,同时,他也找到了会欣赏,不是领会,品味音乐的人——憨厚的农民,他们总能领会祥哥胡琴的涵义,他们才是真正懂音乐,懂大自然之声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音乐,是用来临听的,是用来品味的,音乐,是大自然之声。

  《祥哥的胡琴》读后感范文篇4

今天我读了童话《稻草人》其中的一篇《祥哥的胡琴》,里面主要讲述了祥哥的父亲去世后,祥哥开始学习拉胡琴,却遭到别人的嘲笑。可是当他遇到风儿哥,泉水弟,鸟儿后,他学会了拉大自然的歌曲,后来他到大剧院里演奏时却遭人白眼,回到家乡后,收母亲点化,为全村子的人拉曲子。

我的感悟:祥哥力尽千辛万苦才学会的《大自然》,这首曲子,却不被人待见。由此可见,现在的大多数人都把听音乐当成一种很高雅的行为。殊不知大自然才是一切歌声之根源,这些人已经不再知道大自然,一个不知道大自然的人,是一个灵魂完整的人吗?

  《祥哥的胡琴》读后感范文篇5

今天,我读了叶圣陶写的童话《祥哥的胡琴》。

故事的内容是,从前,有一个叫祥儿的孩子,他的父亲去世了。留给了祥儿一把胡琴。祥儿长大了,可是他还不会拉胡琴,拉的声音像据木头一样。他一边拉一边走,尽管他拉的胡琴非常难听,但是祥儿还是感到很欢快。他走到了森林里。遇到了小溪,小溪对他说:“你想拉出好听的曲子么?”祥儿看到没有人。就继续拉他的胡琴。小溪说:“我是小溪,就在你的脚下。”祥儿说:“快教我吧,溪水哥哥。”小溪又说:“只要你听着我的曲调,跟着我的调子就行了。”祥儿跟着溪水的节奏拉胡琴,慢慢就和小溪的声音融为一体了,分不出哪是溪水哪是胡琴。小溪说:“恭喜你,你已经学会了溪水的声音。”

祥儿继续往前走。他遇到了风,风说:“你想学好听的曲子么。”祥儿看四周没人,就继续往前走。风说:“我是风,就在你旁边。”祥儿说:“风,快点教我吧。”风又说:“只要你跟着我的曲调就行。”祥儿跟着风的节奏拉胡琴,马上就和风成了一体了,分不出哪是风哪是胡琴。风说:“恭喜你,学会了风的声音。”

祥儿继续往前走。他遇见了小鸟,小鸟说:“你想学好听的曲子吗。”祥儿发现四周没人,就继续往前走。小鸟说:“我是小鸟,就在你旁边的树上。”祥儿说:“小鸟,快点教我。”小鸟又说:“只要你跟着我的节奏就行了。”祥儿跟着小鸟的节奏拉胡琴,慢慢和小鸟的声音融为一体,分不出哪是小鸟哪是胡琴。小鸟说:“恭喜你,学会了小鸟的声音。”祥儿把这三种音乐合为一体拉给妈妈听。妈妈觉得太好听了,让祥儿拉给所有人听。祥儿到音乐会上去演奏,可祥儿还没演奏别人就嘲笑祥儿穿的像穷人一样,开始演奏了,刚开始他们的嘲笑声还很轻,后来嘲笑声越来越大。最后他们干脆不停了,祥儿回到家。妈妈说:“怎么这么早就回家了,不是让你演奏给所有人听吗?”祥儿就像妈妈说了前因后果。妈妈说:“他们不爱听,我爱听呀。”祥儿拉的胡琴虽然没有音乐家好听但让所有人感到快乐。

我读了这篇文章,想对城里的人说:你们听音乐,干吗看人穿的好坏,光听音乐就行了。祥哥勤学苦练,不会就请教,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祥哥的胡琴》读后感范文篇6

叶圣陶童话集《稻草人》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祥哥的胡琴》。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比我们年龄小很多的小男孩祥哥,天真、善良、非常聪慧。他的父亲早年去世,他和自己的母亲住在一间又破又旧的房子里相依为命,生活非常艰辛。他的父亲在去世时给他留下的唯一东西就是一把父亲曾经经常拉给家里人及左邻右舍带来欢乐歌声的胡琴,临终时嘱咐妈妈把这把胡琴留给儿子。虽然年幼的祥哥不懂爸爸的心意,妈妈却伤心得哭不出声音来。

爸爸去世了。四岁时妈妈就把这把胡琴教给了儿子,并告诉他:“你现在可以拉了,我希望听到你拉出好听的调子来,跟你爸爸拉得一样。”可是他拉弦的声音却像木匠师傅锯木头发出的声音——难听极了。周围的人都在讥笑他、唾骂他,可他的妈妈却微笑地称赞他说:“我的儿子真聪明!”他走进了大自然,遇到了清澈的泉水、柔和的风和美丽的小鸟,它们教他如何拉出美妙的调子。就这样,胡琴的声音和着泉水的曲调、风的旋律及小鸟的节奏,他把三种曲调融为一体,拉出来的调子越来越美妙,妈妈和他都非常快活。

城里有一个非常漂亮的音乐厅,建筑华丽壮观,是大音乐家演奏的地方。一次,音乐厅也邀请小祥哥去拉胡琴。穿着破旧、仍旧提着那把旧胡琴的祥哥走上了台,台下却传出了不协调的声音,“这把胡琴怎么这么难看,像乞丐的?”“怎么是个乡下人?”瞬间,琴弦发出的声音在音乐厅中流动起来。然而,不一会儿,观众的议论声越来越响,最后盖过了琴声,人们纷纷离开,留下的只有唾骂和讥笑及冷冷的厅堂、孤立的祥哥……他很生气,一口气跑回了家。当妈妈了解了情况后,笑着告诉他:“那你就在家里给我拉吧,我爱听。”从此,祥哥的琴声又带着大自然的一切从那又破又小的屋子里传出来,给周围的乡亲们解闷、安慰,然而这美妙的胡琴声却是大厅里的人们不愿意听到的!

从这个故事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大自然的声音才是劳动人民最爱听的美妙音乐,祥哥应该坚持练习,不断努力,为妈妈和乡亲们演奏更美妙的音乐。

  《祥哥的胡琴》读后感范文篇7

假期里,我又读了一遍《稻草人》这本书,其中最吸引我的一篇是《祥哥的胡琴》。

主人公祥哥和母亲住在小溪边一所又小又破的屋子里,父亲临死前给了他一把胡琴,这把胡琴已被拉得很旧了。在祥哥四岁的时候,母亲把琴交到他手里,希望她能拉出好听的曲子。可是他还不会拉胡琴,拉的声音像据木头一样。他一边拉一边走,尽管他拉的胡琴非常难听,但是祥哥还是感到很欢快。祥哥走到了森林里,泉水、风儿和小鸟都成了祥哥的老师,祥哥在大自然中胡琴拉得越来越好。祥哥把泉水、风儿和小鸟教他的这三种音乐合为一体拉给妈妈听。妈妈觉得太好听了,让祥哥拉给所有人听。祥哥到音乐会上去演奏,可听众们嘲笑祥哥穿的像穷人一样,刚开始他们的嘲笑声还很轻,后来嘲笑声越来越大,最后他们纷纷走出音乐厅。祥哥回到了家乡,家乡的人们听了他的琴声都感到甜美、舒适。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来自大自然的声音,也只有生活在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人才能听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