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读后感 >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550字3篇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550字3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57W 次

《海底两万里》是一篇科幻大师儒勒 ·凡尔纳一部巨作,这部书写出了作者的真情实感。以下是小编收集的《海底两万里》读后感550字3篇,欢迎查看!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550字3篇

  篇一: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在预习时发现《海底两万里》是推荐的书籍,找出《海底两万里》,我怀着好奇心,在现实中开始一段迷幻的旅行。

1866年,法国人阿龙纳斯,一位生物学家,应邀赴美参加一项科学考察活动。这时,海上出了个怪物,在全世界闹得沸沸扬扬。科考活动结束之后,生物学家正准备束装就道,返回法国,却接到美国海军部的邀请,于是改变计划,登上了一艘驱逐舰林肯号,参与“把那个怪物从海洋中清除出去 ”的活动。

经过千辛万苦,“怪物”未被清除,驱逐舰反被“怪物”重创,生物学家和他的仆人康赛尔以及被特意请到驱逐舰上来的捕鲸手尼德兰,都成了“怪物”的俘虏!结果发现“怪物”是一艘尚不为世人所知的潜水艇,名“鹦鹉螺”号。潜艇对俘虏倒也优待;只是,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潜艇艇长尼摩从此永远不许他们离开。阿龙纳斯一行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十个月之后,这三个人终于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脱,生物学家才得以把这件海底秘密公诸于世。

鹦鹉螺号的尼摩船长是个谜一样的人物,他性格阴郁,却又知识渊博。他可以为法国偿还几百亿国债;看到朋友死去会无声地落泪;会把上百万黄金送给穷苦的人;会收容所有厌恶陆地的人;会把满口袋的珍珠送给可怜的采珠人;会逃避人类,施行可怕的报复……尼摩船长对人类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他的心中充满无尽的痛苦,却也是一个善良的人。

《海底两万里》确实是一本经典名著。来吧,让我们一起去探索,一同走进《海底两万里》的世界。

  篇二: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名著《海底两万里》,这本小说的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书中主要讲了在1866 年的时候,人们在海上发现了一头被认为是独角鲸的怪物。于是法国博物学家阿龙纳教授接受了当局的邀请,参加对怪物的追捕行动。在追捕的过程中,他不幸落水,他和仆人奋力地爬到了这个怪物“独角鲸”的身上,这时才发现它不是什么怪物,而是一艘构造神奇的潜水艇。从此,这艘潜水艇就带着他们环游了这美丽而神奇又惊险刺激的海底两万里……

潜水艇的头领尼摩船长首先向我们介绍了这艘潜水艇的名字叫“鹦鹉螺”号,它的全身是用钢板铸成的,船身是很长的圆筒,两端呈圆锥状,它活像一支雪茄烟。船长70 米,最宽处8 米,由双层船壳构成,船身非常的坚硬无比。尼摩船长还向教授解释了这“鹦鹉螺”号的机械灵魂,就是电。船上有一种特殊的发电机械,它的原料不是陆地上的锌,而是取自海中的钠。钠与汞混合,成为一种用以替代本生蓄电池单元里的锌元素的合金,钠电池的动力要比锌电池大得多。这真是太神奇啦!

船长还带领教授参观了他的图书室以及收藏室,跟着船长环游了美丽的海底世界,在海底还进行了徒步旅行,零距离的触摸到海底一些为人不知的生灵,还和海蜘蛛进行了一次有意思的搏斗,尼摩船长机智而勇敢的带领他的船员和凶猛的土著人以及海底霸王大章鱼的进行了生死搏杀。这真是又壮观又刺激呀!

我非常敬佩尼摩船长,他让我知道了遇事不要慌张,要冷静的思考问题,积极的探索科学知识,这样才能做得更好。最后这艘“鹦鹉螺”号虽然沉了,但它的故事还是在我的脑海里回荡着。

  篇三: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暑假期间,我读了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开始怀着好奇的心情去读,后来却已经深深地喜欢上这本书了,喜欢上了他那曲折紧张、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生动的描写了一次奇妙的海上旅行。

故事放生在1866年,法国生物学家阿龙那斯在海上发现了一只被判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捕捉,在追捕当中不幸落水,泅到了怪物的背上。这怪物其实是一艘建筑奇妙的船,潜水船是尼摩船长,他是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那斯一起海底旅行。他们从海底出发,看见许多罕见的海生动物和海水中的奇异景象,有历经了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峡时,阿龙那斯不辞而别,把他知道的海底秘密公布于全世界。

《海底两万里》不是作者空凭想象捏造的,它是由远见 加博学累计成的科幻小说。我很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丰富的知识,比如在写穿越南极冰山的时候,作者把冰海、冰山、巨大的冰缝写得活灵活现,让我们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就在南极的冰山之中。

并不是每一本小说都像《海底两万里》一样富有强烈的可读性,它作为一本远见加博学累积成的小说,不但为对海底知识了解不详尽的读者解读了他们的旅程,更让后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与文明。整部小说动用大量篇幅,不厌其烦地介绍诸如海流、鱼类、贝类、珊瑚、海底植物、海藻、海洋生物循环系统、珍珠生产等科学知识,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启蒙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