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合集5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合集5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54W 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合集5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气体。

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理,培养幼儿发现事物、探索事物的习惯。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3、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情况及其危害性,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难点: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气球、白色塑料袋、玻璃杯、纸、一盆水、蜡烛、打火机

2、自制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气球导入

教师出示气球,请一位小朋友来把气球吹起来。小朋友们现在看一下气球鼓起来了,那哪位小朋友知道气球里面是什么呀?(空气)下面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看一看空气的秘密。

(二)展开

1、实验一:

杯子里面放进去了一张纸,把杯子放进水里纸却不湿,为什么?

老师找一位小朋友再将玻璃杯口倾斜,出现了气泡,为什么?

2、实验二

教师把蜡烛点燃,然后找一位小朋友用玻璃杯把蜡烛罩上,看蜡烛怎么了?并讨论蜡烛为什么会灭。

得出结论:火的燃烧需要空气。

3、用各种感官感知空气

教师用塑料袋变个魔术,让塑料袋鼓起来,并讨论鼓鼓的塑料袋里有什么?

请幼儿看一看塑料袋里的空气,摸一摸、闻一闻身体周围的空气,让幼儿自主讨论空气是什么样的。

小结:空气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

4、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请幼儿闭紧嘴,捏住鼻子,问幼儿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再请幼儿深呼吸,问幼儿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小结:人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人会死的,动物也一样。

5、播放课件

讨论:刚才我们看到了很多污染的空气的事,这些事对人类有什么危害?

小结:如果我们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就容易得感冒、气管炎、哮喘病,严重的还会导致肺癌,对我们身体危害很大。

6、懂得保护我们的空气

教师:小朋友们平时的时候要怎么减少空气污染,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呢?

小结:种植花草树木、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不随便乱扔垃圾、让爸爸妈妈少开车、不要骑摩托车等等。

7、结束

鼓励幼儿争当“环保小卫士”,制止那些污染空气的行为,让空气变得更洁净。

(三)活动延伸

教师:现在每人拿一个塑料袋,咱们到外面找空气去!(让幼儿继续玩塑料袋装空气的游戏,以巩固对空气的认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有浓厚的动手兴趣,了解橙汁的由来,并能积极思维。

2、幼儿能亲自动手,采用各种方法取橙汁。

3、幼儿能把自己的劳动成果与同伴分享。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鲜橙若干、榨汁机、泥工板、筷子、勺子、吸管、碟子、杯子、抹布、小刀、磁带、记录表、彩色笔、鲜橙汁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师生相互问好。

二、基本部分:

1、老师揭示课题:今天教室来了客人,老师为客人和小朋友准备了礼物,出示橙子。

2、提问:橙子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味道?橙子里面有什么?

3、教师小结,橙子还可变成饮料,即橙汁。

4、老师展示泥工板、筷子、勺子、吸管、小刀、抹布、碟子、杯子、榨汁机等给小朋友,请小朋友想一想,用什么办法、什么工具能榨出橙汁?

5、幼儿把黑板上的记录表按自己的想象填写。

6、老师交待实验要注意的事项。

7、请幼儿在《小燕子》的音乐飞到桌子的两旁,动手操作取橙汁。

8、幼儿动手、老师记录,并适当引导个别能力较差的幼儿。

9、取橙汁时,老师总结,并延伸到课余,小朋友可以回家榨果汁。

三、结束部分师生共同分享自己的.劳动。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物品的不同包装及其各自的作用;

2、通过观察发现各种包装的异同,发展观察能力。

活动重点:了解物品的不同包装及其各自的作用;

活动难点:细心观察,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

活动准备:

家乡特产图片

幼儿用书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特产的包装

1、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的家乡有哪些特产吗?

(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家乡有的一些特产。)

2、教师:如果这些特产你要把它送给外地的朋友或亲戚的话,你会怎样带去呢?

二、出示几种不同包装的特产:茶叶、酱鸭、南丰蜜橘、瓷器,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包装有什么不同之处

1、教师:小朋友,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特产的包装,它们有哪些地方不一样的呢?

2、为什么人们喜欢用罐子来装茶叶、用真空包装半酱鸭、用塑料袋装蜜橘、用带有纸槽的纸盒装瓷器呢?能不能把这引动物品的包装互相调换一下呢?

(让幼儿大胆讨论,说明自已的看法。)

3、教师小结:各种物品的包装要根据这种物品的特点来选择适合保存它的材料。比如罐子的密封性好,所以用它装茶叶可以更好的使茶叶防潮保鲜;真空包装减少了袋子里的氧气,用它来装酱鸭可以防止酱鸭变质;塑料代轻便、透明,用它装蜜橘便于人们购买;盒子能将很多小东西集中在一起,方便携带,在盒子里做一个硬纸槽,用来装瓷器,可以更好的固定,防止瓷器破碎。

三、观察这些包装发现它们的相同点

1、教师:小朋友,仔细看一看,虽然这些包装的材料不一样,但是它们上面都有什么呢?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再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2、教师小结:包装上都有文字和图案,是用来介绍该产品的名字、配料、生产日期及使用方法等。

四、启发幼儿根据包装的'不同材质来分类:纸包装、塑料袋包装、罐包装、真空包装等

教师:原来各种物品的包装都它们各自的特点,我们现在把包装材料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我们一起来分分类,看看有多少材质的包装吧!

五、讨论:平时生活中你见过还有哪些物品用过这些包装呢?为什么用这种包装呢?

教师示范边讲解;

教师:老师还见过小朋友的玩具有很多是用纸盒包装的,因为纸盒可以减少对玩具的碰撞和磨损。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观察和认识夏季花卉的兴趣。

2、发展幼儿较为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连贯的语言讲述能力。

3、按照花、叶、茎的顺序认识牵牛花,知道其开花的规律。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漂亮的花

2、课件:图片-牵牛花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谜语:小小花儿爬篱笆,张开嘴巴不说话,红紫白蓝样样有,个个都像小喇叭。

教师: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牵牛花。

二、展开

1、谈话:我知道的牵牛花。

提问:

你在哪里见过牵牛花?它长得什么样?它在什么时间开花?

2、借助图片引导幼儿按照花、叶、茎的顺序观察牵牛花。

提问:

(1)牵牛花的花儿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你见过什么颜色的牵牛花?

(2)牵牛花的叶子是什么么样的?摸上去什么感觉?

(3)牵牛花的茎是什么样的?牵牛花的茎是怎样生长的.?

小结:牵牛花的花朵像一只小喇叭,颜色有蓝色、紫色、粉色和白色等。

牵牛花的叶子像心形,绿色,上面有一层毛茸茸的东西。

牵牛花的茎又细又长,会绕着篱笆或绳子往上长。

牵牛花在夏季秋季的早晨开花。

3、学习谜语《牵牛花》。

教师:我们一起学习谜语牵牛花,这个谜语把牵牛花的主要特征都描写出来了。

4、ppt课件:漂亮的花

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欣赏多种多样的花卉。

教师:自然界有很多美丽的花在夏天开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美丽,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三、结束 活动评价:从幼儿回答问题和积极参与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活动延伸 带幼儿到户外观察夏季开放的花卉,自然结束。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亲近与观察小螃蟹,激发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通过观察螃蟹,发现螃蟹的显著特征、了解螃蟹的生活习性。

3、鼓励幼儿运用多种表征方式大胆表现螃蟹。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螃蟹,发现螃蟹的显著特征、了解螃蟹的生活习性。

难点:鼓励幼儿运用多种表征方式大胆表现螃蟹。

活动准备

1、每组螃蟹一只,水盆一个;

2、吸管若干,各种废旧材料;

3、背景图画一幅;

4、《小螃蟹生活习性》的录音。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朋友,你们想和它见面吗?它要给小朋友出个谜语:“两只大钳会夹人,走起路来横又横,水中身穿青灰衣,盘中变成红色衣,是谁呀?

二、基本部分

(一)说一说

你能说说螃蟹是什么样的吗?大家说了很多,让我们来亲眼看看这位朋友究竟是什么样的?

(二)看一看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提出观察要求:用吸管去碰碰螃蟹,不用手去触摸螃蟹,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伴。

(1)螃蟹的身体是怎样的?身上有什么?

(2)螃蟹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身体的反面呢?

(3)螃蟹是怎样爬?

2、观察螃蟹的图片,引导幼儿发现、指出其中的.错误。

“我们刚才看到图片上的螃蟹不是少了腿就是少了钳子,那我们现在来组合一只完整的螃蟹。”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依次拼出螃蟹的身体。

3、听一听

提问:螃蟹的家在哪里?螃蟹喜欢吃什么?

4、操作活动

引导幼儿通过拼粘、涂色的方法表征螃蟹。

教师和幼儿共同检查制作的螃蟹,巩固对螃蟹的认识。

三、结束部分

将制作的螃蟹挂在身上,在海浪的音乐声中进行表演。

教学反思

《小螃蟹》是一节科学活动,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愉悦、平等、自由的平台,幼儿充分运用各种感官感知螃蟹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整个活动中幼儿都在自主探究、都在“玩中学”,活动气氛很活跃。通过观察、讲述、表征的过程,幼儿对螃蟹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活动的成功之处在于:一、活动的设计遵循幼儿认知的特点,从猜谜语、观察螃蟹、讲述发现、纠正错误、表征几个环节中,层层递进,让幼儿充分运用各种感官来进行认知。二、“以音代物”,孩子对螃蟹的生活环境的了解较少,而且这一环节也不宜表现,给幼儿提供一个听“小螃蟹”自述的环境,并通过提线纸偶进行表演,让幼儿能在近似环境中感受,从而了解螃蟹的生活习性。三、将原来的在纸上给螃蟹涂色改为在小的一次性餐盘中涂色,这样可以减小幼儿涂色的难度,从而更多关注螃蟹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