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粤教版选修课文《远行希腊》教案

粤教版选修课文《远行希腊》教案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78W 次

 一、课文解读

粤教版选修课文《远行希腊》教案

(1)作者简介。

见课文

(2)基本解读。

本文选自邓肯的《自传》。邓肯是现代舞蹈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妇女解放的先驱。她本人个性十分鲜明,生活经历富有传奇色彩。

邓肯的现代舞一向被看成是对西方传统的叛逆。但这并不意味着她的舞蹈是传统文化的断裂。恰恰相反,邓肯的现代舞正是在融会消纳了西方文明结晶的基础上才创建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古希腊文化对她的影响尤其突出。古希腊艺术的自然、朴实曾是她对抗僵化的经典芭蕾舞程式的有力武器。《远行希腊》便记录了古希腊文化对她的强烈吸引和深刻影响。

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的文明成就一向被西方传统视为至高无上的典范。邓肯远游希腊,目的是“朝圣”,也就是到西方文明的起源地,去与西方文化传统的经典做一次“亲密接触”。这并不是猎奇,也不是单纯的怀旧,而是去追随她一直追求着的艺术与美的理想,追寻艺术与美的永恒的秘密的答案。

邓肯的希腊之行是在对古希腊文化的熟悉和向往的背景下展开的。这使得她对整个旅程的描述充斥着一种热烈的情绪:不厌其烦的赞美,天马行空的想像,一发而不可收拾的抒情……文章的结构因此看来有些散漫。但“形散神不散”,作者的情感——她的率真、浪漫、热烈,贯穿始终。

这篇文章实际有两条线索,一条是邓肯实际的旅行线路,另一条是她的回忆以及想像。这样,不同的时空就交织在这篇文章中,形成一个立体的复式结构。另外,文中还穿插了大量的诗歌,这对所描绘的事物起到了补充说明的作用,并且赋予了文章一个浓厚的文化背景,进一步揭示了作者的旅行的宗旨。

本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加上城里的许多百姓都想来瞧瞧我们”,讲述自布林迪希港至卡瓦萨拉斯之行的见闻及感想。第二部分,自“我们天一亮即启程离开”到“在小轮船的甲板上看着这座城市渐渐变模糊、遥远,而我们开始航向帕特拉”,讲述自卡瓦萨拉斯至帕特拉之行的见闻及感慨。第三部分,为余下的段落,讲述自帕特拉至雅典之行的见闻与审美感受。

 二、习题解说

(1)第一题命题意图及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领会古希腊文化的影响以及它对邓茸的意义。

参考答案:邓肯到希腊去,目的是近距离接触古希腊文明,感受古希腊艺术的美与魅力。希腊的美主要不是在它的迷人风光,也不在它的独特的风土人情上,而是在它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中。古希腊文化艺术对后世的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哺育了一代代艺术家,它一直是艺术家汲取灵感和创新的源泉,它的美是不朽的。

(2)第二题命题意图及参考答案。 ’

命题意图:让学生体会细节描写在传记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细节如邓肯坚持乘小渔船航行爱奥尼亚海、手持桂树枝条引领马车前行、跳到亚斯普罗普塔玛斯河中“受洗”、称难喝的松香酒“香醇极了”,等等。这反映出邓肯的性格热烈和浪漫。

(3)第三题命题意图及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掌握传记写作中整理素材的方法。

参考答案:

地点 相关典故

圣塔模拉 奥德赛故乡,萨福失恋投海自尽,拜伦《哀希腊》诗歌

爱奥尼亚海 《奥德赛》中奥德赛海上遇风暴

卡瓦萨拉斯 奥林匹斯众神,酒神祭仪,苏格拉底,柏拉图

亚斯普罗普塔玛斯河 阿克洛俄斯河

斯特雷托 宙斯神庙

迈索隆吉翁 拜伦之死,雪莱之死,希土迈索隆吉翁之战,德拉克洛瓦的作品《迈索隆吉翁的突围》

雅典 雅典娜神庙

 三、相关资料

(1)现代舞。

现代舞蹈是受现代西方文化影响的产物。

19世纪末,西方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业革命产生以来,资本主义的腐朽制度引起了各国先进知识分子的痛斥与批判,其中以马克思主义号召无产者团结起来、共同推翻资本主义的腐朽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的思想最为科学。在同一西方社会背景下,还产生了许多其他思想,那些思想集中在文化艺术领域里则表现为各种现代主义艺流派,如表现主义、象征主义、未来派、意象派等等,把这些集中起来,就是非理性主义思想。非理性主义是对理性的批判,19世纪的理性已不同于18世纪启蒙时代的理性,它是被统治阶级利用的腐朽的理性。可以说非理性主义的产生与批判和否定资本主义腐朽统治和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关。

现代社会文化因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而迅速发展。20世纪上半叶现代社会文化的瞬息万变,新的事物还没有来得及被人接受就过时了。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空间技术、微电子技术、基本粒子、电脑、生物工程的发展,现代文化走向了后现代社会文化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信息时代”。这种社会现象说明了人类文明社会的动态发展状况。

从19世纪末发展至今的现代社会中所产生的种种科学技术,以及与之对应产生的现代文化艺术思潮都直接影响了现代舞艺术。

现代舞的产生与西方的社会结构、社会现实、社会观念、社会形态及文化习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种与古典芭蕾完全不同的新的舞蹈艺术的产生,还应当看到它与世纪之交以及20世纪初头二三十年中的科学技术、心理学、哲学、美学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艺术是文明的外化表现,20世纪的社会发展文明,就在这种艺术表现形态中反映了出来。

现代舞是受现代文学艺术影响而形成的,而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发端于世纪之交,它是以文学的象征主义和造型艺术的印象主义为发端的。美术家莫奈、雷诺阿等人采用了当时科技分析方法来作画,梵·高等人采用一种非理性的哲学态度通过作画来倾诉内心的情绪。20世纪20年代绘画艺术形成各种现代流派如野兽派、立体派、表现派、未来派、意象派等等。20世纪初出现的这些艺术流派,总称为现代派,它们有其共同点:①求新,追求不断更新;②提倡非理性主义,这里包含着心理学和哲学,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柏格森的直觉主义等;⑧没有固定模式,在舞蹈方面,它没有一定的规范可循。

现代舞受当时现代环境、现代文学、现代绘画和现代音乐的影响,也在舞蹈的结构和舞蹈语汇方面有了新的特点。20世纪,俄罗斯芭蕾团表演的芭蕾舞剧《春之祭》显示了它与古典芭蕾的许多不同点。该舞剧的作曲是表现主义的主要代表者斯特拉文斯基。舞蹈编导是著名舞蹈家尼金斯基。舞剧音乐的节奏很沉重、怪异且音响刺耳。40名男女演员身穿原始部落的宽松衣衫赤脚舞蹈。

1910年斯特拉文斯基给芭蕾舞《火乌》配乐使这一作品引起社会关注。斯特拉文斯基的《火乌》带有印象派音乐的痕迹和俄罗斯民音乐的丰富色彩,成为现代音乐的代表作之一。如果说,古典主义音乐是描绘自然的,浪漫主义音乐是抒发感情的,印象派音乐是表达对自然印象的,那么斯特拉文斯基的现代音乐则强调音乐家的主观色,表达音乐家的个人意念和内心的感情。与现代主义文学和美术相同,他的音乐以异国情调、神话气氛为媒介,自由地、象征地表达音乐的思想,把听众引导到神秘的境界中去。

但是,现代舞的风云人物当推依莎多拉·邓肯。她曾在伦敦、布达佩斯、柏林等地演出,每到一地演出,剧场里都挤满了反应热烈的观众,更受大学生们的狂热崇拜。她身穿古希腊式的轻纱宽袍,赤脚披发地按照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去自由舞蹈,这种舞蹈形态迷倒了欧洲大片观众。现代自由舞蹈的出现,与运用自然色彩的野兽派画家一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选自《外国舞蹈文化史略》,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2)伊莎多拉·邓肯。

伊莎多拉·邓肯,1877年出生于美国的旧金山,从小喜欢舞蹈,15岁当上舞蹈教师,1893年初次在纽约上台表演。邓肯天生丽质,黑眼睛,具有希腊美女式的高贵气质,身姿优雅,性格奔放热情,追求理想的爱情,认为“人生最伟大的东西是爱情”。由于无聊记者的渲染,使她在美国的声誉受到影响,1921年来到莫斯科,她在莫斯科创办了一所学校,在那里渡过了一生中最幸福和最有意义的时光。她也曾在德国、法国建立起舞校,但都未能长久坚持下来,这主要由于两个原因,一是经济的拮据,另一是她不愿使自己的舞蹈系统化,成为一种固定模式代代不变地相传。她的这种不使规范束缚身心发展的反叛思想成为现代舞的核心。

邓肯认为“大自然,尤其是大海起伏跌宕的浪漫节奏象征着宇宙间万事万物在地心引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基本形态和自由精神,而古希腊民间舞和瓶画上的舞蹈形象最能代表这种本质性的运动规律、基本形态和自由精神,因此,她以这两种带有逻辑关系的东西作为自己的动作来源。一种是大自然本身,另一种是最接近大自然的古希腊艺术作为自己的动作来源。”

(选自(日)石福恒雄《舞Nr52_》,日本纪伊国屋书店1974qz~N)

邓肯的舞蹈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从诗歌中汲取灵感,惠特曼的诗启发她去创造一种不带有丝毫狐步舞或查尔斯顿影子的美国式的舞蹈,这种舞蹈充满和谐、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一种脚踩巅峰、手伸太平洋、头顶蓝天的自由舞蹈:

2.舞蹈节奏讲求大海波浪式的线条,她从自然界的水、风、植物、生物中捕捉舞蹈表现的素村,寻找能够表现生命的力量,讲究动作的健康、崇高、从容和自在。

3.随着诗歌、随着音乐、随着自己心灵节奏去舞蹈。

4.强调自由的女舞蹈家要光彩照人。

邓肯的讲究回归自然的动作和动作的自然节奏的舞蹈思想,为后世现代篝理论奠定了基础。

所谓自然动作包括:

①对自然社会感悟及对自然节奏的服从。

②表现自然节奏的动作,如内收——外放、外开——内收、爬起——倒地、推——拉、弯曲——伸直等。

③过渡接连动作或移动身体的动作,如踏、走、跑、跳、跃、弹、蹦。滑、奔等,所有这些动作都是对简单的踏步或动作重心的转移变化。

④各种节奏性动作,如旋、扭、起伏、投掷、地心引力摆、朱梢摆、抖动、弯曲、伸直、击打和摇动。

所谓动作的自然节奏包括:

身体节奏,最常见的有呼吸节奏与心脏节奏。心脏节奏在舞蹈中还没有被很好地控制与运用。而呼吸节奏则被有意识地加以运用。在早期现代舞流派中如唯美舞蹈、自然舞蹈,在邓肯舞蹈中常常被利用。在邓肯的舞蹈中,常常运用的自然节奏的术语是内收和外放。依莎多拉。邓肯所强调的是舞蹈中的波浪节奏。

在大自然的所有节奏中,除去纯粹人体的呼吸节奏之外,波浪节奏最富感情色彩,现代舞就是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它深受舞蹈家之重视。舞蹈家仅从呼吸节奏、波浪节奏中就能派生出许多其他的节奏,而这些节奏构成了早期现代舞的动作。

(选自《外国舞蹈文化史略》,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3)古希腊文化介绍。

古希腊的多神崇拜

古希腊宗教仍属多神教,从家庭、部落到地区、城邦乃至泛希腊等不同昙次的崇拜应有尽有。在希腊的神殿之中,有旧神、新神、大神、小神、天神、冥神、外来神等。大神数十,小神成百上千,再加上山精树怪,不计其数。公元4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在自己的著作中曾提到罗马学者瓦罗曾辛勤搜集天神们的名称,结果搜集到3万个,这些神的名字都和远古时代人们身体、精神、经济、民俗等各方面的需要有关。这种情况的出现同希腊城邦林立和政治的长期多元化密切相关。与此相适应,为各种神灵兴建的神庙和举办的节庆祭典也多种多样,功能各异。除了代表旧神界的各位巨人之神,如提坦诸神、巨灵、乌刺诺斯、克洛诺斯和瑞亚之外,希腊人最信奉的是以宙斯为首的新一代天神,因其神宫建于奥林匹斯山上,故通称奥林匹斯众神或奥林匹斯教。奥林匹斯众神由十二主神组成:宙斯与赫拉,波塞冬与德墨忒耳,阿波罗与阿耳忒弥斯,赫淮斯托斯与雅典娜,阿瑞斯与阿芙洛狄忒,赫耳墨斯与赫斯提亚。有时希腊人也将狄奥尼索斯、赫拉克勒斯、克洛诺斯、瑞亚、阿尔甫斯等神祗列入这一家系。十二主神的出现与希腊正统宗教奥林匹斯教的形成是同步的。作为这一教派的主要信仰对象,它反映出希腊古典社会最典型、最正统的一面,是希腊城邦政治组织在宗教信仰中的反映。宙斯象征着希腊民族的统一、正义和法律,雅典娜征着智慧和城邦文明,阿波罗象征着光明和音乐,阿瑞斯象征着勇敢和战斗,阿芙洛狄忒象征着美貌,德墨忒耳象征着丰裕,波塞冬象征着航海平安,赫耳墨斯象征着商业繁荣,赫淮斯托斯象征着手工技艺,赫拉象征着合法婚姻……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是希腊正统宗教所反映的希腊人的社会政治理想。

雅典卫城

卫城坐落在雅典城中心一个不大的陡峭山顶上,高于平地70~80米。远古时,卫城只是作为御敌的城堡。到了公元前5世纪,雅典为了纪念希波战争的胜利,适应雅典在希腊的霸主地位,怕里克利开始大事修建卫城,将它建成一个宏伟壮丽的纪念性建筑群。一些大小不等的神庙,依山就势,高低错落,高高的耸立在卫城上。由于山势陡峭,只有西端一个通道可以上下,人们只要一登山,就可以看到左边矗立起一堵8米高由石灰石砌的基墙。墙的北面挂满了希波战争的胜利品,墙头上屹立着胜

利女神尼凯的庙宇。沿着基墙转弯,抬头可见雄踞于陡坡上面的卫城山门。一进山门,迎面便是雅典的守护神雅典娜的镀金铜像。走过铜像,在右前方的高台上,就是卫城的主要建筑物帕特嫩神庙,它是卫城的主殿,也是神庙中的皇冠。再向左偏转,便是奉祀传说中雅典人的始祖伊利特盎的神庙。

雅典卫城的建筑群为古代世界艺术中的杰作,整个布局自然和谐。卫城建筑不采用死板的对称和单调的重复,它与周围的自然界协调一致,几乎完全保留着天然地形的特征。帕提侬神庙雄踞于山巅之上,气势庄严而雄伟,是整个建筑群的核心。山门和其他庙宇起着陪衬和烘托作用,在艺术风格上,也都各有千秋。庙宇的大小和形式不同,柱式也不相同,它不仅综合了多利亚式和爱奥尼亚柱式的艺术风格,而且兼容并蓄,在形式上有所创新,从而丰富了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和周围的自然环境协调一致,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树,碧绿青翠的葡萄和橄榄树,再加上所有的建筑物都用白色大理石砌筑,在阳光照耀下灿烂夺目,给人以明朗和愉快之感。所有建筑物濒临港湾,蓝天碧海给人以开阔和

遐想之意。一些亲临其境的参观者都称赞这座著名的建筑群,不管是远处眺望,还是近处细看,皆是一幅细腻而又美妙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