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蒙田《自画像》赏析

蒙田《自画像》赏析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55W 次

“每个人都包含人类的整个形式”

蒙田《自画像》赏析

——蒙田《自画像》赏析

姜广平

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从他的思想和感情来看,人们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个时代出现的一位现代人。

蒙田出身贵族,他早年学习拉丁文,在波尔多市念完中学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居简出,闭门读书思考。后来,他在政府部门任职,成为波尔多市议员,并两度被选为波尔多市市长,1562年他皈依天主教。蒙田自 1572年开始,直至他逝世的1592年,在长达20年的岁月中,他一直断断续续地在写他的随笔。他以对人生的特殊敏锐力,记录了自己在智力和精神上的发展历程,为后代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蒙田以博学著称,他对随笔体裁运用娴熟,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他的语言平易通畅,不加雕饰,文章写得亲切活泼,妙趣横生。你很难相信然而又不得不信的是,在我们与蒙田之间,竟然有着四百年的时差,却似乎没有任何对话的阻隔。

法国散文发展到蒙田手里,进入到一个转折期:散文登堂入室,终于在法国文坛上取得了一席之地。《随笔集》倾注了蒙田毕生的心血,它集十六世纪人文主义思想之大成,行文跌宕有致,议论风生,娓娓道来,亲切随和,旁征博引,知识渊博。

这在《自画像》里也可见一斑。特别是那些随手拈来的诗句,恰到好处地用来描写与说明自己的情形,非常贴切、生动。所以,这篇《自画像》,从行文这个侧面,也同样表现了蒙田学问渊博、性格随和晓畅这样的特点。特别是对性格的展示,正如他自己在《自画像之一》里讲的那样:“因为我性爱悠闲,而且十分喜欢无拘无束,我是有心要这样做的。”

《自画像之二》,紧随着上文,写自己“尽量密切观察自己,眼睛不停地盯在自己身上”,然而,这里笔锋陡转,将笔触放到了自己的精神世界的描画上:

我发现自己的懦弱和虚荣心好不容易才敢于直说出来。我立足虚浮不稳,觉得会随时摇晃,失却平衡。我的目光无定,自感空腹,饭后却不一样……

接着写到自己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品格和感觉,譬如沉重与轻快、很短与很长、有趣与乏味、乐趣和烦恼等。

“千种易变无常的行为,万般反复不定的思绪,集于我一人之身。”这一句,对自己作了概括性的描写与刻划,引起下文,使文章由分而总,谈及自己性格的各个侧面。不仅如此,作者甚至对自己的写作,也进行了截然不同的两方面的展现。从而将一个“不断前进,复又折回,反反复复”和思想上“总不能笔直前行,它飘忽无定,东游西串”的人文大师真诚奉献于读者的面前。

两篇《自画像》,其实分别从外形与精神两个维度,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十分真实而又非常完整的自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蒙田固然有种将自己呈现出来的写作欲望,然而,你不得不承认,这里的“蒙田”,已经更多的被注入了人文主义的东西,它在一个新的高度上,以随笔这一文学形态,令读者信服地表明了这样一种思想:“每个人都包含人类的整个形式。”所以,就这篇文章而言,它的两个部分,完美地表达了关于人的哲学思想与人性定位。

蒙田在他生活的时代已成大名,但一些著名作家,如卢梭等人指责他的作品充满了“可憎的虚荣心”“表面的真诚”,然而,他却受到了伏尔泰和狄德罗的推崇,他们赞扬他的作品 “明哲善辩”、“精于心理分析”, “文风简朴流畅,琅琅上口。”

无论先哲们如何评价法国散文源头的这位大思想家,在经过四百余年的考验之后,我们认为,历史证明了蒙田与培根、莎士比亚等伟大作家一样,是一位不朽的人物,他的随笔如他自己所说的,是“世上同类体裁中绝无仅有的”伟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