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之蒙学 > 国学常识 > 江郎才尽的江淹

江郎才尽的江淹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22W 次

导语:“江郎才尽”这个成语出自于南朝文学家江淹,然而江淹早年也是一个大才子,为何会“江郎才尽”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江郎才尽的江淹

南朝的赋家如果排座次,江淹要坐到头把交椅。但他留给后人的,却不是一个风流倜傥的才子形象,而是一个才思枯竭的老人身影。“江郎才尽”成了贴在他身上怎么都撕不掉的标签,是后人绵绵无尽的惋惜,也是冷冷无情的开涮。

江淹一辈子可以这样概括:官场失意,文坛得意;官场得意,文坛失意。此事古难全,这样的矛盾伴随着古代无数文人的一生,成了永远解不开的死结。所以,千载之下,依然能引起共鸣。

  踏入仕途后不得志

江淹是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人,小时候家里很穷,13岁时失去了父亲。但他聪明好学,6岁就能写诗,是个神童,20岁时步入仕途。

当时正是刘宋末年,他先是担任建平王刘景素(文帝刘义隆的.孙子)的秘书。上班没多长时间,就被人诬告贪污受贿,关进了大牢。他气愤难平,在狱中写了长长的信为自己申冤。情感如滔滔江水奔涌而出,酣畅淋漓,刘景素看到后心潮澎湃,这个小伙子说得这么真切,那肯定不是撒谎,于是释放了江淹。

当时后废帝刘昱当政,朝野上下一塌糊涂,刘景素和几个心腹日夜密商:我们不如起兵,把这个昏君废了。

江淹隐隐听说了,连续写了15首诗送给刘景素,诗中含沙射影,劝刘景素赶紧收手。刘景素看这个人一点都不记恩,真是不识好歹,把他降为县令。不久,刘景素谋反,兵败身亡。

江淹幸好被贬下去了,算是和谋反集团划清界线,逃过一劫。但属于政治上有污点的人,所以一直徘徊在底层做公务员,看不到升迁之路,郁郁不得志。

他的代表作,基本上都写于这个时期。

  屡次赌中战胜的一方

到了宋的末代皇帝时,萧道成掌握大权,萧听说过他的大名,调他到建康,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大受重用。

从此,他的后半辈子平步青云,重要的原因是:战争频繁,他每次都能成功地预言战胜的一方,就像炒股,总是买对大涨那只股票。

荆州刺史沈攸之起兵反萧道成。萧道成向大才子咨询,江淹慷慨激昂,连说了沈攸之必败的5条理由,把萧道成说得信心爆棚。

第二年沈攸之果然战败自杀。

萧道成看他中看又中用,把军中所有的文书都交给他起草。齐朝建立后,他担任过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御史中丞等官职,相当于省部级的高官,还主编国史。

到了齐朝末年,崔慧景造反,围困建康,外城都已经攻破了,中央的官僚一看萧宝卷肯定完蛋了,纷纷逃出城,投靠崔慧景。江淹说自己生病了,躲在家里纹丝不动。

很快,崔慧景被萧懿击败。

等到萧衍攻打建康时,官员们都学乖了,躲在城内。病中的江淹突然从床上跳起来,脱掉官服,一溜烟投奔萧衍去了。

很快,萧衍大胜,建立梁朝后,封他为侯。3年以后,江淹去世。

就他本人而言,为官清正,不避权贵,是个敢说话的。齐明帝曾当面称赞他:从宋代以来,不曾有过严明的御史中丞,你是独一无二啊。

  两篇赋是代表作

南朝是个辞赋兴盛的年代,但大多数赋词藻华美,内容空洞,像脸色苍白的美女。而他写的赋,通俗易懂,是有真感情的血性男人。最有名的作品是《恨赋》、《别赋》,被誉为千古奇文。《别赋》是写离别的各种情景,全文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即使看不懂,也会觉得是天生的好文字,被深深地打动。试举第一段的几句: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迤于山侧,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

如果译成白话文就是:最使人黯然神伤、失魂落魄的,莫过于离别啊。何况秦国、吴国相去太远,更有燕国、宋国一去千里,别后再难相聚;有时春苔始生,或是秋风初起,更让人情难自抑。因此游子愁肠欲断,各种感触涌上心头,分外凄凉悲戚。听到风声萧萧,感到响声格外不同;看到云层漫漫,觉得颜色特别奇异。坐船欲离去,船却停留在水边不动;乘车欲离去,车却在山道旁缓缓难行。船桨啊,怎么向前划不动;马儿啊,凄凉地嘶鸣不息……想必在梦里,游子也徘徊不前;在风中,别后的感伤轻轻飘扬。

中间七段分别想像富贵之别、侠客之别、从军之别、去乡之别、夫妻之别、成仙之别、情侣之别时的伤感画面,句句拨动心弦,让人情不能自已,其中名句有:“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才尽也许是看透人生

传说他政治失意的时候,一天漫步郊外,在一小山上躺着休息。睡梦中,神人给了他一支五彩的神笔,从此以后文思如涌,当时人称为“梦笔生花”。

后来他又梦见一个人,自称是郭璞(晋代文学家),对他说:我有一支五色彩笔留在你这里多年了,请你还给我吧!

江淹从怀中拿出来给他,从此,他写的文章就再无光彩,让人叹息不已。

关于他文思衰退一般的理解是:他官做得太大了,事务繁忙,再没有精力专心创作,自然写不出好文章。

但还有一种解释是:他更聪明了,只是没用在文学上。

江淹生在宋末,死在梁初,活了62岁,一生历经人世沧桑,看惯了潮起潮落。他前半生尝尽了生活的苦,后半生再不愿重蹈覆辙,在才华和富贵之间,他选择了富贵。意识到人生苦短,当及时行乐,于是把所有的聪明都转化成乱世求生存的智慧。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别人越是嘲讽他的平庸,他就越是安全,可以安心地身居高位,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那么,别人在拿这个成语来开涮他时,江郎也许在偷偷发笑,实际上他开涮了无数的后人。

[江郎才尽的江淹]