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高二课文《汉家寨》教案

高二课文《汉家寨》教案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52W 次

《汉家寨》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散文作者以一连串的想象奇特而又恰如其分的语句,勾勒出一个贫瘠、死寂的汉家寨,向读者传达了一种寂寞无边、慷慨悲凉的情绪。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课文教案,一起来看一下吧。

高二课文《汉家寨》教案

[教学目的]

一、理清文章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次内容。

二、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初步感受其庄重、严肃、冷峻的语言风格基础上体悟、思考生命的意义,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难点]

一、分析课文层次及各层次的具体内容。

二、引导学生充分探讨、理解文章“坚守”这种精神对人生的意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从而进一步感受张承志散文的精神魅力。

课前:检查预习,疏通生字词。

褶(zhé)皱 曝(pù)晒 脚踝(huái)晕眩(yùn)(xuán)

俯瞰(kàn) 咀嚼(jǔ)(jué) 白炽(chì)

六合:指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

伫立:长时间地站立。 荟集:聚集。

峥嵘:高峻。 嶙峋:形容山石突兀、重叠。

俯瞰:俯视,从高处往下看。 决绝:非常坚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歌 《内陆高迥》 昌耀

内陆高迥 昌耀

内陆。一则垂立的身影。在河源。

谁与我同享暮色的金黄然后一起退入月亮宝石?

孤独的内陆高迥沉寂空旷恒大

使一切可能的轰动自肇始就将潮解而失去弹性。

而永远渺小。

孤独的内陆。

无声的火曜。

无声的崩毁。

一个蓬头垢面的旅行者西行在旷远的公路,一只燎黑了的铝制饭锅倒扣在他的背囊,一根充作手杖的棍棒横抱在腰际。他的鬓角扎起。兔毛似的灰白有如霉变。他的颈弯前翘如牛负轭。他睁大的瞳仁也似因窒息而在喘息。我直觉他的饥渴也是我的饥渴。我直觉组成他的肉体的一部分也曾是组成我的肉体的一部分。使他苦闷的原因也是使我同样苦闷的原因,而我感受到的欢乐却未必是他的欢乐。

而愈益沉重的却只是灵魂的寂寞。

谁与我同享暮色的金黄然后一起退入月亮宝石?

一个蓬头的旅行者背负行囊穿行在高迥内陆。

不见村庄。不见田垄。不见井垣。

远山粗陋如同防水布绷紧在巨型动物骨架。

沼泽散布如同鲜绿的蛙皮。

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盘。

河源

一群旅行者手执酒瓶伫立望天豪饮,随后

将空瓶猛力抛掷在脚底高迥的路。

一次准宗教祭仪。

一地碎片如同鳞甲而令男儿动容。

内陆漂起。

1988.12.12

二、阅读全文,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走近汉家寨,沿途所见、所闻、所感。突出其地理环境的恶劣。

第二部分:走进汉家寨的所见所思,体现一老一少无言的坚守。

第三部分、离开汉家寨后的反思,带来的心灵的振荡。

三、具体赏析

第一部分:走近汉家寨

所见:铁色戈壁 岩石 红石焦土 酷热干旱 不毛之地

所闻:单调的马蹄声

所感:“我觉得自己渺小得连悲哀都是徒劳”

作用:向读者传达了一种苍凉、空寂、荒芜、广袤、慷慨悲凉的情绪。突出汉家寨生存环境的恶劣

总结:宁寂、恐怖、苍凉、茫然

第二部分:走进汉家寨

所见:

景物:几间破泥屋 (人烟稀少,贫穷)、巨大空茫的戈壁滩(险恶荒凉)

人物:老汉、小女孩痴痴盯着我 汉服

老汉 “微微摇了一下头”

女孩 不眨眼地盯着我 、穿一件破红花棉袄

所思:汉家寨是汉人坚守一千多年的地方在绝境中,人一定能找到一种生存下去的手段

总结:残酷、荒凉、神秘、隔绝、坚忍

1、如何认识这两个人物在文章中的意义?

文章并非着意刻画两个人物形象而是通过这年龄悬殊的两个人来表现汉民族的一种默默坚守精神。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无言地继续前人的事业,以一种执着与环境抗衡,固守着先人的土地而决不放弃,并且代代相传。这种精神是作者着意讴歌的。

第三部分、离开汉家寨

“千年以来,人为着存活曾忍受了多少辛苦……我只是隐隐感到了人的坚守,感到了那坚守如这风景一般苍凉广阔。”

“从那一日起,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坚守着什么。”

总结:遗憾、不舍、回忆、坚守

1、作者说“我强忍住心中的激荡”、根据文意想一想,是什么使作者“心中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