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三年级教案 > 三年级下册《燕子》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燕子》教学反思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08W 次

  三年级下册《燕子》教学反思1:

三年级下册《燕子》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燕子》这一课的时候,课堂上有这样的情境:

师:《燕子》是一篇经典散文,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它非常美,美在以下四个方面:外形美 、春之美 、飞行美 、歇息美。接下来分小组学习。

生:(小组成员商量研读专题)

师:出示研读方法:

1、自读课文,找出哪些词句最能反映这方面的美;

2、细细品读这些词句,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旁边;

3、小组交流补充;

4、讨论怎样读好这一节?练读。

生:学生研读。

师:巡视并参与研读。

生:汇报交流。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的学习在教师的辅导下,井然有序,由于教师在旁只是指导学习方法,整个学习过程就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天地。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研读专题,学生有发挥的空间,根据自己的兴趣或擅长来选择,在这样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里,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创新。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学,给学生空间发挥,但这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有计划地创设情境,有目的地指导学习,课堂上的每一个过程都在老师的控制中。在刚才的片段中,还有这样的环节,让学生在研读时细细品读这些词句,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旁边。这个学习要求就是在尝试着让学生创新,把自己对词语,句子甚至段落的看法、体会写下来,不管字数多少,都是学生真实的体会和见解,事实证明,效果不错,有不少学生能写出与众不同的看法,如有学生选择研读“歇息美”,有如下的体会:我觉得作者把休息时的燕子写得很传神,把燕子比作音符,非常恰当,这样的比喻更能突出燕子的美,我们写作文时可以学习它。通过自己朗读课文,有如此多的感受,多角度,多方位,真的很难得。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不但自己积极思考,还和小组成员合作,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做有心人,经常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情境,尽量给学生多一些自由思考和发挥的空间,多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我想,这样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必定有帮助。

  三年级下册《燕子》教学反思2:

《燕子》这是一篇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燕子》教学反思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燕子》教学反思。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都一一跃然纸上,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作者用词准确传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味其内涵的滋味。我主要要抓住重点词语,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品味、欣赏,直至背诵,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和内化。本来以为学生很容易进入角色,可是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积极性不高,只有几个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显得没有生气。有可能是开学初,学生还没有进入学习的氛围中。就如体会小燕子飞行这一段内容时,我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学生能抓住“斜着身子”、“掠过”、“一转眼“横掠”……等体会到燕子飞行的轻快

有的也能从中体会到燕子喜欢春天,高兴了,还会变着花样飞行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燕子》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这些令人满意。课堂中往往唱主角的就是王迪、曹馨月等几位同学,耿仁政等几位同学往往处于一种无言的状态,这是让做老师的感到比较揪心的。这也应该是我课堂教学中需要突破的。如何吸引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讨论,从而提高语言的组织能力和阅读的理解能力。

  三年级下册《燕子》教学反思3:

《燕子》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在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该年级的教学要求,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几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2.理解课文,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3.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词语。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教学难点是: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教学策略的实施:

一.以读为主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本课教学我把朗读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以读为本、以讲助读”,我认为学习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外部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实现这一内化的过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所以我鼓励学生自读自悟,避免老师讲的多,提问多,大力提倡“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讲带动读、以问促进读”。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相互讨论、边读边想象中去学习朗读,去理解词语,去培养语感,去接受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因此“入境悟情”是我始终追求的教学境界。

二.情境的创设在语文教学,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学生对课文叙述的一切(,只有在情境中调动起学生的各路感官,让他们在情境中积极地观察、感受、操作,才能实现对语文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本课教学中我在情境的创设上是花费了一番心思的:

1.以生活体验情境。这课要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春天的特点。课前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或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以及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让学生对春天有一个切身的感受。可见,学生获得的体验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和感受课文。

2.画面再现情境。根据教材和学科的特点,这节课,我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精美的画面和恰当的音乐,加深了对课文描写的意境的直观感受,比如,青草、柳叶、鲜花、小溪流水、青山绿水、燕子、蝴蝶等,让学生体会到春天的特征和美丽。由此看来,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得这些生活经历有限、生活感受粗浅的低年级学生,不仅眼里有语言文字,还有相对应的形象画面,“符号”对应了“形象”,“形象”又激起了“情感”。

三.遗憾之处:

1.学习第三自然段中的比喻句,教学中,我觉得学生能够很容易领会,没有带领学生加以引导或想象,部分学生对对“正待谱写一曲春天的赞歌”根本不理解,因此对教学效果略有影响。

2.教学调控不够灵活有效,教学机智有待提高。今后在这方面要加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