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小班幼师教案(通用17篇)

幼儿园小班幼师教案(通用17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79W 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班幼师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幼师教案(通用17篇)

幼儿园小班幼师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吃各种食物(果冻、鱼、热汤、水果等)时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2.明白吃饭时不狼吞虎咽,细嚼慢咽才有利于健康。

教学准备

1.各种零食和饭菜的图片或包装袋。

2.幼儿用书。

3.一张有关进食不当造成事故的新闻报纸。

教学过程

1.教师经过与幼儿谈话,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零食是我们小朋友爱吃的东西,你们都吃过哪些零食呢

(2)幼儿回答。教师在黑板上依次写出幼儿讲到的食物名称。

(3)教师:除了零食以外,我们还要吃饭菜,你们吃过的饭菜都有哪些呢

(4)幼儿回答。教师出示相关的图片。

2.引导幼儿了解进食时可能遇到的危险。

(1)教师:饭菜可口、零食好吃,但如果我们在吃东西的时候不注意,也会发生危险哦!

(2)教师朗读有关报纸新闻,如幼儿吸食果冻造成窒息死亡;幼儿中午口中含饭睡觉造成窒息死亡;等等。

3、让幼儿发现由于进食不当所产生的危险。

(1)教师:在黑板上的这些图片中,你觉得我们在吃哪些东西时要注意呢为什么

(2)幼儿思考后说出自我的想法。

(3)教师小结:吃饭时不裹饭;鱼有刺时要慢慢吃,防止被鱼刺卡到;汤太烫了就等一会再喝;等等。只要我们在吃饭的时候慢慢吃,多加注意,就不会发生这些危险。

4.幼儿看书,进一步了解进食时要注意的安全。

(1)教师:请打开书,看看书上提醒我们在进食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2)幼儿看书回答。教师小结:细细滑滑的食物要一小口,一小口咬碎以后再咽下;我们吃水果时要及时吐核;吃有刺的食物时要慢慢吃;过热的食物要等到稍凉以后再吃。

5.引导幼儿了解进食时的卫生保健知识。

(1)教师:刚才我们讲了吃东西时要注意的安全事项,那你们明白要养成哪些卫生习惯才让我们吃得更健康吗

(2)教师讲述两种不一样的情景让幼儿做选择。如在吃饭时,是一边说话,一边吃饭好还是安静地吃饭好呢吃饭时狼吞虎咽好还是细嚼慢咽好呢等等。

幼儿园小班幼师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熟悉小动物的叫声,能完整地念儿歌。

2、懂得和朋友见面时要有礼貌。

3、体验和好朋友一起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你好》音乐、课件图片:小鸡、小猫、小狗、小朋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天气真好!老师请了好多小动物跟小朋友一起来跟我们小朋友玩。

二、学习儿歌《见面歌》

动物园到了,我们找个地方坐下来吧!动物园里有很多的动物,看,都有谁来了?

1、出示小鸡图片

提问:有几只小鸡呀?(两只)两只小鸡见面时该怎么问好呢?它们是怎么叫的?

小鸡小鸡见了面,叽叽叽,叽叽叽;

2、出示小猫图片

小鸡真有礼貌,我们再看看还有谁来啦?让我们用掌声把它请出来吧!

提问:小猫有几只呢?(三只)小猫又是怎么叫的呢?

小猫小猫见了面,喵喵喵,喵喵喵;

3、出示小狗图片

提问:还有一个小动物也想来,你们猜猜会是谁呢?(小狗)我们一起数数有几只小狗?小狗见面时又该说些什么呢?

小狗小狗见了面,汪汪汪,汪汪汪;

4、小动物们真有礼貌,我们小朋友也要学一学它。小朋友见面时该说些什么呢?

朋友朋友见了面,笑哈哈,笑哈哈!

小动物和小朋友都很有礼貌,都会打招呼,老师还给它们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名字叫《见面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不好?

5、完整欣赏儿歌《见面歌》(教师示范朗读)

6、幼儿学念儿歌

7、分角色念

8、思维扩展

动物园里除了有小鸡、小猫、小狗,还会有哪些动物呢?它们见面时又会怎样打招呼呢?(引导幼儿说出其他动物的叫声)参考《动物图片》

三、结束部分

今天玩的真开心,让我们开着火车回家吧!

幼儿园小班幼师教案 篇3

课程目标

1.通过学习,幼儿能了解常见动物耳朵的特征。

2.能够完整朗诵儿歌,并理解儿歌内容。

3.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爱护耳朵的情感。

课程准备

1.PPT课件

2.小动物耳朵图片(兔、马、象、猫、猴、狗)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教师播放不同的声音,让幼儿通过聆听来分辨

师“听听这是什么声音?(鸟叫)

你是用什么知道的呢?(耳朵听到的)

我们的小耳朵作用可真大,现在请小朋友相互看看同伴的耳朵长什么样?

通过耳朵引出活动主题

(二)活动展开

1.教师出示各种耳朵的图片,让幼儿观察

(出示兔耳朵)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这是哪个小动物的耳朵?长什么样子?幼儿观察兔的耳朵有什么特征。(长长的)

(接着出示马耳朵)马的耳朵(短短的),大象的耳朵(大大的),猴的耳朵(圆圆的),小猫的耳朵(尖尖的)谁的耳朵听的灵,听的远。狗的耳朵(耳朵灵,听得远)

2.教师朗诵儿歌,使幼儿整体感知儿歌

(1)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关于耳朵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教师朗诵儿歌

(3)师幼共念儿歌边拍手打节奏边念儿歌

3.游戏:我来提问,你来回答。

(1)老师念儿歌的前一句,小朋友念后面的一句。

(2)出示动物图片,请幼儿扮演小动物,部分幼儿提问,部分幼儿回答。

(三)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除了儿歌里面的小动物,还有许多其它的小动物,他们的耳朵也很有特点,你们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把它们的耳朵也编进我们的儿歌里面,把小兔子、小猴子换成小熊、小毛驴

动物的耳朵和我们小朋友的耳朵都非常的重要,可以帮助我们听到好听的声音,还很好看。我们一定要保护自己的耳朵哦!

课程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兴趣,我将儿歌的学习以游戏的形式开展,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游戏学习,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是比较快乐和开心的。在节奏感上面,我们通过拍手的方式来感受儿歌的节奏。幼儿也能够跟着老师一起拍手学习。结尾部分,由于小班课程时间的要求,没有进行儿歌的创编,可以进行二次活动,尝试增加创编环节。通过本次活动我觉得儿歌中的一些耳朵的特点对于幼儿来说是没有太多难度的,所以可以在幼儿学会说整个儿歌的基础上,再提供一些动物耳朵的图片,让幼儿自己说说这些动物耳朵的特点,并学着用儿歌里的话说一说,进行儿歌创编。这样不但能巩固幼儿已学得的知识,还能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幼儿园小班幼师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使幼儿熟练掌握双脚蹦跳步、单脚蹦跳步、踵趾小跑步(以下简称“三个舞步”)。

2、培养幼儿创编舞蹈的兴趣及自觉遵守游戏规则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拟人化的跳跳糖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2、实物跳跳糖若干,玩具电话一部。

3、在活动室一端画一张“巨人”张大的嘴巴。

4、已学过歌曲《跳跳糖》。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跳跳糖》,引出主题。

师:你们吃过跳跳糖吗?(吃过)谁来说说,你吃过以后感觉怎样?(甜甜地、酸酸地、还会跳……)。还记得咱们学过一首《跳跳糖》的歌曲吗?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二、学跳三个舞步。

师:你们唱得都很好听,那你们愿意来学一学跳跳糖吗?我们边唱歌边

来学学跳跳糖是怎样跳的。(随音乐任意跳)

师:都跳得不错,刚才老师发现ХΧ小朋友是这么跳的,(双脚蹦跳步),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学跳)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双脚蹦跳步,跳的时候要轻轻的,两只脚一起往上跳,脚尖先着地。(幼儿学跳),你们学的真快,咱们把这个舞步放进歌曲里来跳跳,(边哼边跳两遍)。

师:还有哪个小朋友跳得不一样的,(幼儿上台跳)噢,他是把一只脚提起来跳的,也来帮它取个名字(幼儿自己起名)大家一起来学一下,(边学便提要求:一只脚提起,另一只脚轻轻跳起,也是脚尖先着地)咱们也把它放进歌曲里来跳跳吧!(边哼边跳两遍)(可把双脚蹦跳步与单脚蹦跳步和跳一遍)。

师:老师这里也有个好看的步子,(踵趾小跑步)它的名字叫踵趾小跑步,我跳得好看吗?那我刚才是怎样跳的呢?(幼儿回答)(讲解:前一步后一步再跳三下,动作要轻,慢慢得跳)放进歌曲里来跳跳吧。(边哼边跳两遍)。

师:如果把刚才我们跳的三个步子都放在歌曲里表演一下一定很漂亮,先让老师来试一试,你们帮我拍手唱歌,请你们看看我是怎么跳得?(提醒幼儿注意欣赏舞蹈,哪句跳什么动作)我表演得好不好?(开头部分可拍手,从双脚蹦跳步到单脚蹦跳步到踵趾小跑步)你们想来试试吗?(与幼儿一起表演三遍,提醒幼儿边唱边跳,步子要轻)

师:开动你的小脑筋,加上你的手的动作,跳得就更棒了。(幼儿随意加上手的动作)别忘了,跳跳糖吃到最后会怎样?(融化)请你来做做融化的动作,真象。现在,我们把这些动作都加上来表演,相信大家都会表演得很漂亮。(提醒幼儿找个空的地方表演,边唱边跳,注意自己的表情)。

三、游戏。

1、(给幼儿一个惊喜)师:听,什么声音?(电话响起,师接电话)你们知道吗,刚才“巨人”先生打来电话,他说用望远镜看到我们小朋友跳得很好看,想邀请我们到它的嘴巴里去跳,你们愿意吗?那我们就来打扮一下,我呢,就打扮成跳跳糖姐姐,你们就打扮成跳跳糖弟弟和妹妹。(挂好胸饰出发)。

2、师:哇,“巨人”的嘴巴好大呀,在它嘴巴里跳舞一定很好看,你们准备好了吗?(表演一遍)(对幼儿的舞步进行指导,表扬有节奏的幼儿)(根据时间长短,可分男女表演)

四、听音乐,结束活动。

师:“巨人”说,你们表演的都很棒,大家都累了,我们一起来放松放松,回家休息休息吧。(听着音乐做放松运动,结束活动)

幼儿园小班幼师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幼儿节奏活动故事化、游戏化教学是音乐教学新的尝试,在节奏教学活动中,正确、有效地采取故事化、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将教学与故事、游戏有机整合,其实质是指在教师教、幼儿学的共同活动中,尊重幼儿,发挥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自主性。本次音乐游戏活动,我为孩子们创设了《猫和老鼠》的故事情境,通过“小老鼠拿回香肠”的情节设计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轻松听辨音乐中乐句的开始和停顿。活动中,通过图谱辅助、游戏体验、动作创编等环节设计,让孩子们自然融入音乐情境,轻松理解音乐结构,充分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借助“猫和老鼠”的故事情境和图谱,感知音乐的结构和特色。

2、在音乐游戏中听辨音乐中乐句的开始和停顿,并用不同造型表现出来。

3、能积极投入游戏活动中大胆表现,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有过猫和老鼠的故事经验。

物质准备:《爆米花》音乐、图谱、老鼠和猫的头饰、香肠若干。

活动重难点

在音乐游戏中听辨音乐中乐句的开始和停顿,并用不同造型表现出来。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活动兴趣。

1、“孩子们,我们最爱吃的香肠被那只总爱欺负别人的老猫抢走了,这可怎么办啊?”

2、讲述故事:“那天,老猫在家里走来走去看着那些香肠,我呢就偷偷的跟在它的后面,老猫走,我也走,老猫一转身,我一动也不动。老猫走,我也走,老猫一转身,我一动也不动。走走走走停,走走走走停,终于看见我的香肠啦,我跑呀跑呀,拿起香肠迅速的跑回了家。”

“你们愿意帮助拿回剩下的香肠吗?”

二、图谱辅助,理解音乐节奏。

1、借助图谱辅助,完整倾听音乐。

“有一段音乐讲的就是小老鼠拿回香肠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借助图谱辅助,表现音乐节奏。

“小老鼠到老猫家一定要先学好本领,快让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吧。”

三、情境游戏,表现音乐节奏。

1、跟随音乐游戏。

“让我们准备出发吧,去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2、创编情境动作。

“小老鼠的本领越来越大了,他还会变造型呢,变变变,试一下吧!”

四、结束活动,体验活动乐趣。

“小老鼠们你们真能干,把香肠都拿回来了,真是令人高兴,让我们开个庆祝舞会吧!”

幼儿园小班幼师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桔黄色,并初步学会按一定方向涂色。

2、培养幼儿大胆绘画的能力,激发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图片-菠萝

2、涂色-菠萝轮廓线的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猜谜语,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以神秘的口吻:

满身长满鱼鳞,头像公鸡尾巴。

说来不是动物,水果店里见它。

请小朋友猜猜这是什么呢?

(谜底:菠萝)

2.教师:今天我们来画菠萝好吗?

二、展开

1.感知菠萝的颜色

课件播放:

引导幼儿观察:这些菠萝都是什么颜色?(桔黄色)

2.学习涂色菠萝

(1)教师讲解示范涂色的方法

认识橘黄色

这只油画棒是什么颜色的?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用桔黄色的油画棒给菠萝穿上漂亮的衣服。

重点讲解起笔和止笔的位置、按一定方向涂色,

(2)提醒幼儿涂色时保持安静,自己独立作业。

(3)图片欣赏-菠萝,激起幼儿的涂色期望。

3.布置涂色任务,提出要求:

涂色时身体坐正,

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住画笔,左手按住作业纸,

按一定方向仔细涂色,

比比谁给菠萝穿的衣服最漂亮。

4.幼儿开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纠正幼儿的绘画姿势,鼓励幼儿仔细大胆涂色,不把颜色涂到线外去,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5.展示幼儿作品,进行讲评,

对涂色均匀完整的作品展示鼓励。

三、结束

展出幼儿全部作品,请幼儿观赏。

幼儿园小班幼师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够站在蚂蚁的角度猜测、分析画面,体验小蚂蚁的心理历程。

2.认真观察画面,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具学具准备:图片四幅“恐惧”、“疑惑”、“好奇”、“惊愕”的表情图,讲述材料两幼儿一套。

2.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初步了解妈蚁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

教师逐图展示,引导幼儿进行猜测。

图1:引导幼儿充分观察,从蚂蚁的角度猜测、分析、推理三只蚂蚁看到的是什么东西。

图2:猜猜三只蚂蚁分别在想什么?

图3: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形态、表情,体验妈蚁既好奇又恐惧的复杂情绪,让幼儿猜猜这个黑色物体有可能是什么东西。

图4:体验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连贯讲述。师幼共同完整连贯地讲述蚂蚁探究的过程,让幼儿充分体验小蚂蚁“疑惑一好奇一惊愕”的心理历程,教师配以相应的表情图以帮助幼儿理解该词汇的含义。

幼儿两两结伴,共同利用手中的材料进行讲述。

活动渗透

美术活动:画蚂蚁。

音乐活动:歌曲欣赏《蚂蚁搬豆》。

健康领域的活动:笑比哭好。

情境渗透:

班级区角活动中,引导幼儿借助指偶边讲述边表演,鼓励幼儿大胆创编。

开展“笑话分享”活动,在愉快情绪中引导幼儿形成积极乐观的良好个性。

家庭渗透:

建议家长平时多让幼儿欣赏一些适合幼儿阅读的笑话。

活动分析

看图讲述的基础是认真观察图片,发现图片细节中隐藏的情节线索。因此,在活动中,教师逐图展示,一一提问,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掌握小蚂蚁疑惑、好奇、惊愕的心理历程并加以体会,逐步获得独立构思和完整连贯表述的语言经验,然后才能有话可讲。

看图讲述活动对幼儿的观察、思维、记忆、想象等方面的能力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实施指导

活动重点:能够连贯讲述画面内容。

活动难点:能从蚂蚁的角度思考问题,大胆讲述。

活动拓展:

在幼儿园的“小小广播站”中进行笑话分享活动。

哑剧表演。

游戏“表情变变变”。师幼互动,猜测产生各种表情的原因。

注意事项

教师注意多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幼儿进行讲述。

教师要多为幼儿创设宽松的语言环境。

幼儿园小班幼师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认真观察图片,能够运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图意,并讲出排图的理由。

能够想出不同的方法帮助小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学习与同伴合作排图和口头交流。丰富词汇:“一次又一次”“浮”。

知道帮助别人是值得赞扬和学习的行为。

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准备:小图片、排序板(幼儿两人一组)、大图片一份,排序板一块。

字卡(“―次又一次”“浮”“小鸡”“小鸭”“和’’“救”)。

歌曲磁带《小鸡和小鸭》。

录音机。

请一名大班幼儿扮小鸡。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知道小鸭会游泳。

活动过程

教师播放歌曲《小鸡和小鸭》,导人活动。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小鸡”手拿图片上场)

幼儿:小朋友好,我是小鸡,昨天我和小鸭到草地上玩,突然发生了一件事,你们想知道吗?请你们认真看看我的画就知道了。

(递上图片,“小鸡”退场)观察讲述图片,并学习排图。

教师出示图2:

你们看到了什么?小鸭发生了什么事?请小朋友想一想有什么办法救小鸭呢?

(鼓励幼儿想出各种办法〉

教师出示图3:

小鸡用了什么办法救小鸭呢?(出示字卡,丰富词汇:“一次又一次” “浮”)

你们喜欢小鸡吗?为什么?

(教育幼儿向小鸡学习,做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幼儿排图。

教师:小朋友,这两张图片哪张排在前面,哪张排在后面?请你和好朋友把图片排一排,并想一想为什么这样排?

(幼儿排图,教师巡回指导)

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排图并讲述。

教师出示图1:小朋友,想想这幅图应排在另两张图片的什么地方呢?请你们在排序板上将三张图片排序。(幼儿边排序边讲述,教师巡回指导)

让个别排序不同的幼儿说出理由,并完整讲述图意。

活动渗透

音乐活动:歌表演《小鸡和小鸭》。

社会领域的活动:进行相关的品德教育。

情境渗透::将与活动主题相关的图片粘贴在活动室里让幼儿观察、感受。全沄中渗达在平时生活中注意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相互关爱。

家庭渗透:要求家长在家中注意培养幼儿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良好行为。

儿童故事:小鸡救小鸭

一天,小鸡提着小桶和小鸭出去玩。小鸭一不小心掉进了土坑里。土坑太深了,小鸭怎么也爬不上来,急得大哭起来。小鸡听到小鸭的哭声,知道小鸭发生了危险,赶忙走到土坑边,对小鸭说别着急,我来想办法。”小鸡走到附近的小河边,用小桶盛水倒进坑里。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坑里的水慢慢增多了,小鸭游上水面,得救了!小鸭很高兴,谢了小鸡,小鸡说:“不用谢,我们是互相帮助的好朋友。”

活动分析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排图讲述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使活动顺利进行,教师先只出示两张图片(图2、图3),在引导幼儿理解图意的基础上排列这两张图片的顺序;然后再出示图1,这样能够让幼儿比较顺利地正确地排图并根据图片讲述故事。通过活动使幼儿对事物的关联性有了一定的认识,扩大了幼儿的想象空间,锻炼了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实施指导

活动重点:根据画面提供的线索,观察、想象相关联的事物。

活动难点:根据画面的内容,合理排列图片顺序。

活动拓展:

教师可将讲述的内容制作成电脑课件。

幼儿在美术活动中通过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讲述内容,并将作品投放到语言区加以展示。

教师和幼儿共同制作关联事物的绘画头饰,并投放到音乐区,提供录音机和《摇篮曲》磁带,幼儿在优美的音乐中表现讲述的内容。

注意事项

教师的语言要富于感染力,使幼儿很容易进入故事情境。

教师要创设非常宽松的环境,充分肯定每一位幼儿。

幼儿园小班幼师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能进行5以内的数与量、量与量的匹配活动,掌握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2、了解雨天常用的雨具,并尝试根据雨具的两种特征(种类、颜色)同时进行排序。

3、能按相应的数或量的提示进行单独或合作游戏,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云朵图片(上标数字)小雨滴若干呼啦圈(里面放数字卡片或雨点数量卡片,充当小水圈)幼儿活动材料数学P16页。(雨衣雨伞雨鞋图片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声音导入,激发兴趣。

1、这是什么声音?(教师播放打雷下雨录音)

2、我们一起来听听看,下了几滴雨?(教师模仿雨滴声,如滴答滴答,下了两滴雨;滴答滴答滴答下了三滴雨)

二、云朵和雨滴。

1、数与量的对应。

2、出示云朵,请幼儿根据云朵上的数字,在云朵下面贴上相应数量的小雨滴。

3、如图出示云朵和小雨滴,请幼儿根据小雨滴的数量在云朵上贴上相应的数字。如图2。

三、雨点和水圈。

1、小雨点落在地上,会变成了什么呢?(一个个小水圈)

2、你觉得地上的这个小水圈会是哪为云朵妈妈身上落下来的呢?(小水圈的圈数与云朵上的数字或雨滴数匹配)如图3

3、请你来帮这些水圈宝宝都找到自己的云朵妈妈吧!

四、游戏

(一)踩水圈

1、小水圈真好玩,谁想上来踩一踩?(请两位幼儿上前分别踩两个不同的水圈,如一个水圈内标有数字5,一个水圈内标4个小雨点)

2、他们刚刚是怎么踩水圈的?为什么踩的不一样?各踩了几下?

3、穿好我们的小雨鞋,我们一起来踩水圈吧!(幼儿自由选择雨圈踩一踩)

(二)雨伞、雨衣来避雨

1、(播放打雷下雨录音)下雨啦,赶紧找个地方躲起来吧!(幼儿自由躲到雨伞底下)

2、发现雨伞上的秘密,学会看标志提示信息。(如雨伞上是数字5或者5个小雨滴,就请5个幼儿藏到这把雨伞下)

3、如果个别幼儿落单了,无法组成雨伞上的数或量,教师可提醒幼儿穿雨衣来避避雨。(要求:一件雨衣下只能藏一个小朋友)

五、收拾雨具

1、天晴了,我们把手里的雨具都收起来吧!(请幼儿说说手上都有哪些雨具)

2、按规律给红黄蓝三种不同的雨衣雨伞雨鞋排排队。(教师黑板上出示前半部分排序图,幼儿在作业纸上进行后半部分接龙排序)如:红雨衣黄雨衣蓝雨衣红雨衣黄雨衣蓝雨衣(按颜色排序)红雨衣红雨鞋红雨伞红雨衣红雨鞋红雨伞(按种类排序)红雨衣蓝雨鞋黄雨伞红雨衣蓝雨鞋黄雨伞(按颜色和种类两种特征排序)

六、结束

教学反思:

1、幼儿在本节课中非常积极。

2、幼儿通过这节课深刻的认识到了5以内的数与量,由于教具比较新颖,游戏比较多,幼儿在本节课中玩得非常开心。

3、本节课的设计简洁明了,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在玩中轻松学到了知识。

幼儿园小班幼师教案 篇10

一、指导思想

在韵律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在音乐伴随下引导幼儿随着音乐做相应的动作,用动作解释听到的音乐。应逐步培养幼儿有充分身体活动的经验,并在有一定的听音乐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主要让幼儿听着音乐有节奏地动作。动作由幼儿根据对音乐的体会自己表演,而不是由教师一招一式地教,动作比较自由灵活。但教师要有观察、引导、启发,帮助幼儿用自己的动作来解释音乐,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应让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有节拍的律动,能随着音乐即兴律动。由于是发自内心的表现,幼儿会很得意,教师应及时给予赞美和鼓励。教师在这样的音乐活动中任务包括:一是引导幼儿人人参与音乐活动,并使幼儿的身体从事“工作”,即让幼儿“动”起来;二是激发每个幼儿大胆进行思考,即让幼儿“想”起来;三是必须运用幼儿在运动中吸取的素材,创造一些极其简单的形式,即帮助幼儿“编”起来。让幼儿在快乐的音乐之声环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童龄妙舞”。

二、总目标

培养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培养幼儿自由优美转动自己身体,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及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对韵律活动产生兴趣;丰富一定的音乐语汇;推进幼儿全面素质的提高(动作协调、大胆、自信)。

三、具体指导目标

1. 能大胆参与活动并和着音乐动起来。

2.能用身体动作有节奏地把对音乐的反应表现出来。

3.对优美的动作乐意模仿,并产生美的感觉。

4.能把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思考的事情用身体动作有节奏地随意表现出来。

5.愿意创编一些优美的动作。

四、活动指导

(一)创设环境,提供材料

(1)使幼儿生活在优美的旋律中,时常一边唱歌一边游戏,一边游戏一边唱歌。

(2)把幼儿的生活、音乐、身体动作融成一体,满足幼儿的表现欲望,同时促进其身体发展打好动作节奏的基础,但教师应注意不要倾向于技术拔高指导。

(二)基础指导

(1)培养速度感,区别快慢不同的音乐,并能用身体动作表示。

(2)培养强拍感,区别整体强弱、部分强弱、重音等。

(3)培养节奏感,区别乐曲中的拍率,先从二拍子开始感受,然后是四拍子,最后是三拍子等。

以上活动指导在听辨活动中,幼儿已有感知、探索,并能用身体动作简单表现,为韵律活动做好准备。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幼儿和着音乐学习一些简单的舞蹈基本步伐,如小跑步、踏点步、交替步、十字步等。

(三)创造性的自由表现

老师在韵律活动中应注重引导幼儿将自己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事随着音乐的节奏自由的进行表现,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让幼儿在具有安全的氛围中自我表现。

(2)不过分急于得到优美的动作结果。

(3)引导幼儿用耳朵倾听音乐。

(4)让幼儿在对音乐感受中自由活动。

(5)尊重幼儿自己的想法和其发明的动作。

(6)老师和幼儿一起参与活动。

(7)一个舞蹈类型和姿势可以各做各的、各想各的动作

(8)引导幼儿多做舒展的大动作。

(9)给幼儿动作的主题和音乐,激励幼儿进行创造。

(10)既重视幼儿自由表现,又重视合作协同动作。

(11)注重强调自然动作的音乐(走、跑、跳、望、立、来回换方向等)。

(12)引导幼儿探索发现生活中的节奏型(动物、自然界、机械工作等)并用动作节奏表现出来。

(四)指导方法

(1)示范:老师或幼儿示范,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动作。

(2)提问:启发幼儿思考,进一步理解、想象动作的意义。

(3)模仿:引导幼儿在理解、想象的基础上模仿基本动作。

(4)创造:激发幼儿在感受模仿的基础上大胆创造。

例1 “小鸟飞”老师可以分三个步骤:

(1)基本动作——小碎步。

(2)模仿动作——鸟飞(双脚小碎步双臂上下摆动、整理羽毛、捉虫等。)

(3)创编动作——各种动作重新组合的小鸟飞。

例2 小兔的菜园

(1)基本动作——双脚跳(双脚并拢,前脚掌轻轻落地)。

(2)模仿动作——兔跳动作(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的特征)

(3)创编动作——各种动作重新组合的兔跳。

例3 采蘑菇的小姑娘

(1)基本动作二弹簧步。

(2)模仿动作——幼儿间相互模仿,各自用简单的动作解释歌曲内容和姿势。

(3)创编动作——根据歌曲内容,选择重点乐句引导幼儿创编,如表现欢乐情绪的乐句,老师引导幼儿进行创编:

塞啰…………………………………………

运用幼儿已经积累的经验,自己重新组合。可选择前后、左右、自转等方式,如用跑跳步向前四步拍三下手,后退四步拍三下手;也可用踏点步或踏跳步左右走动等动作表示欢乐情绪。

(五)教学程序

(1)老师给幼儿欣赏作品(作品要能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联系)。

(2)幼儿感受理解作品,通过观察思考运用语言讲解表达。

(3)教师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创编某部分动作,确定探索的方向。

(4)教师引导幼儿经验迁移,引发幼儿间的互动和思维的碰撞。

(5)幼儿将动作编配进音乐,大胆表现。

(6)在教师支持启发下将整个动作串联起来。

(7)鼓励幼儿演出自己的表演(可创设条件提供材料,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继续活动)。

五、活动内容

1.模仿简单动作(小动物动作、日常模仿动作)。

2.听音乐动作(听音乐节奏、速度、强弱做拍手、跺脚、转手腕等)。

3.听简单的音乐故事(根据乐曲中角色、节奏、速度摆动身体或手臂等,学习用简单动作表示歌的意思)。

幼儿园小班幼师教案 篇11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歌曲《找小鸡》的旋律,愿意和同伴一起唱歌曲。

2.通过对唱的形式,体验师生、同伴合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钢琴。

2.mi、sol、la音块和敲棒。

三、活动过程

(一)听赏旋律

1.分句探索旋律

T:音块朋友在开音乐会,要请我们去欣赏,听听他们唱了什么,我们把它唱出来。(用音块依次敲奏出歌曲《找小鸡》旋律,让幼儿学唱)

2.完整欣赏,理解歌词

T:把刚才的音乐连起来是一首好听的歌,你们听听唱了什么?(完整示范歌曲,引导幼儿理解歌词。)

T:谁藏在歌曲里,唱了什么?(幼儿说,老师用节奏语言总结。)

T:小鸡怎么叫? (引导幼儿了解小鸡唱歌部分的节奏)

(二)唱歌曲

1.听辨歌曲中的旋律节奏

引导幼儿有一个音拍一下手,用情景语言让幼儿找找歌曲里有几只小鸡。

2.老师做母鸡,幼儿做小鸡对唱歌曲

T:鸡妈妈带着小鸡在捉虫,母鸡在前面叫,小鸡在后面回答!交换角色唱(引导幼儿唱清歌词),分组分角色对唱。

操作提示

操作时老师可有意识地将歌曲旋律结合音块敲奏出让幼儿唱,这即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老师并未用传统的听赏歌曲——唱歌曲的形式让幼儿学习,而是通过让幼儿自己摸索寻找歌曲旋律的方式自然引出歌曲。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歌曲节奏的感受,老师可通过情景化的语言“请你们找找鸡妈妈带出来几只小鸡?”让幼儿拍手找出旋律节奏,使孩子们对歌曲有更透彻的`整体性感受。同时由于歌曲短小,可作为练声曲,通过不断上移转调,帮助幼儿练声。

附:歌曲《找小鸡》曹冰洁词曲

小鸡小鸡在哪里?叽叽叽叽在这里。小鸡小鸡在哪里?叽叽叽叽在这里。

幼儿园小班幼师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的有趣情节,了解故事中老鼠和猫的角色特点。

2.初步尝试自主阅读,并能根据画面大胆说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3.喜欢参与阅读活动,感受分享阅读带来的无穷乐趣。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玩过音游《猫和老鼠》、看过变魔术、有阅读的好习惯。

物质材料准备:大书一本、小书、课件、魔术帽。

活动过程:

一、集体音游,以情入境

1.玩一玩,快乐音游。

小老鼠们肚子好饿,快跟我一起去找好吃的吧!

2.数一数,阅读第2页。

过渡:老鼠正睡着觉,猫一下子抓住了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二、自主阅读,以问导思

1.猜一猜老鼠的险境。

老鼠会不会真的被猫吃掉?让我们打开书袋,接下来到底会发什么?说不定里面的小书会告诉我们答案哦!

2.看一看小书2-6页。

你在小书中看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三、观察讨论,以读促情

1.观察讨论3-4页。

老鼠和猫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猜猜老鼠在对猫咪说什么?老鼠是怎样变魔术的?

2.观察讨论5-6页。

老鼠变出了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猫很喜欢老鼠的魔术?老鼠又要变什么,让我们睁大眼睛仔细看!

3.观察讨论7-8页。

咦!老鼠呢?猫从帽子里拿出了什么?老鼠到底法哪里了?你是怎么发现的?

4.观察讨论9-10页。

罐子为什么会自己跑?猫会发现罐子里的老鼠吗?

5.观察讨论第11页。

猫为什么会追着罐子跑?猫气呼呼地追老鼠的时候,老鼠又说了些什么吗?为什么老鼠会那么得意?

小结:真是一只勇敢机智的老鼠,遇到危险不害怕,用变魔术的方法让自己成功脱离危险。

四、师幼互动,玩享魔术。

老鼠也很喜欢我们,瞧!它把魔术帽带来也要给我们变魔术,猜猜它会给大家变出什么?

幼儿园小班幼师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图片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图片内容。丰富词汇飘荡”“飞来飞去”“叽叽喳喳”。

2、乐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

活动准备

1、教具学具准备:电脑课件(或实物投影仪、图片),字卡若干,蚂蚁模型一只,能飞的玩具如风筝、竹蜻蜓、吹泡泡器等。

2、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了解飞机、火箭、降落伞等物体;观察过蚂蚁,初步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

1、观察讲述活动:会飞的……教师带领幼儿外出观察大自然和周边环境中有什么物体是会飞的,什么物体是不能飞的,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2、看图联想:蚂蚁怎么啦?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图片,并出示立体小蚂蚁,引导幼儿想象蚂蚁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并大胆猜想它是怎么飞到天上去的。

3、儿童故事欣赏:蚂蚁飞上天

4、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图片内容。提问:

①花丛中的小蚂蚁想去哪里?

②谁帮助了小妈蚁?它是怎样带蚂蚁飞到天上去的?

③蚂蚁在天上看见了什么?它有什么感觉?

5、创编故事:我帮蚂蚁飞上天。启发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各种帮助蚂蚁飞上天的办法,并能创造性编出新故事情节。

活动渗透

1、美术活动:想象画——假如我会飞。

2、音乐活动:歌曲欣赏《小飞机》《我是一只会飞的鹰》。

3、科学领域的活动:了解飞机飞上天的原因。

4、健康领域的体育游戏:“小飞机”。

5、情境渗透:

①收集各种会飞行的物体图片贴在活动室墙面上。

②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什么东西是能飞的,什么东西是不能飞的。

6、家庭渗透:

建议家长和幼儿一起查阅资料,让幼儿简单了解飞机飞行的原理。

7、儿童故事蚂蚁飞上天。

花丛中住着一只小蚂蚁,他非常想到天上去旅行,可他不会飞,怎么办呢?蒲公英说:“让我来帮助你吧!”

小蚂蚁抱着蒲公英的种子,飞呀飞呀,飞上了天。小蚂蚁在天上,看到白云在四周飘荡,小鸟也在自己身边飞来飞去,他们“唧唧喳喳”地唱着歌,好象在说“欢迎你、欢迎你!”

小蚂蚁低头往下看,大地一片绿色,一座座房子就像一只只蘑菇,十分可爱!

小蚂蚁终于飞上了天,他感到非常幸福和快乐!

活动分析

本活动选取的看图讲述《蚂蚁飞上天》,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为幼儿提供了大胆想象的空间。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了解“妈蚁飞上天”的原因,并结合已有经验大胆设想帮助蚂蚁飞上天的方法,创编新的故事情节,将讲述活动与故事创编活动融为一体,有效地提升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实施指导

1、活动重点:仔细观察画面,大致讲述故事内容。

2、活动难点:能对图片进行大胆推理、猜测和想象。

活动拓展:

1、带幼儿参观航模馆或机场,了解高科技产品能飞上天的原理,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2、开展“蚂蚁在哪里”的观察活动,知道生活周围有很多的蚂蚁,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3、组织幼儿进行放风筝的活动。

4、把图片制作成多媒体软件,让幼儿能更直观感受蚂蚁飞上天的过程。

5、结合美工活动,组织幼儿用彩泥捏搓成“小蚂蚁”。

注意事項

1、幼儿看图时,教师不要急于让幼儿讲出图片内容,应允许幼儿充分发挥想象。

2、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发现什么物体是会飞的,简单了解飞机飞行的原理。

幼儿园小班幼师教案 篇14

活动方案

1.倾听音乐,手拍节律脚踩拍率。

2.通过游戏体验身体各部分协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春天天气真好》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受音乐

T:春天到了,我们听着音乐去找找春天的美景。

T:春天里有什么?

(二)小手数小花

T:我们用手把藏在音乐里的小花数出来(引导幼儿根据音乐拍出旋律节奏)。

(三)小脚走稳找春天

T:一步一步走着去找春天。(引导幼儿一拍跺一次脚,表现节拍,并轻轻控制脚步声。)

(四)走着数小花

T:好多美丽的花,我们一边走一边数。(引导幼儿手拍旋律节奏,脚踩节拍,要与音乐合拍。)

(五)再次游戏

操作提示

首先,游戏选择的音乐需具备这样几个特征:旋律规整、节奏不复杂,二拍或四拍,这样易于孩子听辨及操作。切勿选择三拍子的音乐,在用脚表现节拍时会出现不稳。其次,在游戏中提到的节奏旋律和节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旋律节奏是指音乐中每一个音组合所成的节奏,而节拍则是二拍、四拍的拍点节奏。再次,老师在引导幼儿游戏时,不宜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先听出旋律节奏,然后找出节拍,分层递进提高难度,并可运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正确和不正确的方法。

幼儿园大班语言《七只瞎老鼠》优质课视频+原版PPT课件+教案+教具图+音乐希沃!大班数学活动《7的减法》幼师公开课视频+教案+希沃白板课件PPT课件

幼儿园小班幼师教案 篇15

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在会唱歌曲《小雪花》的基础上,引导幼儿随乐创编各种雪花旋转的动作,进一步感受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看过下雪、玩过雪。

2.会唱歌曲《小雪花》。

三、活动过程

(一)飘雪——碎步律动“快乐的小雪花”

1.情景导入

T:前两天下了场雪,雪花在空中飞舞,太美了,我想变成洁白的雪花妈妈,你们变成雪花宝宝。跟着妈妈一起飘吧。(引导幼儿双手臂伸直上举至头上方,手腕交叉五指张开,双脚小碎步。重点指导:碎步轻柔,两腿夹紧。)

2.讨论分享“小碎步”的要求

T:雪花从天空中飘下来,一大片一大片,美极了!怎样使雪花飘得轻松又美丽?

(引导幼儿自己总结出动作的要领——脚要踮得高、五个手指要张开、头要抬起来等。)

3.再次集体尝试飘雪

老师观察幼儿是否动作与要求一致。

4.互动示范飘雪

T:每朵雪花都是雪花精灵,我们一朵朵地飘。我先来做第一朵快乐的雪花精灵。你们看我是什么时候飘,什么时候落下休息。(教师示范听着音乐飘,听着音乐停,最后做一造型)

T:雪花精灵怎么飘? (引导幼儿总结要点:倾听乐句,每一句乐句开始一位幼儿扮演雪花,动作表现飘落飘落。)

例如:歌曲第一句乐句51 3 44 3开始时第一名幼儿随音乐动作,唱到2 2 2 3 1 该句结束时,幼儿定格动作;歌曲第二句5 6 6 5 4开始时,第二名幼儿随乐动作,唱到3 3 4 5该句结束时,幼儿定格动作;依次类推。

T:总结:雪花精灵首先飘碎碎的、轻轻的、美美的;接着,想好唱到什么地方停下;最后,想好飘在哪里,找空地,也可以找雪花精灵朋友作伴。

5.幼儿听音乐逐个“飘雪”,引导幼儿依次一个乐句,扮演一朵雪花飘到中间做个定格动作,最后全班形成一个雪花自由创编的整体造型。

(二)舞雪——会旋转的小雪花

1. 发现旋转飘动的“雪花精灵”示范

T:有一朵雪花和你们飘得不一样,看看他是怎样飘的? (老师通过观察,发现集体操作中能用旋转来表现雪花飘的幼儿,并请该幼儿示范。)

2.创编雪花旋转的动作

T:雪花精灵在跳舞,除了这样旋转,还可以怎样转? (鼓励幼儿讨论、归纳旋转舞动的姿态,如:跳着旋转、滑步旋转、单腿旋转、跳步旋转等。)

3.再次尝试不同的旋转舞动的方法

鼓励幼儿再次跟着音乐伴奏创编各种旋转的动作。发现有创意的幼儿,请他与同伴示范、分享动作,把动作迁移给同伴。然后再次集体尝试,让孩子们发现即使同样的旋转脚步,配上不同的舞动手的方法、在不同方位舞动,效果也会不同。

4.依次独个舞雪

T:下雪时有时一朵,有时两朵,雪花妈妈点到谁,这朵雪花就旋转着跳舞。妈妈点到另外一朵,另外一朵就旋转跳舞。做一朵会听音乐跳舞的小雪花。

(三)戏雪——和雪花妈妈玩游戏

T:雪花妈妈要和雪花宝宝一起玩个游戏。当妈妈向你们招手时,你们就慢慢的飘到妈妈身边,当妈妈向你们轻轻吹口气,你们就马上旋转着离开妈妈,找到自己飘落的地方。(幼儿集体游戏)

(四)扫雪——在音乐中结束活动

T:下雪路滑,为防止大家摔倒,我来做扫雪的人,让我们把雪花扫在一起吧。(老师做扫地状,“小雪花”们随着教师手的提示方向碎步回教室。)

操作提示

小碎步律动“小雪花”过程中,让孩子们有一个情绪的准备,悠扬的音乐、轻柔的脚步将孩子们变成一朵雪花。教师在带领孩子们做律动时,以语言的辅助渲染气氛,使孩子们进入雪天的场景中。

在引导幼儿创编雪花旋转动作时,老师通过观察,挖掘有价值的动作,并帮助幼儿提升,在幼儿原始动作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扩展,形成有艺术美感的动作。同时,鼓励幼儿相互观察学习,在自我经验的迁移中进一步得到发展。

“戏雪”的游戏是对孩子碎步、旋转等动作以游戏的形式加以巩固,这个游戏发展了幼儿的空间方位感,不推也不挤,要从分.散的方向集中在一个点上,使幼儿感受到不同的点会有不同的美感,进一步体验需要大家共同合作的和谐美。整个活动以雪花为主线,最后也以“扫雪”游戏作为活动结束部分,再次巩固练习了碎步,及各种雪花动作,同时也对孩子进行了安全教育,冬天地滑要注意安全。

幼儿园小班幼师教案 篇16

一、活动目标

感受乐器(小铃、沙球、铃鼓等)的声音,了解其名称及玩法,愿意创编不同动作表现不同音色。

二、活动准备

乐器若干(大鼓、小铃、沙球、铃鼓、木鱼等)。

三、活动过程

(一)自主探索乐器声音

T:今天有好几个乐器朋友和我们做游戏,请你们听一听、玩一玩,它们发出什么声音。(教室周围放置各种乐器,鼓励幼儿自由摆弄操作,观察乐器形状,倾听发出的声响。)

(二)交流分享

T:你刚才和哪个乐器做游戏,它是什么样子的?会发出什么声音? (引导幼儿把自己操作的乐器介绍给同伴,例如:我玩的是一条鱼,敲上去是笃笃笃笃响。

(三)老师引导幼儿认识各种乐器名称

(四)和小乐器做游戏

1、创编动作

T:小乐器唱歌,我们来跳舞,小铃唱歌我们用什么动作伴舞? (引导幼儿为不同乐器配上不同动作,例如:听到小铃拍拍手,大鼓跺脚,铃鼓拍肩,沙球拍木鱼转手腕等。)

2.听乐器做动作

T:听到不同乐器的歌声我们为它们伴舞。(老师敲奏乐器,引导幼儿听辨不同音色做相应动作。)

操作提示

老师应在幼儿充分操作乐器的基础上,再让他们认识乐器名称,尽量使每个孩子都能说出来。

游戏中为不同乐器设计动作可由老师和孩子共同完成。开始时,如幼儿创编不出,老师可以适当示范,例如:大鼓跺脚、小铃拍手可由老师预设,为之后幼儿自编动作提供引领,在此基础上鼓励幼儿想不同的动作。

在听乐器做动作环节中,老师可不断提升,开始时由老师敲奏乐器,幼儿听辨不同音色做动作;然后让个别幼儿敲奏乐器,全体幼儿听辨乐器音色做动作;最后幼儿背对乐器,听辨乐器音色做动作。在此次游戏的基础上,老师可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继续增加乐器种类,并将乐器放在区角中让幼儿自主探索操作。

幼儿园小班幼师教案 篇17

环境创设

结合主题活动的内容,与幼儿一起讨论和共同设计、布置“我是大班小主人”的墙饰,为每一位幼儿提供展示自己成长的空间。

幼儿一同讨论如何布置“我长大了”的专栏,将幼儿曾经穿过的小衣服、小时候的照片以及现在的照片等展示在上面。

创设“人物故事墙”,引导幼儿搜集反映科学家、艺术家或古代名人成长故事的连环画等,带到幼儿园,展示在故事墙上,介绍给其他小朋友。

区域活动

引导幼儿搜集整理表现自己成长过程的照片,帮助幼儿制作《成长的快乐》图书。制作过程中,引导幼儿对照片、作品等进行分类,通过制作图书,培养幼儿热爱囝书、軎欢阅读。

举办“成长快乐”图书展,展示甸个幼儿将制作的搜集的有关成长故事的图书,鼓励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制作成搜集的图书,和同伴一起阅读。

家园共育

和孩子一起看小时候的照片、衣物,讲讲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趣事,鼓励孩子用绘画的形式将这些趣事记录下来。鼓励孩子记住这些有趣的故事,到幼儿园讲给小朋友听。

和孩子一起搜集名人、英雄人物成长的故事等,将这些故事讲给孩子听,鼓励其用清晰、有条理的语言复述故事。

日常活动

围绕“如何做好大班小主人”的话题,引发幼儿讨论和交流自己的想法。

引导幼儿观看“人物故事墙”,鼓励幼儿向其他小朋友介绍自己搜集的人物故事。

日常生活过渡环节,请幼儿轮流讲述或表演自己学到的新本领,说一说自己以前是怎样做这些事情的,现在有了哪些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