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读后感 >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范文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范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67W 次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守望未来

“……说来好笑,你千万别跟任何人谈起任何事。你只要一谈起,就会想念起每一个人来。”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范文

这已经是我第二次通读《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了。作为二战以来北公认为是“现代经典”的两部小说之一,《麦田里的守望者》确实有着不同凡响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麦田里的守望者》由美国作家j〃d 塞林格创造,它与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无形人》并称“现代经典”。小说刚一出版,就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和欢迎,他们认为这本书道出了他们的心声。许多青年人纷纷模仿主人公霍尔顿的言行举止,还经常戴着红色的鸭舌帽。然而,不同的人往往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件事情:有人颂扬此书,认为青少年阅读这本书可以增加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成人阅读这本书,可以增加对青少年的理解;也有些人严厉批评此书,认为书中大量的不文明用语会教坏青少年;一些图书馆和学校甚至把这本书列为了禁 书,禁止人们阅读。不过在我看来,正是在这样的争议之下,才将这本书铸造成了不朽的经典。

小说的主线,是主人公霍尔顿被潘西中学开除之后经历的故事。主人公霍尔顿出生在纽约的一个富裕家庭,家人希望他好好读书,把他送到最好的学校去,但霍尔顿非但没有听父母的话好好学习,反而经常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到处惹麻烦,因而受到严厉的处罚。当他第四次北学校开除是,他没办法再去面对自己的父母,只好游荡在纽约的街头。两个晚上的游荡,让霍尔顿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最丑恶的一面。他接触的各式各样的人,无不是“假模假式”的伪君子,霍尔顿看不惯这一切,他想逃离可悲的现实世界,但却始终没有办法那样做,最好只好对现实妥协,成不了真正的叛逆……

许多人都认为霍尔顿其实是现代青年的代表,他的身上综合了现代青年的种种叛逆和矛盾的心理,读懂了霍尔顿就是读懂了青少年的心理,也就读懂了一个时代。确实如此,霍尔顿身上表现出了现代青少年的叛逆、矛盾,或许冲动,但也有明智;或许冷酷,但也有善良。霍尔顿就是千千万万个我们的结合体。 就和我们一样,霍尔顿是个喜欢无拘无束,向往自由的人,讨厌拘束和循规蹈矩,总爱做自己热衷的事情。然而,我们总是因此受到责骂和惩罚,还被扣上调皮捣蛋的帽子。尽管如此,我们追求自由的脚步一刻也不曾停止过。无论在什么地方,自由都是永恒的主题。看到霍尔顿对自由的无限向往,我不禁想起了一部经典影片——《飞越疯人院》。影片主人公麦克墨菲被强制关入疯人院“接受治疗”,麦克墨菲很快和院里的人打成一片,并计划着如何逃出疯人院。他鼓动其他人和他一起逃跑,逃向外面美好的世界,可是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因为许多“病人”都是自愿入院,早已对院内的非人生活麻木,对于美好的世界,连好奇都没有,更不要说追求自由的心愿……影片的最后,印第安人齐弗在夜里打破了窗玻璃,从笼牢里冲出,冲向泛着微光的黑暗中,他不知道前面是哪里,也不知道未来会是怎样,但他知道,自己自由了!《麦田里的守望者》和《飞越疯人院》所处的时代相差并不太远,它们同样都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与广大

人民精神上的麻木、空虚,对社会表达了心中强烈的不满。

美国有的史学家把五十年代的美国青年称为“垮掉的一代”。“垮掉分子”以种种消极的方式——抽烟、酗酒、吸毒来对社会进行反抗。霍尔顿正是“垮掉分子”中的一员,他不满社会,不满周遭的人,不满身边发生的一切,只不过他表达不满的方式还算委婉,只是很凶地抽烟罢了。在霍尔顿决定离开潘西中学的哪个晚上,他站在楼梯口。使出了浑身的劲大吼:“好好睡吧。你们这些窝囊废!”这一吼,将霍尔顿积蓄已久的愤怒与不满一股脑儿地发泄出来。读到这里,真叫人拍手称快!

书中出现次数极多的一个词,就是“假模假式”。无论是老绥摩还是摩罗太太,抑或是阿克莱、斯特拉德莱塔和萨利,在霍尔顿的眼里都是些假模假式的人,而这些人都代表着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的形象,可见但是全社会都处在一种麻木、空虚的状态之中,每个人都戴着虚伪的面具,对地位高的人阿谀奉承,对地位低的人就欺侮压迫。

霍尔顿简直恨透了这伙人,但却什么也做不了。身为读者的我只能为霍尔顿的境遇深感同情。但霍尔顿仍保留着一颗善良的心,他没有完全垮掉,他疼爱自己的妹妹菲比,捐助两个萍水相逢的修女。这对于善良的人来说是正确的;但对于“垮掉分子”来说,却是失败的,是不彻底的。这样一个矛盾体,不是正好反映出了丑恶的社会对人的无情摧残?

迷茫的霍尔顿心中,一直都有一个理想,一个纯洁而美好的理想——要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只负责站在悬崖边上,捉住乱跑的孩子。恐怕这也是成千上万美国人,甚至世界人的理想,在这理想的背后,不知隐藏了多少痛快和委屈。读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一望无际的金黄的麦田里,千千万万个可爱的孩子正在欢快地游戏,在他们的身后,又有千千万万个霍尔顿,它们一个个手拉起手,共同守望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