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幼儿园教案 > 父与子幼儿园教案(精选9篇)

父与子幼儿园教案(精选9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31W 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父与子幼儿园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父与子幼儿园教案(精选9篇)

父与子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对幽默画感兴趣,愿意与同伴一起讲述图片内容,体会作品所蕴涵的趣味性。

2、学习按顺序仔细观察画面角色动态、表情,理解上、下幅画面之间的关系。

3、在观察理解图片内容的基础上,用较流畅的语言,有重点、有顺序地讲述幽默画的主要内容。

活动准备:

1、教具:幽默画《父与子——救火》大图片一套四幅。

2、学具: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小图片若干套。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父”与“子”的人物图片,介绍其关系,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1)教师:他们分别是谁?(爸爸和儿子)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父子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教师逐一出示《救火》的四幅图,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说说所看到的画面内容和自己对画面的理解。

(1)出示第一幅图,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儿子认为发生了什么事?儿子的心情怎样?(请幼儿自由讲述)

(2)出示第二幅图,提问:儿子想去做什么?他会想些什么办法呢?他是怎样跑的?(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及时指导幼儿语言的完整性,同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3)出示第三幅图,提问:儿子跑去干什么了?他往窗户里泼水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他心里在想什么呢?(请幼儿与同伴讨论讲述后再个别讲述)

(4)出示第四幅图,提问:咦?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爸爸和儿子分别会说什些么?

(5)教师小结。

3、幼儿完整讲述。

(1)幼儿分组讲述。幼儿两两组合,用轮流讲述的方式进行,要求别人在讲述的时候要认真倾听。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2)请一组幼儿在集体面前完整讲述,教师提醒其余幼儿认真倾听。

(3)教师引导幼儿从讲述是否完整连贯、表情是否生动等方面评价。

4、引导幼儿引进和迁移新的经验进行讲述。

(1)教师:儿子和爸爸要怎么做才能避免发生这样的误会呢?

(2)鼓励幼儿与同伴大胆讲述,教师轮流倾听,进行简单的评价。

5、教师小结活动情况,并请幼儿于活动后讨论:今天我们看到的图片与平时看到的图片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父与子幼儿园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进入大班以后,孩子们特别喜欢看漫画。一有空闲时间,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拿出漫画书来看,常常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漫画也以它独特的艺术形式感染着孩子们,它夸张的手法、幽默大胆的想像、简洁的图文、出乎意料的结局,正符合孩子们阅读和欣赏的特点。因此,我选择了漫画欣赏这一新的教育内容,将美术欣赏与语言讲述活动有机地整合起来,引导幼儿从艺术的领域去欣赏漫画.从语言的领域去读懂漫画,使幼儿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想像。

重点难点

1.欣赏和感知理解漫画作品,需要幼儿集中注意观察,这也是能否达到目标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从活动开始便设置了一个个悬念,直到结尾也就是高潮部分,我没有直接揭晓答案,而是留给幼儿一个充分的想像空间。这样,使幼儿的注意得以长久保持。

2.了解漫画特点对幼儿是有一定难度的,当然也不是一次活动所能完成的。因此,在活动中,我们不能空洞地将一些抽象的词汇灌输给孩子们听,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和让幼儿欣赏一些有代表性的漫画作品,有机渗透在活动中。我还设置了漫画墙作为准备和延伸活动,长期贴在教室里,使幼儿自己从中慢慢体会,不断深入地了解漫画。

活动目标

1.理解熳画作品内容,尝试运用语言和图画创编故事结尾。

2.通过漫画欣赏、初步了解漫画的基本特点,更加喜欢漫画这一艺术形式。

3.养成细致观察和大胆想像的习惯。

活动准备

1.漫画书《父与子》一本,完整的4幅漫画作品、不加背景的图4一幅

2.供幼儿续编添画的作业纸每人一张、黑色水笔每人一根。

3.布置一个漫画墙,上面贴有许多有代表性的漫画作品(单幅的、连环的、黑白的、彩色的、有趣可笑的、充满幻想的、讽刺褒贬的)。

活动过程

1.幼儿在漫画墙前面自由欣赏漫画。

2.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看漫画吗?为什么喜欢?(可根据幼儿回答归纳漫画的部分特点:幽默,夸张;文字很少.小朋友、外国人不识字也能看懂;有彩色,有黑白;简单,一目了然……)

3.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再次感知漫画的特点。

介绍漫画书《父与子》及作者,为幼儿理解作品做铺垫。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漫画书。作者是德国著名漫画家卜劳恩,卜劳恩很爱自己的儿子。常常把父子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画下来。介绍漫画作品名称《假日的第一天》,出示图片1~3幅,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讲述参考

第一幅:假日的第一天早晨。儿子还在睡梦中,爸爸和一个叔叔轻手轻脚地走进儿子的房间。要给儿子一个惊喜。

提问:你从哪里看出来他们是“轻手轻脚”?还可以用什么词?

第二幅:他们轻轻地把儿子抬上了汽车。

第三幅:儿子睡得可真香,还没有醒。汽车开在马路上,马路上的人都奇怪地看着他们。父亲把手指放在嘴上示意大家别吵醒儿子,指挥交通的警察也让大家保持安静。

师:猜一猜,爸爸究竟要把儿子抬到哪儿呢?

出示第四幅没有背景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儿子的表情,想像、讲述。

分组讨论:每组一名幼儿将自己小组讨论中最“惊奇、大胆、浪漫”的情景,讲给大家听。

出示漫画原稿,感受漫画带来的惊喜与幽默。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景色怎么样?

讲述参考:父亲把儿子抬到了森林里(或公园里、牧场)。太阳出来了,儿子醒来一看吃惊极了:“咦,我是在梦中吗?”他看到了……,以为在做梦呢。爸爸躲在树后悄悄地笑了。

4.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假期到森林里玩正是儿子的心愿,这幅漫画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5.幼儿完整讲述漫画作品。

延伸活动

幼儿尝试用漫画的手法创作故事结尾。

教师:今天,小朋友通过自己的想像,编出了和画家不一样的故事,非常了不起!我们也来做个小画家,把你们编的故事画下来,好吗?给每个幼儿一张缺少背景的作业纸,幼儿创作漫画结尾。

父与子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父与子的亲情。

2、尝试用语言、声音、动作等表达对画面的理解。

3、初步感受漫画夸张、有趣的特点,喜欢看画面。

【活动准备】

1、课件《父与子》

2、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1、看"父与子"的图片,熟悉人物。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图片,请小朋友一起来看看。是谁?他们是什么关系?"

2、欣赏漫画一《射击》第一幅他们在干什么?你认为爸爸的枪法准不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让幼儿学一学爸爸射击的样子。

3、依次看漫画《射击》第二幅,第三幅,第四幅,启发幼儿开动脑筋,大胆的用动作语言,声音来表现对画面的理解。

4、欣赏漫画二《足球》第七幅看爸爸的头上怎么会有个包的?幼儿回答。

出示全部漫画〈足球〉,请幼儿观看欣赏并回答,爸爸头上的包是怎么来的。

提问:"为什么儿子会把爸爸的头当足球踢?""如果是你把爸爸头上踢了个大包,你会怎么做?""最后儿子和爸爸怎么了?"请幼儿再依次欣赏一遍。

5、表演漫画

1)集体表演请幼儿找一个好朋友,扮演爸爸和儿子,想一想,爸爸被踢了会说什么?儿子会说什么?会有什么样的声音和动作,请你们表演。

2)个别表演

3)表演给听课老师看。

活动延伸:

1、丰富幼儿对漫画知识的理解。

2、请幼儿回教室说一说,画一画自己和爸爸的好玩的事情,制作成漫画给大家欣赏。

父与子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接触幽默画,体会幽默画所蕴涵的趣味性。

2、在观察角色动态、表情,联想家庭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讲述自己对画面的理解与感受。

活动准备:

1、教师用书一份。

2、幼儿用书每组一份。

3、幼儿收集的各类装饰性材料、服装、道具。

活动过程:

一、观察角色形象,引起学习兴趣。

1、出示《父与子》幽默画,幼儿猜想角色形象。

2、幼儿观察《父与子》的角色形象,自由讲述。

二、自主阅读幽默画,拓展思维想象结果。

1、集体观察讲述第一组图“救火”。

2、自主观察讲述第二组图“做错好事”。

3、分析总结《父与子》的角色形象,感知幽默画的趣味性。

三、幼儿自主选择材料,打扮“父亲”形象。

父与子幼儿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一次课间,我发现几个小朋友凑在一起看一本儿童漫画书,那幽默风趣的画面不时把他们逗得开怀大笑。我想,既然孩子这么喜欢漫画,何不组织一次漫画欣赏活动呢?于是,我选择了德国漫画家卜劳恩的作品《父与子》中的几幅作品。因为,这些漫画形象夸张,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幽默诙谐且贴近孩子生活,很适合孩子欣赏。本活动通过看哑剧表演、欣赏漫画、表演漫画等环节不仅让幼儿在看看、演演、讲讲中初步了解漫画的特点,而且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表演能力。

活动目标

1.理解漫画作品内容,尝试运用语言讲述漫画内容。

2.提高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表演能力。

3.通过欣赏,初步了解漫画的特点,喜欢漫画。

活动准备

1.根据漫画排练一段哑剧。

2.道具:椅子、毛笔、小水桶、棍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小朋友们,有个小孩不小心把家里的镜子打坏了。他怕爸爸打,后来是怎么做的呢?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有趣的哑剧表演,名字叫《特殊的图画》。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这个小孩把镜子打坏了,想了个什么办法?

幼1:好像是他拿胶水把镜子给粘起来了。

幼2:好像是没怎么粘好,后来被爸爸发现了。

幼3:一开始,爸爸没发现,爸爸还在那儿高兴地照镜子呢。

幼4:最后,他爸爸发现了,追着要打他。

评析:本活动第一个环节请小朋友看哑剧表演。两个小朋友夸张的动作和表情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再请小朋友根据哑剧猜一猜他怕爸爸扫。想了个什么办法?一下子激起孩子说的欲望。同时也为孩子看漫画做了铺垫。

二、欣赏漫画《特殊的图画》

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漫画《特殊的图画》。

1.我们先来看看这个爸爸长得什么样子?(光头、胡子、胖胖的、穿着黑色西装马甲。)儿子呢?

2.今天这对父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现在先请小朋友来看看,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可以举手提出来。

3.谁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请幼儿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请其他幼儿帮助一起解决。)

幼1:我不明白第2幅图上那个小孩在干什么?

师:谁知道?

幼2:我想那个孩子心里很害怕,在哭呢。

师:有可能。哭能解决问题吗?后来他是怎么办的?

幼3:后来他拿胶水把镜子粘起来了。

师:你是从第几幅图看出来的?

幼3:我是从第3幅图看出来的。

师:再仔细看看后面的第4幅图,看看他是不是拿胶水把镜子粘起来了?

幼5:我看出来了,他用毛笔在镜子上画上了爸爸。

幼6:镜子不是打碎了吗?他怎么画的呢?

师:嗯,这个问题问得好,谁知道?

幼7:我认为他在镜子上贴上了一层纸?

幼8:不,我认为他把镜子靠在墙上,然后在墙上画了爸爸。

师:嗯,我认为你们两个说得都有道理。那你们还有问题要问吗?

幼9:第5幅图上,那个小孩干嘛不溜走,还在那儿看呀?

师:哎呀,这问题问得太有意思了,我记得我小时候犯了错误,怕挨打,会躲到一边去。那个小孩干嘛不溜走呀?

幼10:我认为他是想看看自己画的爸爸像不像。

幼11:我认为他是想看看爸爸会不会发现镜子已经坏了。

师:说得太好了。那爸爸最后发现了吗?爸爸从哪里发现镜子已经坏了?

幼12:我认为爸爸已经发现镜子坏了。

师:你是从第几幅图上看出来的?

幼12:我是从第6幅图上看出来的——那个爸爸戴的是领带,怎么镜子里是领结?

幼13:还有,爸爸转过来了,可是镜子里的爸爸还是那个样子。

师:这两个小朋友观察得非常仔细,我们为他们拍拍手。

评析:第二个环节欣赏漫画《特殊的图画》。孩子提问,由同伴来解答。教师接过幼儿的球再抛给幼儿)为了解答同伴的提问,他们倾听同伴的发言特别认真。就这样在一问一答间,孩子的思维碰出了火花。

4.请小朋友说说,哪幅图最好笑?为什么?

师:刚才,很多小朋友看图的时候在笑,你觉得哪幅图最好笑?为什么?

幼4:我觉得第5幅图最好笑。你看,爸爸照镜子的时候肚子挺得那么大!那个小孩儿手背在后面也很好笑。

师:我也觉得很好笑!我们一起来学学爸爸和儿子的动作。

幼6:我觉得第1幅图最好笑。你看,那个小孩舞棍子的样子多好玩。

幼7:我觉得第7幅图最好笑。那个爸爸眼睛瞪得那么大。

评析:“孩子是天生的幽默大师。”我请小朋友说说哪幅图最好笑。为什么?小朋友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们充分体会到漫画夸张、幽默的特点。

三、幼儿表演

师:现在老师请两个小朋友扮演这一对父子,把这个漫画表演出来。表演的时候,动作和脸上的表情要夸张些,说话声音也要响亮些。最好能让我们的观众笑起来,你的表演就算成功了。

(再请全体小朋友表演。)

评析:第三个环节请幼儿根据漫画表演)既使活动动静交替。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让孩子在笑声中体验到漫画的幽默风趣,也提高了他们的表演能力。

四、再欣赏几幅漫画

师:其实这对父子就是漫画家卜劳恩自己和他的儿子。他把在日常生活中和儿子之间发生的趣事画成了漫画《父与子》。我们刚才看到的就是其中的一幅,名字叫《特殊的图画》。今天我还带来了好几幅漫画,我们一起来看看。

1.欣赏漫画《会移动的箱子》、《射击》。

师:请小朋友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幅漫画,为什么?

2.欣赏漫画《处理纠纷》。

师:看了这些漫画以后,你觉得这些漫画里谁做的不对?为什么?

幼1:我认为这个孩子不对,因为他们两个人不该告诉爸爸。

师:应该怎么办呢?

幼1:应该自己解决。

师:说得很有道理。这些漫画里还有谁做的不对?为什么?

幼2:我认为两个爸爸不对,因为事情没弄清楚,他们就打起架来。

师:你的意思是说等事情弄清楚了再打架?你们有不同的想法吗?

幼3:我认为两个爸爸不该打架,有什么事应该好好商量。

师:嗯,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大人教育孩子不打架,自己要做好榜样。

总结:我们今天看的这些漫画很有意思:有的漫画滑稽好笑,有的漫画还让我们在笑声中明白了道理呢。

评析:第四个环节让幼儿再欣赏几幅漫画。这样开阔了小朋友们的视野。也让他们进一步体验到漫画的特点。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谈谈和爸爸之间发生的趣事,并把这些趣事画成漫画。

评析:孩子谈论的内容来源于生活,他们有话可说。同时欣赏了漫画后,他们在创作趣事时也很自然地运用了夸张幽默的手法。

父与子幼儿园教案 篇6

活动准备

《父与子》系列漫画,“照镜子”多媒体课件或大图书。

活动目标

在猜测中想象出乎意料的结局。

阅读漫画作品“照镜子”,体验漫画故事的诙谐有趣。

活动过程

一、忆趣激趣

1.出示《父与子》封面画:认识他们吗?

2.还记得在“父与子”身上发生过什么有趣的故事吗?

3.幼儿回忆曾经看过的《父与子》漫画内容。

二、设疑引思

今天这对父子俩会遇到什么事情?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音响效果“敲碎镜子的声音”,发生了什么事情?

2.观察画面(1),’产生联想:一天,儿子刚准备打曲棍球,没想到把爸爸心爱的镜子打碎了,爸爸要打儿子的屁股了。

三、推波助澜

1.议论:儿子该怎么办呢?

2.观察画面(2):现在儿子在干什么?为什么要把镜子全打掉?他想出了什么妙招?

3.观察画面(3):儿子究竟想出什么好办法?为什么要画爸爸?儿子画完爸爸的像以后觉得怎样?他在干什么?

四、真相大白

1.爸爸果然不出儿子所料,回家就来照镜子。

2.观察画面(4):儿子的妙计有没有被爸爸识破呢?怎么会识破的?

3.学学爸爸面对镜中人物从不经意到大吃一惊到火冒三丈的表情变化。

五、联想

1.这个毛手毛脚的儿子又闯祸了。他还自作聪明地想了个办法,以为万无一失,没想到一下子就露了馅。

2.如果你是儿子,你有什么让爸爸没法猜到的办法吗?

父与子幼儿园教案 篇7

【自学指导】

1.感悟心理、语言、动作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把握人物形象。

2.通过自读与讨论结合法,进一步感受、理解本文的思想感情。

3.理解课文中父子之间的爱和信任所产生的神奇力量。

【正音正字】找几个陌生汉字注音,记住每个字的书写要点。

【积累词语】找出文章中的成语和好词语,并认真抄写几遍。

【朗读课文】

【课文简析】

课文讲述了美国洛衫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抱着坚定的信念,冒着危险,不顾别人的劝阻,历经艰辛,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及其同伴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情。

课文先写在地震的混乱中,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急切地冲向儿子的.学校。尽管学校已成废墟,他还是坚定地向儿子的教室走去。接着写他不顾别人的劝阻,也不怕别人误解,坚持挖掘,营救自己的儿子。最后经过38小时不停的奋斗,他的儿子和另外13个同学获救。

第1、2段,写出大地震的严重后果是:一伤害人数众多;二建筑破坏严重。其作用是:为下文挖掘的困难和危险作铺垫。

文章中最能体现父亲绝望悲伤的话是:“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

“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写出父亲眼看学校已经变成废墟,一时感到悲伤与绝望。

父亲反复问别人“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表明父亲渴望帮助,迫切希望别人能帮助自己,抓紧时间,尽快救出儿子。三次出现这句话,突出了父亲在帮助无望的情况下,继续孤军奋战,更显出父爱的可贵。

人们叹息地摇头走开而没有帮助他一起挖掘的原因是:①人们认为孩子已经死了。②挖掘废墟很危险,不必做无谓的牺牲。③人们认为这位父亲因为丧子而精神失常了。

作者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而要写“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是为了突出时间的延续,突出挖掘时间长久、挖掘比较艰难,给人以紧迫感和危机感,更能体现父亲坚强的信念、顽强的毅力,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执著的爱、为救儿子克服的巨大困难。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三次出现在课文中。三次时间不同,意义也不完全相同。第一次,父亲悲伤、绝望时想起这句话,促使他下决心采取救援行动,非常坚定地要履行诺言,抢救儿子。第二次,是在救援行动有望时,儿子告诉父亲:这句话成为他身处绝境时的精神支柱,帮助他勇敢面对困境和死亡,表现了儿子对父亲的绝对信任,并且以此鼓励同学。第三次,面对死亡的威胁,儿子勇敢地决定让同学先脱离绝境,说明这句话对儿子的为人处世有深远影响,表现了父爱的力量非常伟大。 )

文章中与“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我’”这句话呼应的语句和情节是面对人们多次劝阻,父亲毫不动摇,“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到处是血迹。”

首尾两段,在表达上有特殊作用。首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地震造成的巨大损失,为故事的展开提供了大背景,突出了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末段,“巨大灾难”与首段呼应,同时通过父子“紧紧拥抱在一起”再次突出文章中心:父子深情,是产生奇迹的力量源泉。

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要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二是通过分析人物心理,语言和动作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

【思维训练】(根据自己情况,至少选做六题)

1.成语接龙:①欢声笑语;②无济于事。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

3.第1、2段,写出大地震的严重后果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4.文章中哪句话最能体现父亲的绝望悲伤?

5.如何理解“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

6.父亲反复问别人“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从中你能感到父亲当时怎样的内心?三次出现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7.人们为什么都叹息地摇头走开而没有帮助他一起挖掘?

8.从课文中找出表现人物情感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并作适当分析。

9.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而要写“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

10.如何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11.文章中哪些语句和情节与“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我’”这句话呼应?

12.首尾两段,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朗读课文】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

3.预习《爸爸的花儿落了》。

父与子幼儿园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在学习看图讲述方法技巧之前的初步自我讲述,往往更像一个个画面内容简介,缺乏生动性、丰富性和立体性。但大班的孩子有了强烈的交流、讲述欲望,他们喜欢和身边的人分享、谈论自己看到的图画内容,有学习讲述技巧的强烈内部动因。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目的在于以漫画《父与子》系列漫画中的《以为着火了》为载体,帮助幼儿学习看图讲述技巧和方法。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可以充分发现、发挥,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漫画的幽默、诙谐,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愉快地与同伴分享。

2、能仔细观察漫画中的细节,根据漫画提供的线索合理的想象漫画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和想象力。

3、能看懂漫画的情节,并在符号标记的提示下尝试全面地讲述漫画内容。

活动重点

细致观察、加入人物心理活动讲述这两种方法的理解和熟练运用。

活动准备

1、布置漫画展览

2、漫画《以为着火了》

3、讲述要素图标各一个、信封一个、合格和优秀学员证书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漫画感受简洁、幽默的特征

1、参观“父与子”漫画展览。(播放轻音乐,幼儿走进活动室,在“漫画墙”前面自由欣赏漫画。)

教师语言激发兴趣:我听说今天幼儿园有一个特别有趣的漫画展览,小朋友想去看看吗?参观画展时可以小声交谈,但要做到不大声喧哗、爱护作品,参观完之后一定告诉大家你有什么感受。

2、通过观察讨论,了解什么是漫画。

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看漫画吗?看的时候有什么感受?漫画有什么特点?

小结:原来漫画就是这种画面简单易懂,特别有趣、幽默,或者能说明一定道理的图画。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为幼儿营造真实的漫画展览情境,让幼儿初步感受漫画这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在情境中自由表达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引起他们讲述的兴趣和愿望。)

二、教师宣读来信,激发幼儿讲述兴趣。

教师宣读美术展览馆馆长的来信(来信内容是馆长委托教师培训一批漫画解说员),分三组比赛,讲清奖励和评选漫画解说员的规则

(此环节中通过宣读馆长的来信,为幼儿营造一个漫画解说员培训的真实情境,顺理成章地引入竞争机制和相应的规则,既增强了情节性,又起到了激励作用。使幼儿的学习活动更加主动和积极。)

三、师幼共同阅读漫画《以为着火了》,学习讲述四要素

1、出示漫画《以为着火了》前三幅图,请幼儿自己说说看图时怎样分辨顺序及讲述漫画故事的要求有哪些?

教师提问:我们怎样才能知道看漫画的顺序呢?(按照数字提示)

教师小结:我们按照数字的顺序去看漫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故事的情节。

教师提问:作为一名漫画解说员,小朋友你认为我们要讲清楚哪些内容才能把漫画中的故事向别人讲解清楚呢?(根据幼儿回答在黑板上贴上相应的图片标志。)请你试着讲一讲。

(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讲述经验,只是不具体、不系统,幼儿的表达过程也是自己梳理已有经验的过程。此环节先是引导幼儿主动探讨讲述的基本技巧,然后教师借助图标把幼儿的理解加以规范和强化,使幼儿的已有经验得以巩固。)

2、根据幼儿回答情况进行补充提问,总结出叙事性讲述四要素。

如:“如果我们要向别人讲清楚这幅漫画中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可以怎么说?”“如果我们要向别人讲清楚这幅漫画中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可以怎么说?“如果我们要向别人讲清楚这幅漫画说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可以怎么说?”“如果我们要向别人讲清楚这幅漫画中的故事到底是一件什么事,可以怎么说?”

教师小结:也就是说我们要想把漫画中的故事讲清楚,就要讲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发展过程。

(此环节通过相应的补充提问,在讲述运用中加深对四要素的理解。讲述过程中要鼓励幼儿发散性思维,创造性讲述。)

3、请幼儿尝试讲述,要求说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发展过程。讲述后幼儿互相评价。

(此环节通过帮助幼儿总结提炼,并尝试应用讲述的四要素,旨在帮助幼儿进一步梳理已有的、零散的讲述经验,并引导幼儿练习达到能够熟练使用讲述的基本技巧。)

四、学习细致观察画面和加入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1、借助眼睛标志学习细致观察画面然后看图讲述的方法。

教师(出示第一幅图):怎样才能把图画上的故事讲得更加生动、更加精彩呢?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两样神奇的讲述法宝,请大家一起把第一种法宝请出来吧(出示眼睛图片)。原来第一件法宝就是我们敏锐、明亮的眼睛,它可以让我们把画面上的内容观察仔细、全面。用上我们的慧眼来仔细观察第一幅图,小朋友为什么背着书包啊?这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可能是……?小朋友的表情是……?窗子里冒出的烟是什么样的?经过小朋友一双双慧眼仔细地观察,我们的讲述就更加生动全面了,法宝用处可真大。

(此环节引入更高层次的讲述技巧,通过卡通形象的眼睛图标提示和问题引导,让幼儿直观的明白怎样细致观察。并鼓励幼儿使用生动形象的词语进行描述。教师恰当留白,让幼儿有更多想象表达的空间。)

2、在细致观察第一幅图的基础上,学会看图讲述时加入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教师:请大家一起把第二种法宝请出来(出示思考图片)。我们现在来试试这个法宝灵不灵。把它放在小朋友身边,小朋友心里想……?

小结:原来我们把图画上人物心里是怎么想的讲出来,就能让我们讲的故事更生动。

(大班幼儿想象力丰富,完全能够给画面中的人物加入丰富的心理活动。这一环节只是给幼儿以启发,让幼儿有生动讲述的意识。)

3、用第二、三幅图巩固练习生动讲述的方法。

教师:请小朋友用上这两种法宝,把第二幅图讲一讲。

提示:窗子里冒出的烟有什么变化?小朋友的动作是什么样?他心里怎么想的?

小结:我们如果能在看图讲述时细致观察,再把他们心里怎样想的都讲清楚,无论什么画面,大家都能讲得很精彩,我们来讲讲第三幅图试一试。

(幼儿有了图标的提示,多数幼儿能够讲述全面、具体、生动。相比本次活动前的水平,会有明显提升。因此,教师应及时正面评价,帮助幼儿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4、引导幼儿大胆想象故事结局,鼓励幼儿完整讲出不同风格、不同结局的漫画故事。

教师:故事的结局会是怎样呢?请你大胆想象一下,给大家讲述一个完整、生动的故事吧。

(漫画结局极富有戏剧性,因此,鼓励幼儿讲出不同结局是培养幼儿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5、出示《以为着火了》全图,请幼儿同伴间互相完整讲述。

教师:故事的结局真的是这样吗?仔细看图,请小朋友给身边的好朋友完整讲述一下这幅漫画,记得用上我们讲述四要素和两样法宝哦。

五、每人一幅父与子的漫画,同伴间自由讲述

教师:学会了讲述的方法,所有的漫画我们都可以讲解得全面、生动、精彩,现在就给每人一幅漫画,大家来做实习讲解员,把你的漫画讲解给同伴听一听。

(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幼儿学以致用,将学到的讲述方法和技巧应用于任何一幅图,在同伴的互相交流中巩固所学。)

六、为合格和优秀漫画解说员颁发证书

教师小结: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的这些漫画是选自漫画书《父与子》,它是德国著名的漫画家卜劳恩爷爷画的,卜劳恩爷爷很爱自己的儿子,常常把他们父子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画下来。小朋友可以继续和小伙伴一起到语言区看父与子漫画展,把里面的故事讲一讲。

延伸活动

区角投放《父与子》漫画集,请幼儿继续欣赏讲述。

活动反思

一、形象的图标提示

幼儿从画面简介到全面、精彩讲述之间需要一座桥梁,在讲述活动中我为幼儿搭起的桥梁就是标记图。除了代表叙述性讲述四要素的的四个图标外,我采用了大眼睛和想的云朵图标这两种标记来提示幼儿进行细节观察,有了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故事的讲述才能更加生动。

二、精心创设语言运用情境

《纲要》中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因此,创设情境也是我达成目标的主要措施。从一开始的参观漫画展览到后来的培训会,一直是我精心为孩子们创设的情境。目的就是让幼儿在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中激起谈话和讲述的欲望,在应用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三、不足与改进

对幼儿的讲述水平发展差异没有重视,活动设计在不同梯度幼儿之间缺少不同梯度的难度要求,没能使不同水平的幼儿获得最大的成功体验。

父与子幼儿园教案 篇9

目标:

1、能看懂漫画的情节并大胆讲述。

2、初步感知漫画的幽默、诙谐,喜欢看漫画。

3、在感知漫画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准备:

布置漫画展览,《父与子》的漫画图片若于,漫画《救火》《足球》《钉子》《汽车》的大图片各一幅。

过程:

一、欣赏漫画感受简洁、幽默的特征。

1、参观漫画展览。

2、通过观察讨论,了解什么是漫画。

二、师幼共同阅读漫画,初步学习阅读漫画的方法,体验漫画有趣的特点。

1、教师逐一出示漫画《救火》的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2、通过教师提问引发幼儿想象,并大胆讲述,初步掌握阅读漫画的方法。

问题:

(1)、儿子放学回到家看到了什么?

(2)、儿子转身跑去干什么了?

(3)、儿子用什么办法灭火的?

(4)、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3、通过分析结局,进一步感受漫画幽默、有趣的特点。

三、幼儿分组自主阅读漫画,尝试根据画面大胆讲述,

1、幼儿两人一组阅读漫画。

2、教师分组指导,倾听并帮助幼儿阅读。

运用质疑的方法引导幼儿在对图片细节的观察中加深对漫画的理解。

3、鼓励幼儿根据画面情节大胆讲述。

四、幼儿再次欣赏漫画展,体验漫画带给自己的快乐。

1、幼儿再次欣赏漫画展。

2、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漫画进行讲述,与同伴分享快乐。

第一部分:初步感受漫画简洁、幽默的特征。

我通过参观漫画展览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参观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漫画幽默,有趣的特点,对漫画形成初步的概念。

第二部分:通过师幼共同阅读漫画,初步体验漫画有趣的特点,并初步掌握阅读漫画的方法。

让幼儿了解漫画特点有一定难度。在活动中,我没有空洞地将一些抽象的词汇灌输给孩子们听,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和让幼儿欣赏一幅有代表性的漫画作品《着火了》,把漫画诙谐、幽默的特点有机渗透在活动中,使幼儿自己从中体会出来。通过教师的提问引发幼儿的想象,学习阅读漫画的方法。再通过对漫画结局的分析,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漫画的幽默、有趣。

第三部分:通过自主阅读,尝试根据画面大胆想象并进行讲述。

在这里我特别采用了幼儿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幼儿有意识地倾听,分享其他幼儿带来的大胆想象。让幼儿两人一组阅读漫画,是想通过幼儿之间的互助学习,让幼儿帮助幼儿解决阅读中的困难,加深对漫画的理解,并且大胆进行讲述。

第四部分:幼儿自主讲述,享受漫画带给自己的快乐。

通过再次参观漫画展,幼儿可自选喜爱的漫画进行讲述,在巩固阅读的方法的同时,享受漫画带给自己的快乐并与同伴分享。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自主阅读,自由讲述,使幼儿在与同伴的交流中想说、敢说、愿意说。

反思

这节语言活动,老师能大胆采用漫画这个主题开展教学活动,给予了教师新的视野。在我们的身边其实可以挖掘出很多富有教育价值的东西,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创新的精神。这节活动我们分别在不同幼儿园对不同班级的孩子组织进行教学。从效果看,师幼互动这点做的很好,课堂氛围好,孩子在老师引导下,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孩子们都被一幅幅有趣的漫画所吸引,说明选材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分组讨论中,我们有意识安排两人一张漫画,这样促使孩子之间有交流,给幼儿充分创造了说的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我想孩子们通过这样的活动,会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增加阅读兴趣。

活动后引发我对教学的第二个环节进行了反思:教师在引导孩子掌握阅读漫画的方法上,是单幅出示好还是整幅出示好呢?看到孩子语言表达水平不一样,针对能力强的孩子,我们完全可以采用整幅漫画出示的方法,因为孩子已会连续阅读的方法,教师可以为孩子充分提供自主阅读的空间,遇到问题是教师及时给予帮助,问问他们“看懂了吗?你认为什么地方最有趣?”鼓励每位幼儿大胆的说,这样效果会更好。由此我在想教学活动应根据孩子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应建立在充分了解孩子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使每一位孩子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在这里我提一点我的浅见,我觉得这既然是一节语言活动,能不能在目标中再提到一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在对漫画感兴趣的基础上,完整的讲述漫画。这样是不是能够更好的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啊,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把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溶入到其他的语言教学中,甚至于其他领域当中是不是会有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感谢静静的风提出的建议,在这里我想提出一点我的想法:由于幼儿是首次接触漫画这种艺术形式,对漫画的特点还不太熟悉,因此我从培养兴趣入手,先让幼儿感受漫画的诙谐、幽默的特点,引导幼儿先看懂漫画,在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再进行讲述。如果把理解和讲述放在一个活动来完成,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似乎有点难了,所以你的建议可以放在后面的活动来完成。不知你的意见如何,希望我们可以在此方面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