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幼儿园教案 > 【实用】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汇编六篇

【实用】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汇编六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9W 次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汇编六篇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作品中熊猫活泼可爱、憨厚传神的形态,感受作品中物和景的和谐关系。

2、感受画面的墨色变化,尝试用浓、淡墨表现熊猫。

3、能大胆表达对作品的感受,体验中国画的独特魅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观察过熊猫,了解熊猫的基本特征以及生活习性。

2、课件:吴作人的《熊猫竹石图》,多种动态的熊猫图片。

3、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熊猫图。

(1)观察熊猫的外形特征。

教师:图上是什么?它们看上去怎么样?熊猫是什么颜色的?哪些地方是黑色的?哪些地方是白色的?它的耳朵是什么形状的?眼睛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它的四肢是什么样的?它的头和身体又是什么形状的?(幼儿观察、讨论)

教师小结:熊猫的头和身体是圆圆的,耳朵、眼睛和四肢是黑的,耳朵是半圆形,眼睛是椭圆形,眼睛排列起来像个八字。

(2)欣赏熊猫吃竹子、向前爬等不同动态图。

教师:这个熊猫在什么地方?它在干什么?

2、师幼共同讨论创作方法。

(1)教师:先画熊猫的什么地方?怎样才能画出细细的线条?然后再画什么?

(2)教师小结:可用大白云淡墨画熊猫的头和身体轮廓;用浓墨两笔对按的方法画出耳朵和眼睛;用浓璺按和拖的方法画出四肢。

3、教师交代要求,幼儿创作。

(1)鼓励幼儿大胆画出不同动态的熊猫。

(2)教师:先想一想,你画的熊猫在干什么?在什么地方?

4、集体欣赏、交流,引导幼儿从熊猫外形特征和各种动态来评价作品。

教师: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参考资料

熊猫竹石图

这幅作品充分体现了吴作人水墨渗化的技法。图中的熊猫憨态可掬,形象生动,较适合大班幼儿欣赏。教学中可以引导幼儿先通过整体欣赏画面来感受熊猫的憨态、可爱,再重点欣赏画家独特的用墨方法。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由来

点、线、面是绘画最基本的艺术语言。我国现代著名画家吴冠中擅长用简单的墨线和彩点营造出一种新的空间幻觉,将诗情画意尽显于图画中。《石榴》图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为了帮助孩子感受点、线的不同艺术表现和无穷的创作空间,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另外,我还选用了《秋声赋》和《鱼》这两幅以秋天景色和鱼为主体的绘画作品,这两幅图中的点与线条颇具特色,但与《石榴》图中截然不同,让幼儿通过对比分析,加深感知点和线不同变化所带来的不同艺术体验。

活动目标

1.欣赏吴冠中的作品,感受作品中色彩、点、线所营造的写意美。

2.尝试用点和线大胆地表现与创作,体验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有基本的用毛笔创作的经验。

2.课件:吴冠中作品多幅,石榴实物图。

3.国画工具材料:毛笔、毛巾、墨、水粉、宣纸等。

活动过程

1.说一说生活中的石榴。

以石榴实物图导入,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经验,先对石榴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为下面的欣赏活动打下基础,埋下伏笔。

师:孩子们,这是什么?这两个石榴有什么不同?石榴长在哪里?

师:是的,秋天到了石榴都成熟了,它们有黄有红,这个还露出了鲜红的果肉。

师:今天,丁老师就带来了一幅名叫《石榴》的画,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赏名画《石榴》。

我采用了从部分到整体的欣赏方式,紧扣美术欣赏要素,带领孩子共同感知作品中色彩、点、线的写意美。活动中,引导幼儿对色彩不同的点引发联想,鼓励幼儿大胆猜想与表达。同时,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石榴树,以此感知线条的多变。

①赏石榴

师:你找到石榴了吗?它们都一样吗?

幼A:我看到的石榴是红的,这个是黄的。

幼B:有的裂开了,有的没裂开。

幼C:这个石榴有叶子,那个没有。

师:这么多的石榴有的咧着嘴在笑,有的……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觉?(预设:开心、丰收、高兴。但幼儿说不出也没关系。)

②赏树

师:除了石榴还看到了什么?

幼:看到了许多树。

师:哪里是树干,哪里是树枝呢?怎么看出来的?

幼:粗粗的线是树干,细细的线是树枝。

师:树干和树枝除了粗细不同,还有什么不同?

(引导幼儿观察树枝与树干的线条,注意方向、长短、颜色深浅的不同。)

幼:颜色有的深有的淡。

师:你知道这个树是用什么画出来的吗?怎么画出深浅不同的?原来浓墨和淡墨可以画出不同深浅的树。

师:在绘画石榴树时,画家就用了简单的线,只是,它们长短不同、粗细不同、弯直不同,但却很好地表现出石榴树的不同姿态。

③更多欣赏

师:画面上除了树干、树枝、石榴,还有什么?

幼:还有很多颜色的点点。

师:都有哪些颜色的'点?它们可能是什么?

幼:花朵、树叶、小鸟……

师:是的,画家只是用一些简单的点来作画,却令我们感受到了这么多有趣美好的事物。

④表达对画面的整体感受

师:秋天石榴都成熟了,想象一下在这样的一片有花有树、挂满石榴的石榴林中你会特别想干什么事呢?你可以试着说一说或者用动作做一做。

小结:画家用一些简单又多变的点和线,让我们感觉到了石榴林的美,让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要……

3.认识画家吴冠中。

顺势引出作者,帮助孩子们了解作品作者。

师:想不想认识一下画这幅画的画家?(出示吴冠中照片)他叫吴冠中,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画家。他画了许多国画,其中他特别喜欢用一些大大小小色彩不同的点和一些粗粗细细、弯弯曲曲的线的作画方式来表现事物的美。还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哦,吴冠中爷爷也是我们江苏人呢!

4.对比感知不同绘画作品中的点和线。

利用吴冠中的另外两幅作品《秋声赋》和《鱼》,与《石榴》进行对比,让幼儿在对比的过程中,感受点、线在不同作品中的不同运用与表现。

师:吴冠中爷爷还用点和线创作了许多作品呢,想不想再来看一看?(出示两幅作品)美不美?你喜欢哪一张?

①《秋声赋》

师:这幅画的名字叫《秋声赋》,画的是秋天的景色。你有没有找到这里的点和线?它与《石榴》图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幼:这幅画上的点的颜色更漂亮、更大些。

师:这些更大、颜色更多的点可能画的是什么呢?

师:看了这幅画,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有什么感觉吗?(阳光、暖、热闹、欣欣向荣……)

小结:原来简单的点,通过大胆地改变它的颜色和大小,可以让我们感觉到心里暖暖的。

②《鱼》

师:《鱼》这幅图中的线是怎样的,它与《石榴》图中的线有什么不同?

小结:这幅画里的线不像《石榴》图里那样刚劲有力,这些细长的、柔和的线让你们想到了这么多,看来,吴冠中爷爷真的把这两条鱼画活了呢!看似简单的点和线,在不同的画里、不同的地方,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内容。而且,颜色不同,姿态不同,它表现出的感觉也完全不同。

5.画一画生活中的点和线。

欣赏后,孩子有了自己不同的想法和感受,此环节使孩子对点、线作画的艺术形式有实践操作的机会。

①迁移生活经验

师:你们想不想也用点和线来画画呢?那你想用点和线来表现什么呢?

②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③展示、评价作品

师:谁来说说你用点和线画了什么?

师:你还喜欢哪幅画中的点和线?它可能画的是什么?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从环节和过程上看还是比较流畅的,从目标的达成度来看,孩子们感受到了不同形态的点和线在不同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事物、意境都是不同的。

不足之处有以下2点。

1.虽然活动前半部分孩子们对点、线作品进行了充分的欣赏、感受与表达,但要孩子们迅速地内化,并在作品中形象地呈现,从今天孩子们的绘画作品来看,显然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今后,我们还要通过不断的欣赏、绘画,以及练习用笔的方式方法等,来渐渐提高孩子们这方面的表现能力。

2.在之后的对比环节中,提问可以从简,对作品情感色彩的剖析可以省略,重点引导孩子去观察作品中线条和点的不同表现手法即可。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幼儿园的主要建筑和景物,用绘画表现幼儿园的楼房、运动器具以及花草树木。

2、根据幼儿园建筑结构和景物位置,学习合理布置画面。

3、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4、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在幼儿园里散步,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的楼房、运动器具、周围景物等。

2、组织幼儿进行建筑游戏“我们的幼儿园“,初步掌握幼儿园的布局。

3、彩色笔蜡笔、画纸(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我们的幼儿园美不美,你们想不想把这么美的幼儿园画下来,今天就画“我们的幼儿园“好不好?

2、引导幼儿回忆观察过的幼儿园的布局

教师:你们在园里看到了什么?幼儿园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门窗在哪里,是什么形状的?园内还有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放在什么地方?树和花长在什么地方?它们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

3、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提醒幼儿先仔细想好,然后再动笔。在纸上先画楼房,再画运动器具和花草树木,将房子画大一些,画在主要位置上。如果幼儿画面较空,适当启发幼儿补充内容。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教师组织幼儿互相欣赏作品,找一找哪张画上的房子画得很平稳;哪张画上画的幼儿园里的东西最多等。

小结:我们的幼儿园真美,今天大家把我们的幼儿园画下来了,我们要爱护幼儿园的一切东西,使幼儿园永远都那么美丽。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根据新《纲要》“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理念,以“我们的幼儿园” 为主线,让孩子主动探索、发现并说说我们的幼儿园美丽的地方,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思维进行思考,幼儿能从图片和自己的观察积累中把自己对幼儿园的新变化通过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在表述的过程中因为词汇量的欠缺,显得比较单一,经过老师提示和引导,基本能把自己的思想表达清楚。

小百科:幼儿园,原称勘儿园,是几百年前从普鲁士引进的体制。旧称蒙养园、幼稚园,为一种学前教育机构,用于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通常接纳三至五周岁的幼儿。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水彩、剪贴、折纸等方法装饰房子的周围。

2、结合故事《新房子周围》,大胆想象用不同的方法布置美化环境。

3、注意合理的布局画面,用大小的比例来表现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2、蜡笔、颜料、蜡光纸、剪刀、浆糊等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打开幼儿用书,师生共同阅读故事《新房子周围》。

2、请幼儿说说:故事中的小动物是怎样布置新房子周围的?

3、引导幼儿认识画面上的前面、后面和旁边,了解画面的布局。

4、组织幼儿讨论:假如你有一座新房子,你想在新房子周围布置些什么?你喜欢的新房子周围有什么?

5、幼儿翻至幼儿用书操作处,观察房子的位置,讨论可以在什么地方布置些什么?

(1)房子在画面的什么地方?

(2)哪里是房子的前面,哪里是房子的后面?在前面添画的景物应该大些还是小些?在房子后面的景物又应该怎样呢?

(3)添画的各种景物怎样来表现有前有后,有远有近的效果。

观察桌子上各种各样的操作材料。启发幼儿使用多种多样材料进行创造活动,教师辅导幼儿注意画面景物的远近。

展览幼儿作品,让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鼓励幼儿用连贯地语言讲述自己创作的作品《我喜欢的房子周围》。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5

  实施策略

1.情景贯穿,快乐印画

在美术教学中,创设具有启发发散性思维的活动情境能够激发幼儿想象,使他们善想多画,尽情地让他们的想象和感情得到美的激发,引起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

2.感观调动,大胆创作

在幼儿创作中,教师要以线作为创作训练的重点,一个事物应以夸张、变化、添加、装饰等方法来处理,让幼儿创作出一个个新颖的形象。提倡幼儿随意画出线条,根据不同形状,大胆进行添画。

3.借形发挥,拓展思维

  活动目标

1.积极尝试鞋底印画,并大胆进行添画,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

2.感受在音乐舞会情境中进行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在画纸上随意用各种线条进行交叉,用分割出来的不规则的图像进行想象绘画。

活动难点

大胆借助图形的特征,从不同角度进行组合,添画成有趣的造型,感受想象画的有趣。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用报纸围成一个圆,颜料和纸放在外圈。

2.物质准备:音乐、卡纸、报纸、颜料、颜料盘、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鞋印舞会,结合毕业舞会,带领幼儿跟随音乐边跳舞边印画

1.谈话导入,引出舞会。

小朋友们马上就要毕业了,你们都要怎样庆祝啊?(毕业典礼、唱歌、跳舞、旅游……)今天我们举办一个舞会,来提前庆祝一下吧!但是我给每位小朋友都请了舞伴,可是你们的舞伴需要好看的舞蹈才能出来,你们想不想请它出来?

2.教师跟随音乐示范边跳舞边印画。

在特定的音乐下,做出相应的动作,你的舞伴就会出来了,看看我是怎么把它请出来的!(教师示范印)我们的舞伴是谁啊?(鞋印)小结:围圆站好,音乐起,自由跳舞,音乐停,停在一个颜料盘前自由摆一个造型,听到第一声鼓声,踩;听到第二个鼓声,印;听到第三个鼓声,回到圆圈上。

(二)鞋印想象,根据自己引出的不同形状和鞋底的花纹,大胆地进行想象。

1.幼儿跟随音乐一边自由跳舞一边快乐印画。

下面你们也来请出舞伴吧!第一遍音乐结束后,幼儿欣赏自己的鞋印形状和花纹,在不同角度进行观察,看它想什么。

2.幼儿一同观察老师的鞋印形状。

你觉得像什么?怎么变?(如:给它加上轮子变成小汽车)

小结:我们可以把鞋印装扮成各种各样的动物、植物、交通工具以及生活与自然中的任何一样东西。

3.让我们和鞋印舞伴继续跳舞吧,说一说它又可以变成什么……(重复两遍)

(三)鞋印创作,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添画,并装饰背景。

1.幼儿根据鞋印的不同形状,自由添画,教师巡回指导。

2.完成背景装饰。

(四)鞋印展示,借助舞会,展示作品。

1.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

2.小结:今天我们把鞋印变成了各种各样的东西,真有趣!让我们和变了装的鞋印舞伴继续参加我们的毕业舞会吧!

3.参加舞会:播放音乐,幼儿双手拿自己的作品跟随音乐自由跳舞。幼儿在音乐声中跟随教师推出活动室,活动结束。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制作简单的福灯笼,并进行装饰。

2.喜欢参与手工活动,体验制作福灯笼的快乐。

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彩色纸、剪刀、丝带、胶棒等。

2.教师自制福灯笼一个。

活动过程:

一、 活动导入

师:小朋友们,过几天就是元旦了,你们想把我们的教室装饰得漂漂亮亮的吗?

1.教师出示自制的福灯笼。

师:你们觉得这个灯笼漂亮吗?它和买的灯笼有什么不同?你们能看出这个灯笼是用哪些材料制作的吗?

2.引导幼儿讲述制作灯笼的步骤。

3.教师讲解、示范制作灯笼的方法。

(1)先在长方形的纸上进行装饰。如:纸的上下两条长边进行装饰。

(2)将长方形的纸围成一个圆柱体或者折成长方体、三棱柱,并将对边粘贴牢固。

(3)用彩纸做成小穗头粘贴在灯笼的底部。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正确使用剪刀。

(2)注意满足个别幼儿的需要,帮助个别幼儿完成作品。

活动延伸:

一起将幼儿自制的福灯笼悬挂在教师中,装饰节日的教室。

活动反思:

为了迎接元旦,班级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灯笼。每个班级张灯结彩,贴对联,挂“福”字,挂灯笼。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对灯笼还是很熟悉的,对于这次的水粉写生画“新年灯笼”孩子们还是很感兴趣的。

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在于:通过观察和欣赏各种灯笼,能共用水粉笔勾画出自己喜欢的灯笼造型并且能够大胆选色,尝试用水粉平涂或点彩的方法装饰灯笼。活动开始,请小朋友们谈谈过新年需要什么来装扮教室,孩子们自然而然就引出了主题。有红色的小猫咪灯笼,有圆形的小熊灯笼,还有圆形的大红色灯笼……这些都是孩子们最近在教室里观察得到的印象。当我说,“我们今天来画灯笼”时,孩子们的眼睛闪烁着兴奋与欣喜。第一环节出示灯笼时,由于孩子们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小动物的灯笼上而忽略的传统的花灯和大红灯笼。这个环节应该传统的灯笼放一桌,小动物造型的灯笼放一桌,让幼儿区观察。这是我被我忽略的问题。在灯笼的组成部分孩子们都说出了这些灯笼的基本特征,但是唯一的共同处(都有灯笼穗和手提)由于我的提问方式不够白话,孩子们可能没有听懂,都没有回答上来。在第三环节孩子们在作画的过程中都能运用蘸一蘸,舔一舔,涂一涂;蘸一蘸,舔一舔,点一点的方法去画自己喜欢的灯笼,但是由于第一环节忽略了灯笼的共同特,所以有两名幼儿在画好的小动物灯笼后又添加了太阳,草地等东西,这是没有预料到的。在最后讲评的环节也没有给予间接的否定让幼儿说出这两幅作品和其他作品的不同之处,而是一再强调了动物造型灯笼的特点。

本节课虽然不是很成功,但是为以后的水粉绘画活动中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以后的课程中应该做到教师是一个活动的支持者,孩子的引导者,观察者,要善于发现、捕捉孩子的经验、信息,适当的对孩子进行引导、启发,使活动得以有效地开展。此外,老师也要信任孩子,能大胆的放手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去交流、争论、质疑。另外要让幼儿多多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的传统文化。

小百科:中国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xx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