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九年级教案 > 《卖柑者言》教案设计

《卖柑者言》教案设计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47W 次

  相关知识:

《卖柑者言》教案设计

作者刘基(1311一1375),明初大臣,文学家。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至顺年间举进士,为江西高安县丞,后任江浙儒学副提督,至正六年(1346年),任浙东元帅府都事,因反对招安方国珍被革职,回乡后曾组织地主武装,镇压当地起义军。又著《郁离子》,以寓言形式批判元末暴政。元至正二十午(1360年),应朱元璋邀聘,赴应天(今江苏南京)为谋士。陈时务十八策,朱元璋大喜,又辅佐太祖南定闽广,北伐中原,成为明王朝开国功臣之一。

明初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诸大典制均由他和宋濂等人议定,洪武三年(1370年)。授弘文院学士,封诚意伯。洪武四年辞官。后为胡惟庸辈所陷,忧愤而死。一说被胡惟庸毒死。谥号文成。他是元末明初著名诗文家之一,有些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的疾苦,客观上揭露了封建统治的腐朽。诗歌以古朴、雄放见长,散文富有形象性。有《诚意伯文集》。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近似于杂文的文体的特点。

2.掌握本文15个字的字形、音、义。

3.初步掌握分析倒装句的成分倒置。

4.感受“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一警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难点:

1.本文的15个字的字形、音、义,难写,难记。是重点也是难点。倒装句倒装句要联系以前所学的句子加以巩固。

2.理解“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深刻含义及其现实教育意义。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生平,联系“知人论世说”来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二.词语教学:

1. 人称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有“若、子、汝、女、尔、君、足下、公、先生、陛下”等。其中“君、足下、公、先生、陛下(对君王)、子”作第二人称时,是尊称,相当于“先生,您”。

例句:

○汝:※“汝亦知射乎”《卖油翁》※“汝心之固”《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汝”是“你”;而“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此处的“汝”是第二人称的复数,相当于“你们”。

○女:※“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硕鼠》“女”即“汝”,你。

○子:※“子将安之”《枭逢鸠》※“今子是之不察”《卖柑者言》※而独不足子所乎[您,表尊称]※“子何恃而往”《为学》

○尔:※“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君:※“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若:※“若所市于人者”《卖柑者言》“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足下:※“几仲司户足下”《答李几仲书》

第一人称代词有“吾、予、余、我、臣、愚、不肖、小人”等,其中“臣、愚、不肖、小人”等代替第一人称时是谦称。“孤、寡人、朕”是帝王诸侯自称。“之”有时也可以代第一人称“我”。

例句:

○吾:“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微斯人,吾与谁归”《岳阳楼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卖柑者言》

○予:“予观夫巴陵胜状”;“属予作文以记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予贸得其一”;“予怪而问之曰”《卖柑者言》

○余:“余闻而俞悲”《捕蛇者说》

○我:“何有于我哉”《论学六则》※“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彼不我恩也”《童区寄传》

○臣:“今臣使楚”《晏子使楚》※“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子:“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第三人称有“彼、之、其”等。

例句:

○彼:“彼知颦美”《效颦》

○之:“公与之乘”《曹刿论战》(“之”作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是特殊用法。)

○其:“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攘鸡》※“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

◎一词多义:

○若:若所市于人者[你]※干若败絮[像]《卖柑者言》※若毒之乎[你]《捕蛇者说》※曾不若孀妻弱子[如,比得上。]

○为:甚矣哉为欺也[做,干]※人之为学[求,做]※为其老[因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开,造]※良业为取履[替,给]※使子为使[担任,做]

○市:若所市于人者[买卖,这里指出售,卖]※置于市,贾十倍[名词,市场]《卖柑者言》※东市买骏马[名词,市场]※愿为市鞍马[动词,买]《木兰诗》※一人去为市[动词,交易,做买卖]※市者还,得童,大骇[(谈)交易]《童区寄传》※昨夜入城市[做买卖]

○于:①※置于市[在]不足以豪于众贤之间[在]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介词,在]今民生长于齐不盗[介词,在]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介词,在]苟全性命于乱世[介词,在]

②※若所市于人者[借词,给]

③※问姓名于士大夫[介词,向]告之于帝[介词,向]韩告急于齐[介词,向]

④※则移其民于河东[介词,到]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介词,到]达于汉阴[介词,到]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介词,到]

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比]苛政猛于虎[介词,比]

⑥※渐闻水声潺潺泻出于两峰之间者[介词,从]

⑦※贫者语与富者曰[介词,对]而归重于不孝[借词,对]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对于]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介词,对于]

○以:①※吾赖是以食吾躯[得以,来]

②※又以平生得意之文章[把]以缚背刃[将,把]

③※君子未尝以世之不用而废学问[因为]不以物喜[因为]孙膑以此名显天下[因为]吾以捕蛇独存[因为]

④※以君之力[凭借]公亦以此自矜[凭,靠]

⑤※以五十步笑百步[认为]先帝不以臣卑鄙[认为]

⑥※父以足受[用,拿,此指伸的意思]※杀人以梃与刃[用]王好战,请以战喻[用、拿]吾欲辱之,何以也[用、拿]

⑦※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第二个“以”是无义]

⑧※今以蒋氏观之[介词,从]

⑨※虏太子申以归[相当于“而”,连接两个动词]

○坐:※坐縻廪粟而不知耻[徒然,白白地]※坐盗[犯罪]※口技人坐屏障中[坐的本意]※满坐寂然[通“座”]

○业※良业为取履[已经]※吾业是有年矣[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业]※建伊、皋之业[业绩、功业]

○所:不足子所[那里]※父去里所[左右,表示大概的数目]至良所[处所,此指身边]

○具:干城之具[材具,此指人才]百废具兴[通“俱”]

○退:是进亦忧,退亦忧[指不在朝廷做官]※退而思其言[回来]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回来]

◎通假字:

○贾十倍[贾通价,价钱]

○将衒外以惑愚瞽也[衒同炫,炫耀]

○吾赖是以食我躯[食通饲,供养、养活]

○坐縻廪粟而不知耻[縻通糜,浪费、消耗]

◎词类活用:

○业:吾业是有年矣[业,名词作动词,以……为业]

○干:干城之具[盾牌,名词作动词,保卫]

○峨:峨大冠[高,形容词作动词,高戴]

 三.句式教学:

□倒装句:

1.谓语前置句:

○甚矣哉为欺也![相当于“为欺甚矣哉”,谓语提前,以强调语气。]

○甚矣,汝之不惠![相当于“汝之不惠甚矣”,谓语提前,以加强语气。]

2.宾语前置句:

○今子是之不察[“之”是提宾标志,即“今之不察是”]※“何陋之有”的“之”也是提宾标志,即“有何陋”。※“唯利是图”即“唯是图利”。※“唯命是听”即“唯是听命”。

○吾子未之思也[即“吾子未思之也”,在由“不、未、莫、毋、无”等否定词构成的否定句里,宾语如果是个代词,往往放在动词前面。]※“彼不我恩也”[即“彼不恩我也”]※时不我待[即“时不待我”]。

○卖炭得钱何所营[即“卖炭得钱所营何”,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往往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问女何所思”[即“问女所思何”]※“何苦而不平”[即“苦何而不平”]

※“吾谁与归”[即“吾与谁归”]※“子何恃而往”[即“子恃何而往”]

2. 定语后置句: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即“富僧者”]

○马之千里者[即“千里马者”]

3.介宾后置句:

※“吾尝疑乎是”[即“吾尝乎是疑”]

※“尝射于家圃”[即“尝于家圃射”]

※“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即“于帝告之”]

※“韩告急于齐”[即“韩于齐告急”]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即“于其上刻唐贤今人诗赋”]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即“于两峰之间者泻出”]

※“为小门于大门之侧”[即“于大门之侧为小门”]

※“杀人以梃与刃”[即“以梃与刃杀人”]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即“太守与客来与此饮”]

  四、课文分析:

◎卖柑者卖的“柑”有何特点?

[明确]“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分别从“光泽”“质地”“颜色”来写柑的外观好。

◎予贸得其一后,是如何来指责卖柑者的?(用课文原句来简述)

[明确]“甚矣哉为欺也”这是予指责卖柑者的话的要点

◎卖柑者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商业行为的?

[明确]认为自己卖柑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即“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仅仅是养家糊口而已。并且认为“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以此来回覆予的指责。

◎“世之为欺者不寡矣”中的“世之为欺者”指哪两种人?

[明确]指“佩虎符,坐皋比者”(武官)和“峨大冠,拖长绅者”(文官)

◎这两种人的欺世行为具体表现在哪里?课文哪句话最能表达这一内容。

[明确]“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 而不治理,坐縻廪粟而不知耻”

◎文中的文武官员的外在形象如何?用课文原句来回答。

[明确]“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浓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

◎文武官员们的外观威风凛凛,神气十足,但是却没有尽到其应尽的义务,拿国家工资却不办事。在卖柑者眼里这些人和什么很相似?

[明确]文武官员和卖柑者卖的柑一样,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卖柑者说了什么,使得“予”默然无以应?

[明确]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文章最后一段巧妙地揭露了文章的主旨?明明是作者借卖劣柑这件事,通过卖柑者之口来揭露政治腐败。却煞有其事地说卖柑者也许是东方朔一类的人,由于“愤世疾邪”而“托于柑以讽”。这是由于当时言论不自由,作者欲防止因写此文而遭受迫害。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