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四年级教案 >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及教学反思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6W 次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及教学反思
大地的话
教学目标:
 1、独立认识汉字3个,学习会写5个汉字,在阅读过程中有重点地识记“蕊”字。
 2、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词的意思,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3、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理解全诗内容,体会诗中蕴含的大地母亲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
 1、本篇课文的前四节内容十分简单,通俗易懂。重点理解第五小节“一切有生命的精灵都是我的宝贝;一切宝藏都在我的体内……”这句话。
 2、学会仿照诗歌说话、续写。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讲解法
教学环境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直接板书“话”,提问:这是什么字?(话)一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2、教师再板书“大地的”,要求学生思考:大地会与谁对话?
 3、师:大地要说的话很多很多,它到底和谁对话了,说了些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大地的话》。(多媒体出示课文内容)
二、品读悟情。
 1、教师配乐范读。
 师:现在老师配上音乐把诗歌朗诵一遍,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大地在和谁说话?
  指名学生回答。(板书:种子、飞鸟、游鱼、小草)
  2、学生自由读诗,自学生字词。
(1)自由地轻声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联系上下文,并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3)同位检查生字词的认读以及理解情况。
(4)全班交流。(课件出示生字词)纠正容易读错的音,比如“嘟噜”、“吐蕊”、“驱赶”等;重点识记“蕊”字。
 3、默读诗歌,理解内容。
(1)默读诗歌,并在书上做些批注,批注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或读后的体会,也可以是自己不懂的的问题。
(2)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4、分角色读,指导学生用“心”说话。
 (1)看看大地都想和种子、飞鸟、游鱼和小草说什么?并选出其中的一节练读。
 (2)指名四位同学扮演大地朗读课文的前四节,想象自己就是大地母亲,你想对种子、飞鸟、游鱼、小草说些什么?其他同学就是种子、飞鸟、游鱼、小草,仔细听大地的话,看能否听懂大地想对你说些什么?
 (3)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接读课文前四节,教师点击相关课件(每一小节都制作动画课件),读后其余学生评价。
三、换位抒情。
 1、(课件出示)如果你是种子、飞鸟、游鱼、小草,或大地体内的其他生灵,听了大地母亲的话,你有什么想对大地母亲说的?你能说给你的小组成员听听吗?
 2、四人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四、总结升华。
 1、学生齐读最后一小节。
 2、再回想刚刚大地的一句句真情的话语,你能感受到大地想表达自己怎样的感情吗?引导学生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3、随机设疑:最后一句话中的省略号有什么含义?(板书:……)(还有许多大地体内的生灵,比如:落叶、石子……)
 4、听课文录音,放动画课件,再次欣赏诗歌,感受大地的宽广胸襟。
五、以说促写。
 1、(课件出示)如果你是大地母亲,你一定还有很多话语倾诉,你还想对谁说什么?请敞开心扉,大胆地说出来吧!(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2、(课件出示)仿照诗歌前四节的结构和语言风格,将自己要倾诉的话语写一节小诗。
全班展示交流。
六、课后拓展。(课件出示)课后继续修改自己写的小诗,准备活动课上评比展示
七、小结 本文写出了大地母亲的的无私奉献精神,应在朗读中体现出来。
板书设计
大地的话
种子、飞鸟、游鱼、小草
(无私 爱 奉献)
教学反思
  以读带讲,读中感悟。这首诗歌内容较为浅显,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即使个别的地方学生一时不懂也不必大讲特讲,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慢慢提高,在读中感悟大地母亲的的无私奉献精神。在感受了大地母亲博大的胸襟后自然而然的流露自己的感情进行诗歌的续写。
语言的魅力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衣衫褴褛、无
动于衷、良辰美景等)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帮助学生了解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用语言帮助盲老人的事,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切实感受语言的魅力。
 3、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教学重点:
 理解第六自然段的内容,感受“春天到了,可是……”一句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感悟其打动人心的原因,体会语言的魅力。
教具准备:图片(春天美景)、小黑板
教学方法 朗读法 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环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1、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魅力”这个词语,谁能上黑板写一写?(可以让曾经写错过这个词语的学生板演,从书写是否正确、规范上给以评价。)
2、谁能说一说“魅力”是什么意思?(很吸引人)在现实生活中,你觉得什么事情很有吸引力?(启发学生结合生活,谈谈自己的认识。如:学生说春天的景色很吸引人,教师要引导学生简洁地描述一番,并注意相机地给以总结:这是大自然的魅力(书的魅力、网络的魅力、电视的魅力……)
其实,你知道吗?有时候语言也有它独特的魅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语言的魅力》。  (板书:语言的魅力。学生齐读课题。)
 究竟是哪句话有这么迷人的魅力呢?让我们赶快打开书,去寻找一下答案。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出示小黑板:衣衫褴褛 头发斑白 无动于衷 良辰美景 绅士 嬉戏)
(1)学生自读、同位读、开火车读。
(2)通过预习,你理解了哪个词语的意思,可以和其他同学交流一下。
(处理方法:一要注意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如:衣衫褴褛,在学生说出词语的意思后,可再结合插图加深理解;二是将字典适当的引进课堂,区分“良辰美景”中的“辰”与“晨”在意义上的不同;三是注意评价,如:绅士,提议男生都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3、指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正音时,可以强调:穿着(zhuó)华丽)
 4、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2、3名学生)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我什么也看不见 无动于衷 什么也没有得到
春天到了,可是…… 得到的钱多极了 随机理解:无动于衷)
三、再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魅力
过渡:同学们,随着木牌上的字的变化,人们由无动于衷到纷纷解囊相助,老人乞讨的钱也由无到有,而且还多极了,一天之中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可是,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从早到晚什么是不变的?
1、默读课文,找一找什么情况没有变?(还是那个盲老人,身旁还立着一个木牌子;还是在巴黎繁华的大街上。)
2、既然还是在巴黎这条繁华的街上,还是那个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老人,还是旁边立着一个木牌子在乞讨,可是为什么人们的变化这么大呢?
过渡:这一切一切的变化,只是因为木牌上的字变成了――
(学生齐读。老师范读。注意把握“可是”的语气。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
3、品读这句话,说说你的感受。(让学生结合板书,发挥想像,充分发言。如果学生说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可让他们自读第六自然段再来体会。)
4、(出示图片)是的,看到这句话,我们想到了春天的万紫千红,它是那么的生机勃勃,蓝天白云、绿树红花、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是那么的令人陶醉。
(合上图片)可是,这良辰美景,(引读)――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这是多么令人心酸呀!
当人们想到这个盲老人,一生里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就(引读)――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板书:产生同情)
 5、一句充满魅力的语言,唤醒了人们的同情心,让我们饱含感情的读一读第六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四、拓展延伸
 过渡:一句有魅力的话有着神奇的魔力,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试着发挥语言的魅力,写几句话?(出示图片:1、不要踩草坪! 2、浪费水罚款!)
 请你用有魅力的语言说说,注意语言要少而精。
 (对于学生那些有创意的语句,教师可鼓励他们制成卡片,贴于宣传栏上。)
五、课下延伸:
 在我们新建的校舍里,雪白的墙壁上留下了黑黑的脚印,请你设计一个警示语,好吗?
如果你认为在新校舍的哪些地方还需要警示语,也请你动动笔,运用恰当的语言,让每一个学生都来遵守。
六、教师小结 一句有魅力的话有着神奇的魔力,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会运用也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板书设计:
我什么也看不见 无动于衷 什么也没有得到
语言的魅力
春天到了,可是…… 产生同情 得到的钱多极了
教学反思
语言机智、幽默、优美都是语言的魅力,学习语文,不仅要懂得欣赏其语言的魅力,还要应用到交流交际中,让美的语言为生活增添色彩。所以学习这篇课文,要让学生欣赏到人物语言的机智,认识到语言对生活的重要性,培养运用有魅力的语言的意识和能力。
秉笔直书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人物的优秀品格。
 2、鼓励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学会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学习抓住要点,绘声绘色的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人物的优秀品格。
教学方法 讲解法 朗读人物语言,感受人物品格
教学环境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鼓励提问。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课前同学们都查找了有关“秉笔直书”的资料,请大家相互交流一下。
 2、归纳学生的资料,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弄清“国王”、“庄公”、“国君”、“相国”的意思,理解“伯、仲、叔、季”的排行次序,了解太史的职责,知道“竹简”是怎么回事。
二、自读文章,整体感知。
 1、围绕课题“秉笔直书”,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吗?(教师梳理归纳他们可能提的问题:谁秉笔直书?他为什么要秉笔直书?秉笔直书的后果是什么?)
 2、围绕自设问题,自己用喜欢的方式试读课文。
 3、小组讨论交流。
三、细读课文,理解人物特点。
 1、(出示课后的“金钥匙”:)为了更好的理解太史伯、仲、叔和季,可以向自己提出这样几个问题:(1)他们的职责是什么?(2)他们是怎样做的?画出重点词语和句子。(3)他们为什么这样做?(让学生围绕“金钥匙”的提示再次默读课文。)
 2、同桌交流,体会史官宁愿被杀头也要说真话,记录真实的历史。这不仅仅是真话的力量,而更是人格的力量。(在交流中重点理解这样几个句子:)
 (1)太史伯说的两句话,第一句:太史伯听了崔杼的话,严肃的说:“按照事实写历史,是太史的本分,哪能捏造事实,颠倒是非呢?”(先让学生充分的读句子,读出反问的语气,感悟反问句表达意思的力度,以及所表达的意思。使学生在朗读中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按照事实写历史,是太史的本分,不能捏造事实,颠倒是非。”重点体会“本分”,可以请学生说说每个人根据不同的工作,都有些什么本分。从而感受太史必须说真话,记录真实的历史。)
(2)第二句:太史伯说:“我只有一个脑袋,如果你叫我颠倒是非,我情愿不要这个脑袋。”(在理解了伯说的按照事实写历史是太史的本分后,再来读这一句话,可以多找几个学生读,甚至由老师范读,目的就是要引导体会伯为了说实话宁肯牺牲自己的那种毫不畏惧的精神。从而感悟人物性格的耿直,敢于直言。)
(3)太史仲的话:太史仲面不改色,冷笑着回答:“太史只怕不忠实,可不怕死。你就是把我也杀了,难道还能把所有的人都杀了吗?”(问题:太史伯就因为说真话而被崔杼杀害了,仲还敢这么说,难道他就不怕死吗?通过“面不改色”、“冷笑”,体会他的毫不畏惧,感悟人物特点。)
(4)前面的三位太史都已经被崔杼杀害了,这时候第四位太史季他又是如何做的呢?太史季说:“我当然爱惜性命。但要是贪生怕死,就失去了太史的本分,不如尽了本分,然后去死。但您也要明白,就是我不写,天下还有写的人。您只能不许我写,却不能改变事实。您越是杀害太史,越显出您心虚。”(小组交流,通过太史季的话,体会他毫不畏惧,点出崔杼杀人后的心虚,而季自己为了尽太史的本分宁肯去死的浩然正气。)
3、指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在充分的读中再一次深刻体会四位太史一身正气、仗义直言的高尚品格。
指导朗读要点:要注意抓住崔杼神态变化的语句(生气、气哼哼、不再说话、恐慌、长叹一口气),读出不同的语气。(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范读、分组齐读)
4、讨论:崔杼都已经杀了太史伯了,为什么仲、叔和季还要誓死按照事实写历史呢?
(有学生可能会认为他们这样做不值得,人最重要的是生命,或许可以换一个竹简欺骗崔杼。老师这时候必须给以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明确太史就是真实的记录历史的人,必须说真话、写真事,还历史以真实比个人的性命还要重要。领悟“秉笔直书”的深刻含义。)
四、指导复述,交流收获。
 1、指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2、回顾课文,积累语言。(有重点的摘抄词语,比如“不屈服”、“本分”,这样的词能够帮助理解几位太史秉笔直书的高尚品格。)
 3、交流学文后的收获,联系现实思考太史的这种精神在今天有何重要意义,给予我们每个人怎样的启迪。
4、结合课文,谈谈对美言、谎言、直言、谣言、忠言的理解。
五、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到了四位太史一身正气、仗义直言的高尚品格,这种品格值得我们敬佩,也值得我们学习。
板书设计
秉笔直书
崔杼 伯 仲 叔 季 南 史 氏
太史:刚直不阿、秉笔直言
教学反思
1、 以悟促读,以读助悟。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朗读课文非常到位,
从开课时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默读,到指生读课文、朗读重点句子边读边谈体会,再到教师范读、分角色读、小组合作读等,这一系列的读,读出了层次,学生在读中感悟到了太史的高尚品质。
  2、鼓励大胆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开放学生思维的空间,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超出学生甚至老师的知识范围,但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通过课外查找资料来解决,唤起主体意识积极参与,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了学生
的学习历史故事的兴趣。
语文天地一
教学目的:
1、练习说话有条理,把错乱的句子按顺序排好,同时注意在生活中表达有顺序
2、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学会查资料的方法
3、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4、指导学生在具体环境中使用语言;
5指导学生从习作中找错别字,养成认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练习说话有条理,把错乱的句子按顺序派好,同时注意在生活中表达有顺序
2、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学会查字典的方法,指导学生从习作中找错别字,养成认真的习惯
教学方法 练习法 合作交流法
研究性学习设计:收集有关话语的谚语,积累知识,丰富学生语言词汇。
教具准备:投影仪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语文天地》第一题、第二题、畅所欲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语文天地》。
二、讲授新课:
(一)学习摘录笔记,进行组词练习
1、出示投影片:
2、学生自己读生字。想一想:观察生词发现了什么?
3、学生进行小组内交流。老师进行巡视了解情况。
4、指学生回答。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完整。
5、这些生字形状差不多,那么我们怎么来区分他们呢?
6、引导学生理解生词的意思。
7、进行生字的组词练习。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鼓励进行说话练习。
(二)进行词语抄写、说话练习。
出示投影:
1、学生自己朗读词语,画出不懂的词语。
2、指学生开火车读词语。
3、互相交流不懂的词语意思。(老师重点指导)
4、学生学习运用词语。选择自己明白意思的词语,进行说话练习。要求:
可以说一句也可以说几句。
5、先指有能力的学生进行说话,给其它学生做个范例。
6、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然后说给同位听一听,互相进行纠正。
7、指学生进行词语的造句练习,集体点评,提高造句能力。
8、你认为课文中还有哪些词语比较好,说给大家听听。
9、老师可以适当的进行板书,指学生进行说话练习。
(三)畅所欲言
1、你对这首古诗句有哪些了解?(指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资料)
2、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3、老师可以简单的讲解古诗的意思。
4、学生再进行语句的朗读,一边读一边结合自己理解谈话。
5、练习说话
三、课堂小结:
课堂中我们进行了生字、词语和句子的练习,课下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把阅读熟练读熟练。
四、作业
收集有关话语的谚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继续学习《语文天地》,学习阅读《难忘的一句话》、初显身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语文天地》。
二、讲授新课:
(一)学习名人名言,进行抄写练习。
1、出示名人名言:
2、自己读一读着这几句话,说说你觉得这几句话说怎样?
3、指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4、你能读懂几句话?指学生说说。你喜欢哪一句?
5、自己在练习簿进行抄写练习。
(二)阅读课文《难忘的一句话》。
1、昨天大家在课下进行了预习,画出了自己读的不熟练的词语,下面我们再来读读这篇课文。
2、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每一个生字的发音。
3、指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复述,了解课文的内容就可以。)
4、你觉得的这故事中有什么值得你去学习的?(进行语言练习,提高表达水平)
(三)学习金钥匙——怎样做讨论主持人。
1、学生自己练习,然后指学生进行讲解。
同位互相商量一下
2、教师带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同学都把自己准备好话说给同学听一听,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时,教师要进行个别辅导.
3、小组竞赛,评选优胜
最后评出:
"最会说 ------说得清楚,普通话讲得好.
"最会听"------同学们听得好,能同学提出优点与不足
4、介绍经验,集体交流
在班级中交流,教师提出不足与优点
尝试演一演,在集体中评价
教师小结:转述问题要简洁明了,内容准确
作业:
1 、预习课文《春潮》
2、查找相关的资料,记录到资料本上,读熟练。
春潮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衰竭、山涧、崩溃、禁锢、喀嚓、驯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
 3、感受春潮的气势磅礴和春天不可抗拒的力量,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体会中国人民拼搏向上的无限的生命力(只作简单了解)。
 4、学习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学会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会春潮的气势和春天不可抗拒的力量。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讲解法
教学环境
教学过程:
一、寒风凛冽,向往春天
 寒冷的冬天将要远去,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大地上万物跃跃欲动,将要爆发出埋藏了一冬的活力,势不可挡!
 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欣赏在我们这里难以见到的奇景――春潮。(板书课题)
二、暖风习习,走入春天
 1、同学们,你们见过“潮”吗?谁能把你所知道的或想象到的情景告诉大家?(学生交流)
 2、作家冯德英在他的作品《苦菜花》中就描绘了那波澜汹涌的春潮来临的情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春潮》。(指名读课文,找朗读较好的学生,能够起到示范作用。)
 3、听完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可以说说知道了什么或有什么感受,也可以提出疑问。
 4、课文介绍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春潮的形成和春潮的不可抗拒的威力。)
三、溪水淙淙,观察春天
 1、英国诗人雪莱有句诗是这样说的:“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就让咱们像作者那样仔细的观察春天吧。(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
 是啊,寒冷的冬天已在撤退,而温暖的春天正在进攻。你能在文中找出描写 “春天在进攻”的词句吗?自己试着读一读。
(指名读,并说一说春天在进攻表现在什么地方。) 
(1)“寒冷的威力已在衰竭,朝阳处雪已融化。”
(2)“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冲开了山涧溪水的冰面。”
 (3)“那巨大的冻结在岩层上的瀑布也开始活动了……冲到山下,流进大江。”
(4)“那冰封的大江……逐渐变酥了,变软了,颜色也变暗了。”
 为什么不说“大江上的冰面变薄了,慢慢开始融化了” ,而是说“变酥了,变软了,变暗了”呢?(学生讨论,体会用词的巧妙。)
 教师小结板书:雪已融化→冲开溪面→瀑布活动→大江变了 
 读完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仿佛看到溪水淙淙,感觉春天即将到来啦!)
 2、 指导朗读第二段。
(1)再试着自己朗读这一段,边读边想象描写的景象。
(2)指名读,指导朗读时要用慢语速和低语调。例如:“逐渐变酥了,变软了,颜色也变暗了。”等。
(3)自己练读,小组赛读。(以活泼的形式给孩子们充分朗读的时间去体会和感悟春潮的刚刚形成时的“微弱”和蕴含着的具有生命力的春的气息。)
 3、引导背诵:
(1)出示:
 山的背阴处虽然还,可是寒冷的威力已在。朝阳处,雪水顺着,冲开了。那巨大的也开始活动了,流水声一天天,最后成为一股,,。那冰封的大江在,在,逐渐,,颜色也。
(2)自己试试看,能不能把这段话背下来。
四、大江复活,欣赏春天
 1、春潮就在慢慢地孕育着、积累着,期待时机成熟的时刻的到来,那时它要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都释放出来!“终于有一天,在寂静的黎明中,突然传来了山崩地裂的声响”(引读第三自然段。)
 2、读完这一段,你认为这是一种怎样的场面?用一个词语来表示。(学生可能说出波澜壮阔、气势宏伟、势不可挡等等。)
 3、指导读。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呢?和第二自然段相比,在语速和语调上会有什么不同?(利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朗读指导,学生更容易体会文中描写的情景,也更能够体会到朗读应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
(1)读感悟,练读课文。
(2)播放排山倒海的潮水的声响,让孩子们想象春潮宏大的气势与壮观的景象。
 (教师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这样更容易进入情境,进而感悟文章,读好文章。)
 朗读并想象以下词句:
 ①“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体现出迎接春的来临的那种美好的心情,应用高兴的语气来读。) 
 如果把“挤”了进来换成“钻”了进来行吗?为什么?
 ②“被禁锢了一冬的大江奔腾着,汹涌着,以它那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开了坚冰,呼叫着,撞击着。”
 ③“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山一样地竖了起来,又摔倒下去,发出喀嚓喀嚓的声响,溅起一片片雪白的浪花。滚滚的春潮把坚冰击溃了,淹没了,迫使它驯服地和残冬一起向远方流去。”(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把当时的情景写得如此形象生动。)
 4、配乐朗诵(以潮水汹涌澎湃的声音作为背景音乐),辅助感悟。(引诵,帮助学生背诵本段,积累语言。)
 5、发挥你的想象力,如此有爆发力的春潮使你想到了什么?
五、春潮澎湃,赞美春天
 1、出示课件:春天刚刚逼近,雪水融化,溪水淙淙,大江开冰的奔腾汹涌的情景。
 2、看了刚才的录像,你能用自己的话赞美一下美好的春天吗?
 3、带着你的这些感受再去读读这篇课文,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六、拓展阅读,比较春天
 给同学们推荐三篇文章:
 1、郁达夫的《古都的秋》(这篇文章表现了秋的萧瑟、凄凉和阴霾的情景。)在读时,和我们学过的《春潮》比较,看有什么不同。
 2、朱自清的《春》,读后看它让你感受到的是什么?
 3、冯德英的《苦菜花》,它能帮助你更深刻的了解《春潮》的含义。
小结 感受春潮的气势磅礴和春天不可抗拒的力量,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只要我们学习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学会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我们也能描绘出祖国的壮美山河。
板书设计:
        春 潮
春在进攻:雪已融化→冲开溪面→瀑布活动→大江变化着
大江复活:坚冰崩溃→波涛汹涌→呼叫撞击→驯服地远去
教学反思
以活泼的形式给孩子们充分朗读的时间去体会和感悟春潮的刚刚形成时的“微弱”和蕴含着的具有生命力的春的气息。
主备:张萍 副备:谭红瑜 谭敏 李春芳
三月桃花水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读“绚”“纤”等生字和课文中“琴弦”、“裹着”、“草如茵”、“掬一捧”、“应和”、“袅袅炊烟”等词语。并能理解课文中“绚丽”、“催促”、“草如茵”、“纤细”、“应和”、“竖琴”、“沉醉”、“柳如眉”等词语。
  2、能够正确书写生字词。
  3、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若要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热爱祖国山河的赤子之情。
教学难点:
  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能找出课文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的句段,并能体会若要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使用这些修辞方法的用意,感受本文“文字优美、意境清新”的特点。结合平时学生作文中词语贫乏、句式老套的毛病,鼓励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学习模仿造句、写话。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熟读成诵的习惯,既能使学生积累优美词句,又能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语流、语感能力。
教具准备:
  乡村生活、生产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
教学环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昨天,老师带你们看了一次春潮,现在耳边好象还响着轰隆隆的春潮声。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三月的桃花水边,到那里,我们又会有怎样的奇遇呢?
 (板书课题:三月桃花水)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读不准的字词。
  2、指名分节朗读,教师相机订正错误的读音。
  3、结合学生的质疑学习生字:(辨析字音、字形)
  绚  弦  纤  和(多音字)  袅  茵  掬  裹(衷)  淌(躺)  犁(梨)  瓣(辩)
  4、学生两人一组,齐读课文,互相检查是否读准字音。
  5、教师提问:这篇课文描写的三月桃花水,给你们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三月桃花水是美丽、迷人、令人陶醉的)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和情感来读课文?(用欢喜的心情、轻快的朗读方式)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画出课文中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6、学生质疑。(对于学生提出的、较容易的字词问题,如果有其他学生能够解决的,就应该多让学生用自己的表达方式、理解方式解决,因为这是学生的初步自学过程,不要要求尽善尽美。对于比较难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继续学习。)
  三、再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比一比谁读得流畅而有感情。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这一段文字里有几句话?是什么句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在课文中找出和这两句话对应的段落。(两句话,是疑问句,分别对应3、4自然段和5、6自然段)
  3、教师引导:
  “是什么声音”――三月桃花水的水声(把“流水声”比喻成“小铃铛”的声音,清脆悦耳。)
  “是什么光芒”――三月桃花水的水面(把“明镜”般的水面比喻成“丝绸”,明亮耀眼。)
  四、布置作业:
  1、感情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选择自己理解了的词语造句)。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朗读情况:
  1、让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自己认为能读得最好的段落。
  2、提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你为什么觉得这段比较好读?
  (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如果没有明显的错误,就不要否定学生或幼稚或离谱的回答,因为这是孩子对课文的初步感知,即使有不够准确的地方,教师要重在适当引导,而不是强调唯一答案。也可以就此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鼓励他们完整、准确地表达。)
  二、学习课文:
  1、齐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当你读这一段时,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景象?
  2、课件展示。
  3、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点拨:
  “呵,河流醒来了!”――一个语气词“呵”,表现了若要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乍见春水的兴奋之情;一个“醒”把被束缚一个冬天的河水重获新生的喜悦写活。(拟人方法)
  流动的水在舞动朝霞,水中的浪花、旋涡,在若要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笔下成了“樱花”“酒窝”(比喻)
  4、分男、女生读描写“水声”、“水面”的段落。
  5、小组自学: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它弹奏出哪些不同的音乐?这些不同的音乐与乡村生活有什么关系?
  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为什么是明镜?它照出了什么美景?
  6、教师提问:
  课文的第3―6自然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找出来,读一读,思考:若要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为什么这样写?(把“桃花水”比喻成“竖琴”“明镜”,把“波纹”比喻成“琴弦”,第4自然段运用了排比、拟人方法,把“柳枝”比喻成“长发”,把衣着艳丽的“姑娘”比喻成“花瓣”)
  7、学生自由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联系上文,思考:为什么三月桃花水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结尾表达了若要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怎样的感受?(因为桃花水与农村生产息息相关,所以比金子还贵,因为它纯净透明,所以比银子还亮。)
  8、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思考:读《三月桃花水》和读《春潮》时,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三、拓展
  1、反复朗读课文中优美句段,模仿句段,写一写四季之一的自然景观,或写一写春天游园的见闻(也可安排在课后进行)。
  2、感情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发挥想象:如果你是三月桃花水,你会对燕子、垂柳、姑娘等照在水面的朋友说什么?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并尝试背诵。
  2、形近字组词:
     梨  鞠  纤  瓣  鸟  裹  琴
     犁  掬  迁  辩  袅  衷  铃
     辫     衰
     辨
板书设计:
             三月桃花水
        什么声音?      竖琴
                   沉醉
        什么光芒?      明镜
小结
《三月桃花水》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这篇散文,不仅文字优美,意境清
丽,而且文章结构精巧,前后文之间,有问有答,各个段落在错落中,又有句子的重复和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令人身心愉悦同学们应该边读边想象,把对春天、春水的喜爱、欣赏之情带到朗读中。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首先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包括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性的自学朗读和课后巩固性的朗读;课堂采取各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熟悉生字词的字音,初步了解课文意思、课文结构,以及初步感知课文的意境;在各个思考问题的设置和回答的过程中,都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再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串讲课文,教师只要针对课文中疑难之处进行适当引导、点拨,学生就能在自我领悟的基础上,逐步深入课文的精妙之处,更能真切的与若要查找本课更多资料,在情感上自然而然地产生共鸣。
语文天地二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学习摘录笔记,针对景物思路严整地提问方法。
2、能力目标: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学会查资料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指导学生在具体环境中使用语言;指导学生修改习作,“有声有色”是较高的标准。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2、学习摘录笔记,针对景物思路严整地提问方法。
教具准备:投影仪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语文天地》第一题、第二题、畅所欲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语文天地》。
二、讲授新课:
学习摘录笔记,进行组词练习
1、出示投影片:
2、学生自己读生词。想一想:体会动词的作用是什么?
3、学生进行小组内交流。老师进行巡视了解情况。
4、指学生回答。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完整。
5、这些生字形状差不多,那么我们怎么来区分他们呢?
6、引导学生理解生词的意思。
7、进行生字的组词练习。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鼓励进行说话练习。
三、学习古诗
1、你对这首古诗句有哪些了解?(指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资料)
(有关诗人、年代、古诗词的意思)
2、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3、老师可以简单的讲解古诗的意思。
4、学生再进行语句的朗读,一边读一边结合自己理解谈话。
5、练习说话
四、课堂小结:
课堂中我们进行了生字、词语和句子的练习,课下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把阅读熟练读熟练。
作业设计:
1、诵古诗词,说说古诗词的意思。
2、搜集礼貌用语、以小组为单位,贴到教师的留言板上,学习运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开卷有益“泼水节”“抢春水”、“畅所欲言、
学习过程:
一、读一读《泼水节》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采用学到的各种方法。
围绕“泼水节”写了哪些内容?
2、读课文之后,有什么疑问提出来。
3、小组交流。
能在小组解决的就在小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进行全班交流。注意在学生提问的时候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对于那些提问比较有意义的同学进行及时表扬。
4、全班讨论。
5、全班进行朗读,分小组朗读,自己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
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短文的意思。
二、学习《抢春水》
1、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阅读短文《抢春水》。
2、默读短文,查字典或与他人交流解决其中的生字。
3、划出你感兴趣的词语。
4、短文有几个自然段?
5、逐段指名读课文,思考每段主要说的是什么?对较难归纳的自然段,教
师加以指导。
6、分小组朗读。
四、畅所欲言
课前搜集民间传说,生动、流利地讲述富于春天农谚的故事。
引导学生介绍、交流自己的搜集方法,掌握一些效率高、简洁明了的学习方式。
五、课堂总结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交流感受的能力。
 3、体会春景的美丽,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具准备 自制课件(朗诵伴奏和相关图片)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观察想象 讲解法
教学环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
春天是一个鲜花烂漫、充满生机活力的季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春景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了解他么?(交流杜甫资料)
 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之后,杜甫终于过上了安定的日子。这一年,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到处鸟语花香。这天,江水的歌声,孩子的笑声,鸟儿的叫声,吸引着杜甫走出了草堂。他沿着江边一路走来,寻找春的气息。不知不觉间,一幅美妙的画卷展现在眼前,花儿是那样美,草儿是那样翠,宛如仙境。原来他来到了邻居黄四娘的家门口。望着这一美景,诗人灵感突现,才思泉涌,他飞奔回家,挥笔成就了这一千古绝句。(配乐范读古诗)
 好,下面的时间交给同学们,请你们借助课件的注释和老师布置的预习,自学这首诗。
二、学习古诗
 1、理解词语。
 我们一起朗读古诗。(齐读)
 现在我请同学们当小老师,把你自学中读懂的讲一讲。我们都知道要学会一首诗,首先要理解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谁来讲讲你理解了哪些词语?(江畔:江边。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蹊:小路。压枝低:把花枝压弯了腰。留连:舍不得离开。自在:自由自在。)
 2、理解诗句。
 同学们学习词语又快又好,我相信大家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也初步理解了诗句。谁来说说你理解了哪一句诗?(不用按照顺序)
 谁能按顺序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地说出来?(教师引导)
 3、有感情地朗读。
 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我们知道这是一首写景的诗。
 那么,诗中主要写了几种景物?(花,蝴蝶,黄莺)
 哪句写花?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谁能用一个词概括?谁来朗读这两句诗?(播放繁花的图片)
 让我们齐读这两句,来赞叹这欣欣向荣的春天。
 前两句写花,后两句写什么?(蝴蝶,黄莺)蝴蝶在花丛中干什么?(翩翩起舞)黄莺呢?(放声歌唱)如果你是美丽的蝴蝶,可爱的黄莺,游戏在这美景中,会有什么感觉?怎么读?(读,评)让我们一起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齐读)
 诗中写了这三种景物,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赞美春天)让我们怀着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朗读这首诗。
 4、理解意境。
 哪位同学认为自己学的最好,读得最棒,就站起来,像一位诗人一样和着音乐朗诵这首诗。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认真听,听他的朗诵是否能将你带入这一美景之中?
三、总结学法:(课件出示)
 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读诗句、悟诗情。
 下节课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第二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游园不值》。
板书设计:
               花多美
    江畔独步寻花(愉悦)  蝶舞
莺啼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默写《江畔独步寻花》
2、回忆第一首诗的学法
二、学习《游园不值》
 1、了解作者。叶绍翁是南宋中期诗人,作为南宋江湖诗派的一员,写下了许多描写田园风光及生活的诗作。
 2、释诗题。
(1)齐读诗题。
(2)从诗题上你知道些什么?读懂了什么?(释“园”、“不值”:诗人前去游园,园主人不在,没能进到园子里。)
3、抓字眼,明诗意。
(1)出示插图。春季的一天,诗人望着窗外春天的景象,不由得兴致勃勃,想去朋友家的园子里畅游一番,欣赏园中春景,于是便乘兴前往。到了朋友的住处,在园子门外看到了什么?(请生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2)学生汇报。
(3)诗人是怎样写下自己看到的景象?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
(4)哪些诗句描写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象?(请生读诗句。)
  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及诗歌的内容。
(5)小组讨论交流,学生质疑。
 应:原意“应该”,这里指“大概”、“可能”。 怜:爱惜。
(6)汇报小结。大概是园主人爱惜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
4、读诗句,悟诗情。
(1)教师范读,指导节奏与重音。
  应怜 / 屐齿 / 印 / 苍苔,小扣 / 柴扉 / 久 / 不开。
  春色 / 满园 / 关 / 不住,一枝 / 红杏 / 出 / 墙来。
(2)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诗人虽然未能进园观赏,但春天的勃勃生机依然到处可见,一枝露出墙头的红杏使诗人联想到满园繁花似锦的春色。(观察书上插图)此时此刻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愉快、高兴、陶醉、赞美)
(3)指导感情朗读。你们能读出这种感情吗?请生读――齐读
(4)指导背诵课文。你们也仿照诗人来到园子门外,看到这美丽的春景时,你又是如何情不自禁地吟咏出这首诗歌的。(走到黑板挂图前,加入动作)
五、拓展延伸
春天的景色是如此迷人,你们观赏到这美景时心情怎样?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表达你们的心情。(可吟诗、画画、习作等)
六、小结
在诗人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鲜花烂漫、充满生机活力的季节——春天,其实我们也可以走进大自然去寻找春天,然后用我们的比把春天描写的更加灿烂多姿。
板书设计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叙事
小扣/柴扉/久/不开。
爱春天
春色/满园/关/不住,
名句 想象
一枝/红杏/出/墙来。
教学反思
我认为这古诗两首的学习,我抓住了课文的主线,第一首是抓准了景,第二首是作者的心理变化。因此,课堂上,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
种一片太阳花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太阳花的喜爱之情和所寄托的意愿,联想到
具有太阳花品格的人。
  3、理解个体太阳花生命的特点――生命如此短促,却又如此顽强,联想到具有太阳花品格的人。
  4、观察学习生字、积累新词。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太阳花的喜爱之情和所寄托的意愿,联想到
具有太阳花品格的人。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观察法 讲解法
教具准备:教师:小黑板、录音机、磁带、太阳花的图片。学生:读通课文,
做批注。
教学环境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平时,你最喜欢哪种花?为什么?能说出花的
特点吗?
2、同学们说了很多花,它们都有各自的美丽之处,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
识一种太阳花(出示太阳花图片)。看到这个花名,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发言)
  的确,太阳花是因为特别喜欢阳光而得名。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作家李天芳笔下的太阳花有什么独特的魅力?
  板书课题:种一片太阳花 (学生跟着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句句响亮、字字清楚。
  2、学生上前板书不理解的词语。
  3、谁在预习中了解了哪个词语的意思,与同学交流一下,全班汇报。
  4、指名读课文,让学生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为什么要种太阳花
  ?太阳花开得灿烂多姿
  ?单独一朵太阳花的特点
  ?来年还种太阳花
  5、默读课文,根据板书的线索,把课文划分为四部分。
  三、细读悟情,挖掘太阳花的美
  在自然界里有很多美丽的花儿,可为什么我们选择种太阳花呢?
1、快速度浏览第一部分(1――3自然段),找找其中的原因。(其一:对色彩的渴望。其二:太阳花比较好“服侍”。)
  2、 通过刚才的朗读,太阳花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你觉得太阳花怎么样 (板书“美”)
  3、请同学们带着欣赏的语气大声朗读5――8自然段,画出描写太阳花美的句子。
  4、请同桌交流一下画出的句子。指名学生读画出的句子,配上音乐,请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太阳花开的情景。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和同桌说一说。
  教师相机进行总结并板书:(1)色彩美(主要是5―7自然段)
  (2)经久不衰(顽强的美):第8自然段
  5、展示太阳花图片,直观感受。
  6、太阳花如此美丽,却又经久不衰,这是为什么呢?
  请你读读8、9自然段,找一找原因吧。(单独的一朵花生命特点:朝开夕谢,朵朵精神充沛,不遗余力。从整体上看,它们总是那样灿烂多姿,生机勃勃。)
  谁能说一说为什么太阳花经久不衰?你能用书上的句子来回答吗?不写单独的一朵太阳花行吗?
  让我们带着赞颂、欣赏的语气来读读第9自然段。(齐读、指名配乐读)
  7、看着这样的太阳花,你有何感想呢?它的生命那么短促,却能做到灿烂多姿,你从中想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最后两个段落,找找答案吧!同桌交流读书感想。
  8、为什么来年还要种太阳花?在你的生活中有和太阳花一样的人吗?小组讨论交流。
  四、拓展
  1、小结:是的,太阳花就像那些珍惜时间的人;像那些顽强拼搏的人;像那些为革命而牺牲的烈士……虽然他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却经久不衰,流芳百世。美丽的太阳花有着美好的品格,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太阳花的这种美好的品格,不是吗?
  2、请同学们试着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进这篇课文中,选自己喜欢的段落再读一读。
五、作业
  1、课后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幅《太阳花》。
  2、课外阅读推荐:《白杨》
板书设计:
             种一片太阳花
            为什么要种太阳花 色彩美
  学生板 太阳花开得灿烂多姿 美
  书词语 单独一朵太阳花的特点 经久不衰
            来年还种太阳花
            借花 ---------------------->喻人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体会感情,个性化朗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师生互评,从评价中体会怎样读书更能表达感情。
3、再读,体会文章深刻的内涵。
二、学习生字
   1、小黑板示字:躁 斓 圃 侍 乍 缤 偃 蕉 慵 炽 蕾 婪 沛 旺 昌
   2、读准字音、理解字义、组词。
   3、学生观察生字,写自己最拿手的生字。
   4、集体交流是怎样写好的。
   5、选学生认为难写的字,集体交流怎样写好,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斓 偃 蕉 慵”的结构;“沛”不要把字形写错。)
   6、学生写字。
   7、展示学生作品,评议“小小书法家”,交流经验。
三、积累词语
   1、这篇课文有许多词语用得恰到好处,请你认真找一找。
   2、学生活动、交流:
   斑斓多姿  鲜艳夺目  郁郁葱葱  银粒儿  短促  花蕾
   慵倦无力  缤纷五彩  偃旗息鼓  美人蕉  空暇  贪婪
   莫衷一是  灿烂多姿  生机勃勃  经久不衰 炽热
   兴旺发达  繁荣昌盛  充沛    乍开   服侍
   3、你能选其中几个词语各说一句话吗?
   4、设计摘录卡,积累词语。
四、作业
   1、查找有关花的词语,摘录在摘录卡上。
   2、在习作中运用所积累的词语。
   教学反思
本节课开课能把学生引到美住课文四部分的主要内容,从而携领全文;读重点语句,细读悟情,挖掘太阳花的美,学生学得扎实、主动、热情;太阳花的情境之中,激起学生积极参与和学习的欲望;初读课文,抓美且经久不衰,是什么原因呢?让学生再读第三部分课文,讨论研究花美的原因及重点写单独一朵花的原因,联系自己身边的人,学生有所思有所感,体会到做人的道理。整节课环环相扣,学生学得活而有序,在主动学习知识锻炼思维能力的同时,体会做人道理,得到人文关怀。第二课时书写指导、积累词汇扎实有效,注重了方法、能力的培养。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结合本地、本班学生特点进行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
果。
花之咏
教学目的  
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独立识字,学会本课8个生字。
  2、引导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第一人称和拟人化的写作手法,并能运用这种写法仿写一段。
  4、通过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美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
教学重难点 对“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讲解法 练习仿写
教学环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儿吗?谁来用最美的语言赞美自己所喜欢的花儿呀。
  2、板书课题:花之咏
  查字典,说说“咏”是什么意思?
  结合预习,想一想“花之咏”是什么意思?(花之咏就是花的歌唱)
  花到底对我们唱了些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吧!
  二、自读自悟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2、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什么?把自己在课文中遇到的难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同学之间互读,检查字句读得是否正确。
  4、互相交流读完课文的感受。
  三、全班交流
  1、谁愿意代替花儿“唱”出自己的心声?(指名读)
  2、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生生互评)
  3、说说花儿表达了自己什么心声?(生答)
  4、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准备。
  四、词句摘抄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互相交流。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聆听花儿的心声。
  二、品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对喜欢的段落可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喜欢的理由。
  3、选自己喜欢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读后的感受。可以用语言交流,也可以画一幅画,唱一首歌,吟诵一首诗词。
  (1)谈到第4段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感受,体会花儿的美好寓意。
 (2)第7段是文章的重点段,谈到第7段时教师可以相机向学生介绍作者的资料,使学生明白“追求光明”是花的崇高理想,也是作者的追求,让学生感悟课文借花喻人的特点。
  三、感情朗读
  1、配乐朗读课文。
  2、朗读比赛。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学生充分交流对每段的理解感悟之后,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诵读加深对文章的感悟。]
  四、小练笔
  1、根据前四自然段的结构特点,试着仿写一段。
2、互相交流。
  五、总结全文
  学习了纪伯伦的《花之咏》,我们从花儿的自我歌唱中,不但感受到花儿的美丽,而且体会到作者的崇高理想与追求。
板书设计
花之咏
我是(一句话、星星、女儿、) 感受美好
我是(礼品、彩冠、赠物) 奉献美好
草原上、空气里、黑夜 追求美好
宣报、告别、招徕、 拥抱光明。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文笔清新、想象瑰丽、比喻新奇,作者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写出了花的心声,表达了作者对美对光明的追求。由于课文内容较简单,而且学生已经有了前两课的学习经验,因此教学时我以读为主,通过多个层次、多种方式的朗读,让学生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读后谈出自己的感受,使他们在读
中理解,读中积累,读中感悟。
语文天地三
教学目的
掌握读一读,我的摘抄笔记等部分内容。
教学重难点 摘抄的技巧
教学方法 练习法 阅读法
第一课时
一、我的摘抄笔记
1经久不衰 偃旗息鼓 短促……
2 湛蓝 孕育 啜饮 ……
3 我是一颗星星,从湛蓝的天幕坠落到碧绿的地毯……
二、读一读
锦上添花 花好月圆 花团锦簇 花枝招展 朝花夕拾
铁树开花 奇花异草 流水落花
吴兴杂诗
交流四水抱城斜,
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
不深不浅种荷花。
学生多读成诵,此四句诗选自清朝阮元《吴兴杂诗》。本诗作于阮元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全诗共分四句。
第二课时
一、开卷有益
1、以自读为主学习《朱德与兰花》:
2、查找生字、词;
3、提出不懂的问题;
4有感情朗读……
二、笔下生花
1、我最喜欢的花
2、想像作文:我是——花
3、鲜花送给——
三、初显身手
观赏鲜花,用花打扮我们的教室。收集鲜花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